錢花完了:AI世界是崩塌來得更快還是回報來得更快?

AIBigbull2050發表於2020-01-17

 

錢花完了:AI世界是崩塌來得更快還是回報來得更快?

 

https://mp.weixin.qq.com/s/kQpLYtZtBQ6nX5BElxCFbQ

 

 

過去幾年,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大火有目共睹。毋庸置疑,一些初創企業只要業務規劃或營銷資料中帶有“人工智慧”或“認知技術”等字眼,就會很容易籌集到資金。投入到這類初創公司的資金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長,而風險投資機構也由於將投資重心放在人工智慧或相關領域上而賺得盆滿缽滿。但是隨著這股“盲目投資潮”的逐漸冷卻,人們開始反思,這些人工智慧領域的風險投資是否過剩,下一步究竟是進還是退?

 

 

為什麼人工智慧會聚集海量資本?

 

人工智慧很有用。 人工智慧的興起始於 2000 年代中期,發展到至今,已經不再算是一個新興概念。人們可能已經忽略了一個事實——人工智慧與計算一樣古老,都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但與計算不同的是,人工智慧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加具體、直觀的改變,例如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可以使基礎的、手工的、耗時的任務自動化,透過自動化流程來成倍提高生產力,讓員工專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上;人工智慧提取的資料可以用來分析市場新趨勢,輔助決策者做出更正確的決策,推動業務發展;在工業生產中,人工智慧技術可以為智慧機械、車輛和結構賦能;同時還可改進影片和音訊的實時分析等。人工智慧開始遍及金融、醫療、教育、零售和交通運輸等領域。普華永道在一份報告中提到,72% 的商業決策者認為人工智慧在商業領域具有競爭優勢。據 Gartner 稱,到 2020 年,人工智慧將成為全球逾 30% CEO 們的五大投資重點之一。雖然目前許多企業仍然停留在資料科學的初級階段,但他們一直在試圖瞭解如何利用人工智慧幫助公司業務更上一層樓。

 

人工智慧很燒錢。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儘管幾十年來一直是學術研究的活躍領域,但直到最近才成為風投支援的主流。影響人工智慧每次興衰變革的根本原因都是資金。在第一次人工智慧變革之際,政府資金的湧入對人工智慧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也激發了許多研究人員對該領域的興趣。在第二次變革中,企業和風險投資利益緊緊捆綁在了一起。而在這場最新變革中,人工智慧資金似乎來自市場的每個角落。各國政府(尤其是中國政府)為人工智慧公司提供的資金之多人,令人震驚。企業也對其自身人工智慧技術及相關產品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而風投資金的增長已創下歷史新高。

 

 

大平臺攪弄風雲

 

隨著大資料、廉價計算能力和深度學習驅動的演算法的增長,一些像谷歌、Facebook、IBM、微軟、亞馬遜和蘋果等這類大型平臺公司,對人工智慧領域的關注度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他們嗅到了其中潛藏的巨大利潤空間,開始將人工智慧納入到業務流程中。於是,這些大平臺紛紛著手圍繞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成立了新企業,並將由人工智慧驅動的新產品和服務引入了市場。

 

在過去的十年中,人工智慧公司的總資金以及每輪平均融資都在持續增長。2010 年,美國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初創公司早期平均融資約為 480 萬美元。但是,到了 2017 年,第一輪早期融資的平均融資增加到了 1170 萬美元,增幅超過了 200%,而到了 2018 年,平均融資總資金增長仍未停歇,美國市場對人工智慧公司的投資創下了歷史新高,平均總投資額超過 93 億美元。

 

反觀國內,獵 豹全球智庫統計分析,自 2000 年以來,我國人工智慧企業的融資數量已持續 18 年上漲,在 2013 年至 2018 年出現大爆發,融資金額和數量直線飆升,且 2014 年後這一資料還以接近 50% 的幅度在增長。國內人工智慧“領頭羊”企業都獲得了可觀的資本支援,包括 AI 晶片公司地平線、大資料與人工智慧獨角獸公司明略資料、曠視科技、特斯聯等公司。

 

 

風投機構蜂擁而上

 

正如過去幾十年的網際網路和移動革命推動了數萬億美元的投資和生產力增長一樣,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技術也有望帶來同樣的收益。在大型平臺公司摩拳擦掌想在人工智慧領域佔領各自“地盤”之時,風投機構也同樣嗅到了人工智慧背後的“金錢味”。他們紛紛將資本投入那些在技術生態系統中存在優勢的初創公司。美國和中國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在籌集資金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實際上,2017 年第四季度最大的十筆風險投資交易平均分配給了中國和美國公司。

 

滴滴出行在 2017 年 12 月由軟銀牽頭的一輪融資中獲得了 40 億美元,這筆融資中有一部分是為了提高其人工智慧技術,拿到融資後,滴滴在矽谷建立了一個重點研究基於人工智慧的安全性和無人駕駛技術的實驗室,這是 2017 年第四季度全球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2017 年 10 月,美團點評獲騰訊領投 40 億美元,跟投方為摯信資本、紅杉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加拿大養老金投資公司、老虎基金、中國 - 阿聯酋投資合作基金等。美團公司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改善離線服務和人工智慧技術。而在 2017 年 11 月初,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蔚來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籌集了超過 10 億美元,該公司 2017 年推出了其首款車型 ES8 SUV,其內部搭載了人工智慧驅動的個人助理。

 

技術行業的一般規則是——最大的贏家可以首先佔領市場份額並鞏固地位,招攬人才。亞馬遜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一直在積極地擴張並捍衛自己的市場地位,無疑,在這過程中會“燒掉”很多錢。這些“獨角獸”創業企業需要大量資金才能與亞馬遜、Netflix、Facebook、微軟、谷歌和 IBM 等大型知名公司抗衡,因此風投基金公司會認為,這些初創企業可以成為未來人工智慧市場中的有力競爭者,因此,需要資金來支援他們,使他們在市場中擁有自己的位置。

 

 

國內國外“冷熱不均”

 

據畢馬威(KPMG)的一份報告顯示,人工智慧推動 2017 年中國的風險投資總投資達到了創紀錄的 400 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 15%。尤其是其在醫療,金融和汽車領域的應用,2017 年吸引了全球風險資本家 120 億美年年元的投資,是 2016 年的兩倍。

 

綜上資料可見,2017 年是人工智慧全面爆發的一年,2018 年和 2019 年的投資並未放緩。事實上,據美國風險投資協會(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第三季度資料顯示,僅在美國,2019 年前 9 個月就有 965 家與 AI 相關的公司籌集了 135 億美元的風險投資。隨著基礎技術和為其提供動力的初創企業的日漸成熟,以及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使用,後期融資的數量一直在激增,似乎這股投資熱潮已經“沸騰”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但國內情況卻與此略有不同。相對於國外人工智慧風投資金熱潮有增無減的態勢來講,2019 年國內市場似乎已經“清醒”過來。由於人工智慧在實際應用中不及預期以及早期投資機構想要獲利退出等問題,2019 年人工智慧的融資數量和融資金融出現大幅下滑。與 2018 年相比,2019 年中國人工智慧企業的融資金額由 1484.53 億下降至 967.27 億,下降幅度達到 34.8%,融資數量也由 737 下降至 431,下降幅度達 4 成。透過 IT 桔子資料發現,2019 年人工智慧企業的融資額從 5 月開始,幾乎一直在下滑。國內外對人工智慧的投資“冷熱”不同的態度也暴露了技術發展水平和生態環境不均衡的問題。

 

 

風險投資進退兩難

 

無論是美國市場 2019 年創下的投資額歷史新高,還是國內市場首次出現融資數量和金額同時下滑,這都昭示著 2019 年是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新的拐點。許多人工智慧技術(例如自動駕駛汽車)仍處於研發階段,敲出程式碼並投入伺服器和技術以使其能繼續發展,這項技術研發花費了大量金錢來建立、構建和測試,如果此時資金不足, 那之前所有的投入也就“打了水漂”

 

如果企業繼續花費時間和金錢投入到技術解決方案中,但人工智慧技術卻始終無法交付預期的成效,那麼企業的耐心也會隨之耗光,風投公司也不會有足夠的耐心守得雲開見月明。此時人工智慧就像一個燒錢的機器,久久看不到回報,最終虛假繁華泡沫消散,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將從這領域中抽離, 那也是令人絕望的

 

 

結    語

無論是加大還是縮減投資,只要符合特定的市場環境,就可以認為是合理的。如果人工智慧所承載的是真正的變革性技術,隨著公司和個人業務流程和互動方式的轉變,這些投資都將獲得回報,從人工智慧技術已經成就了許多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獨角獸”創業公司這一點上就能得到證明。最終,決定這場浪潮發展方向的關鍵因素還是人工智慧技術本身。如果人工智慧在更多應用層面落地並大規模運用到工業生產中,風險投資是進是退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延展閱讀: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6223/viewspace-267375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