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介面設計

TIGERB發表於2018-03-13

前言

自己做介面開發的時間也算不短了(三年),想寫這篇文章其實差不多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我將從下面的方向來對我所理解的介面設計做個總結:

介面引數定義 -> 介面版本化的問題 -> 介面的安全性 -> 介面的程式碼設計 -> 介面的可讀性 -> 介面文件 -> 我遇到的坑

介面引數定義

介面設計中往可以抽象出一些新的公共引數,從事了近三年的介面開發工作中,我目前能想到了一些較為常見的公共介面引數如下:

公共引數 含意 定義該引數的意義
timestamp 毫秒級時間戳 1.客戶端的請求時間標示 2.後端可以做請求過期驗證 3.該引數參與簽名演算法增加簽名的唯一性
app_key 簽名公鑰 簽名演算法的公鑰,後端通過公鑰可以得到對應的私鑰
sign 介面簽名 通過請求的引數和定義好的簽名演算法生成介面簽名,作用防止中間人篡改請求引數
did 裝置ID 裝置的唯一標示,生成規則例如android的mac地址的md5和ios曾今udid(目前無法獲取)的md5, 1:資料收集 2.便於問題追蹤 3.訊息推送標示

介面版本化的問題

介面設計中有個算是歷史上的難題 -> 介面版本化。曾經也去調研了很多關於介面版本化的資料和設計,最後我得到的結論大致如下:

  • 介面的版本區分為
    • 大版本
      • 原則:大版本的數量最多控制到5個以內(我個人跟傾向於3個),超過版本限制的版本提示升級到新版本
      • 方案
        • uri攜帶版本號,例如:v1/user/get
        • 請求引數,例如:user/get?v=1.0
    • 小版本
      • 原則:自己把控吧?
      • 方案
        • uri攜帶版本號,例如:v1/user/get_01
        • 請求引數,小數點右邊就是小版本,例如:user/get?v=1.1

介面的安全性

介面的設計肯定繞不開安全這兩個字,為了達到儘可能的安全,我們需要儘可能的增加被攻擊的難度,以下是我瞭解和使用到的一些常見的手段去增加介面的安全性(https這裡就不討論了):

過期驗證/簽名驗證/重放攻擊/限流/轉義

虛擬碼如下:

// 過期驗證
if (microtime(true)*1000 - $_REQUEST['timestamp'] > 5000) {
    throw new \Exception(401, 'Expired request');
}
複製程式碼
// 簽名驗證(公鑰校驗省略)
$params = ksort($_REQUEST);
unset($params['sign']);
$sign = md5(sha1(implode('-', $params) . $_REQUEST['app_key']));
if ($sign !== $_REQUEST['sign']) {
    throw new \Exception(401, 'Invalid sign');
}
複製程式碼
/**
 * 重放攻擊
 * @params noise string 隨機字串或隨機正整數,與 Timestamp 聯合起來, 用於防止重放攻擊 例如騰訊雲是6位隨機正整數
 */
$key = md5("{$_REQUEST['REQUEST_URI']}-{$_REQUEST['timestamp']}-{$_REQUEST['noise']}-{$_REQUEST['did']}");
if ($redisInstance->exists($key)) {
    throw new \Exception(401, 'Repeated request');
}
複製程式碼
// 限流
$key = md5("{$_REQUEST['REQUEST_URI']}-{$_REQUEST['REMOTE_ADDR']}-{$_REQUEST['did']}");
if ($redisInstance->get($key) > 60) {
    throw new \Exception(401, 'Request limit');
}
$redisInstance->incre($key);
複製程式碼
// 轉義
$username = htmlspecialchars($_REQUEST['username']);
複製程式碼

介面的程式碼設計 -> 解耦業務 即插即用

這個過程的關鍵字:抽象成類 前置中介軟體 注入

接著就是我們程式碼設計的層面了,如何抽象公共的部分與業務程式碼解耦。

一般寫法, 定義個全域性函式,然後每個介面開始時呼叫該函式:

// 全域性定義一個函式
function check () {
    // 校驗公共引數
    # code ...
    // 校驗簽名
    # code ...
    // 校驗頻率
    # code ...
    // 等等...
}
複製程式碼

二般寫法, 定義個父類方法,然後每個介面類繼承該介面,建構函式呼叫改方法,其實和上面的換湯不換藥:

// 父類方法

class father
{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
    {
        $this->check();
    }

    public function check () {
        // 校驗公共引數
        # code ...
        // 校驗簽名
        # code ...
        // 校驗頻率
        # code ...
        // 等等...
    }
}
複製程式碼

重點來了,我提倡的第三般寫法,物件鏈和前置中介軟體:

/**
 * 檢驗抽象類
 */
abstract class Check
{
    /**
     * 下一個check實體
     *
     * @var object
     */
    private $nextCheckInstance;
    
    /**
     * 校驗方法
     *
     * @param Request $request 請求物件
     */
    abstract public function operate(Request $request);

    /**
     * 設定責任鏈上的下一個物件
     *
     * @param Check $check
     */
    public function setNext(Check $check)
    {
        $this->nextCheckInstance = $check;
        return $check;
    }

    /**
     * 啟動
     *
     * @param Request $request 請求物件
     */
    public function start(Request $request)
    {
        $this->doCheck($request);
        // 呼叫下一個物件
        if (! empty($this->nextCheckInstance)) {
            $this->nextCheckInstance->start($request);
        }
    }
}

// 校驗公共引數類
class ParamsCheck extends Check
{
    public function operate()
    {
       // 校驗公共引數
        # code ... 
    }
}

// 校驗簽名類
class SignCheck extends Check
{
    public function operate()
    {
       // 校驗簽名
        # code ... 
    }
}

// 等等...

// 前置中介軟體類
class FrontMiddleware
{
    public function run()
    {
        // 初始化一個:必傳引數校驗的check
        $checkParams   =  new ParamsCheck();
        // 初始化一個:簽名check
        $checkSign     =  new SignCheck();
        // 初始化一個:頻率check
        $checkFrequent =  new FrequentCheck();
        // 等等...

        // 構成物件鏈
        $checkParams->setNext($checkSign)
                    ->setNext($checkFrequent)
                    ...
        // 啟動
        $checkParams->start();
    }
}
複製程式碼

介面的可讀性

關於可讀性的不得不提到的就是RESTFUL,這裡我就不討論RESTFUL,大家可以自行補充相關知識。關於介面設計可讀性的我的一些思考:

  • url
    • 非RESTFUL: 資源/資源/操作(動詞), 例如 content/article/get -> 獲取內容資源下的一篇文章資源
    • RESTFUL: 資源/資源/資源, 例如 get content/article/1 -> 獲取內容資源下文章ID為1的文章資源
  • method
    • 非RESTFUL: get便於查nginx日誌,上傳資源post, 沒啥硬性要求
    • RESTFUL: 符合RESTFUL的思想
  • request params: 個人更青睞於下劃線命名,適當的單詞縮寫
  • response params: 響應的code要符合http status
    • 200 -> 正常
    • 400 -> 缺少公共必傳引數或者業務必傳引數
    • 401 -> 介面校驗失敗 例如簽名
    • 403 -> 沒有該介面的訪問許可權
    • 499 -> 上游服務響應時間超過介面設定的超時時間
    • 500 -> 程式碼錯誤
    • 501 -> 不支援的介面method
    • 502 -> 上游服務返回的資料格式不正確
    • 503 -> 上游服務超時
    • 504 -> 上游服務不可用
// 響應的格式
{
    "code": 200,
    "msg": "ok",
    "data": {

    }
}
複製程式碼

介面文件

好的介面文件就是生產力, swagger + api blueprint 自行google吧?

我遇到的坑

這裡遇到的一個比較大的坑就是http協議歷史遺留的bug:

不區分url裡的空格 和加號➕

帶來的問題就是urldecode會把引數裡的+號轉為空格,所以這種場景的就得使用rawurldecode防止+轉成空格。比如做介面的引數校驗的時候~

我所理解的介面設計

我所理解的介面設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