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疫情之下,數字經濟的作用更加凸顯

遊資網發表於2020-02-03
作者: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國際銳評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中國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儘量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避免病毒擴散傳播。隨之而來的是,在一年一度的春節黃金週,商場、餐館、電影院、景點等熱門消費場所看不到人頭攢動的景象。這不由引發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事實上,在網際網路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即便足不出戶,也能進行正常的工作、學習與消費。疫情之下,數字經濟正成為保障中國社會運轉的重要支撐。

國際銳評|疫情之下,數字經濟的作用更加凸顯

以北京市民韓女士一家的生活為例。疫情發生以來,她們全家人基本都待在家中。韓女士通過網購,購買了生鮮水果、日用品等保證家庭成員的吃穿用,閒暇時還在微信朋友圈挑選導購們推薦的漂亮衣服首飾。韓女士的先生則把手機遊戲和追劇作為日常消遣。至於韓女士的女兒,按時上網路課程,學業沒有落下。

韓女士一家的生活正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縮影。資料顯示,2012年至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2萬億元增長到31.3萬億元,佔GDP比重從20.8%擴大到34.8%,總量居世界第二。此次疫情發生後,數字經濟的作用與價值更加凸顯。

近期,中國各大電商平臺藉助供應鏈優勢,調配銷售物資,為保障特殊時期的市場供應發揮了積極作用。根據某電商平臺統計,春節假期以來,糧油、方便速食、調味白醋等民生商品需求增長明顯。蔬菜產品銷量同比增長超9倍,肉禽蛋銷售同比增長近7.5倍,水餃、麵點等冷藏冷凍食品銷售同比增長超7倍,民眾網購熱情很高,生活保障充足。

與此同時,視訊、直播、線上遊戲、線上教育等產業流量大增,促進了“宅經濟”發展。春節期間,幾乎所有主流遊戲產品的日活躍使用者數和使用者時長都出現了顯著的環比/同比上升。

疫情之下,中國數字經濟持續發展,體現出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儘管人們為防控疫情避免出門聚餐、購物、旅行和娛樂,但14億人的大市場需求是客觀存在的,消費升級趨勢仍在繼續。數字經濟的發展,不僅保障了中國人疫情期間正常的生活需求,還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國際銳評|疫情之下,數字經濟的作用更加凸顯

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得益於中國長期以來積累的技術優勢,特別是5G、人工智慧等技術有力促進了經濟轉型。去年10月,中國宣佈5G商用正式啟動,極大便利和豐富了中國民眾的生活。比如,使用者只需要幾秒即可下載一部高清電影,玩遊戲時更加清晰流暢,還能更好體驗3D視訊、AR/VR視訊等新形式。此外,在5G技術支援下,遠端教育、遠端醫療、遠端辦公等將實時獲得更清晰的畫面和資料。這些高技術為中國人在疫情期間的工作與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撐。

面對疫情,中國強大的物流網路和基礎設施仍能保障網購商品的輸送和遞達。自2014年以來,中國快遞業務量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疫情發生後,不少快遞人員仍在正常工作,特別是智慧自助快遞櫃的推廣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中國已有35萬組智慧自助快遞櫃投入運營,今年將達到80萬組。這一設施有效降低了人員間的接觸頻次,保障了使用者和快遞員防疫期間的健康。

當前,中國人還在緊張地與疫情作戰,經濟在短期內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對衝疫情的負面影響。一個巨大的中國市場仍在那裡,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戰勝疫情,保持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國際銳評評論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