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模型與工作流的新一代ERP系統(轉)

urinator發表於2007-08-05
基於模型與工作流的新一代ERP系統
1、引言

  為了推動ERP在企業中的應用和實施,實現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目標,必須提高當前ERP軟體的質量和實施水平,增強ERP系統的柔性和快速實施功能。作為管理軟體,目前ERP軟體所固有的特點決定了其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當前管理軟體面臨著變化、知識、分佈和整合四大挑戰。這就要求管理軟體具有高質量、低成本、易調整、可持續發展和可整合的特性。但是當前管理軟體面臨著兩個主要困難:1)需求與軟體的脫節--軟體實施的週期長、成本高;2)企業變化快與軟體調整難的矛盾——軟體維護成本高、與新環境整合困難。產生這些困難的本質是因為缺少對企業管理規律的認識和對軟體開發模式的認識不科學,也就是說不能建立科學的企業模型來認識企業管理業務的運作規律以及不清楚軟體業的本質也是製造業這一事實。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使得ERP能夠適應當前管理軟體的實際需求和企業的實際情況,本文進一步分析了新一代ERP的核心技術,包括基於軟體體系結構和企業模型進行開發、基於整合平臺和工作流系統來構架軟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於企業模型和工作流的新一代ERP系統的體系結構和系統實施方法。

  2、管理軟體面臨的挑戰和存在的問題

  2.1管理軟體面臨的挑戰

  當前管理軟體面臨著變化、知識、分佈與整合四大挑戰。1)變化是指管理軟體應該能夠適應不同企業的情況,進行快速實施,能夠快速、低成本地進行重組以滿足企業管理模式、組織結構和業務過程變化的需求。2)知識已經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已經是企業獲取利潤的最主要的“原材料”和關鍵資源,成為企業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未來領先的企業應該始終把創造知識、獲取知識、管理知識和重用知識作為其最重要的發展戰略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問題。為此,管理軟體應該成為企業知識管理的工具,必須提供環境促進企業創造知識,幫助企業快速獲取知識,支援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以及提供有效手段管理企業知識,提高企業的知識重用水平。3)企業正面臨著分佈的環境。一個企業的組織在地理上是分佈的,而且存在著跨組織的協作和整合,包括基於供應鏈管理的協作和電子商務等。所以管理軟體必須採用分散式的開放體系結構。4)針對企業從市場開發、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到售後服務,要實現縱向整合,針對基於供應鏈和電子商務的應用,要實現企業之間的橫向整合。這就要求管理軟體必須能夠方便地實現與其他軟體的整合。管理軟體所面臨的這四大挑戰要求其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吸收最新的核心技術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

  面對當前的挑戰,管理軟體必須具有以下五個特徵:

  1)高質量——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可以定製;2)低成本——軟體基於元件化開發,可重用;3)易調整——軟體具有柔性化配置介面;4)可持續發展——軟體基於知識積累平臺;5)可整合——軟體具有開放性框架和標準化介面,可以方便地與其它系統整合。

  2.2管理軟體的存在的問題

  為了應對挑戰,管理軟體必須解決目前存在的兩個主要問題,一是需求與軟體的脫節——軟體實施的週期長、成本高,二是企業變化快與軟體調整難的矛盾——軟體維護成本高、與新環境整合困難。存在這兩個困難的本質是因為缺少對管理軟體規律的認識,缺少對軟體開發模式的認識。

  管理軟體供應商和企業自身對企業管理業務運作規律的認識還遠不夠,也就是對企業模型的認識不夠。目前缺乏一個企業、軟體商、實施者都認同的模型,導致需求與軟體在對業務模式和運作規律認識(模型理解)上的不統一,使得ERP、PDM等涉及企業管理的軟體的應用都面臨許多困難。為此迫切需要建立科學的、有共識的交流媒介——企業模型。

  軟體業也是製造業。其它製造業生產的是硬體產品與服務,而軟體業生產的是軟體產品與實施服務。其它製造業的生產環節和流程是市場調查、產品定義、產品設計、產品加工、產品組裝、產品安裝和產品維護,而軟體業的生產環節和流程是業務調查、需求定義、產品設計、軟體編碼、整合測試、軟體實施和系統維護。

  3、新一代ERP的核心技術

  為了應對管理軟體面臨的挑戰,解決存在的兩大問題,新一代ERP應該採用下面四項核心技術:軟體體系結構、企業建模、整合框架與平臺和工作流。

  1)基於體系結構的軟體開發是管理軟體發展的關鍵,體系結構是需求和設計之間反映決策資訊的中間過程,軟體開發通過問題定義→軟體需求→軟體體系結構→軟體設計→軟體實現幾個步驟實現。可見,體系結構將軟體系統的結構資訊獨立於演算法與資料,建立滿足系統需要的結構,其本質是模型的層次化。

  2)企業建模:基於企業模型來構建是管理軟體發展的核心。企業建模是認識企業、描述企業的最科學有效的手段,是準確瞭解企業需求、定義軟體功能和流程的有效方法。它是使用者、軟體廠商、實施單位交流的媒介和基礎平臺。同時,企業建模是知識管理的基礎,企業可重用的知識在包含在企業模型和模板中,企業模型是企業知識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實現企業知識積累的有效方法。基於軟體體系結構和企業模型建立管理軟體的業務架構已經成為管理軟體開發公司重要的核心能力。

  3)整合框架和平臺是企業管理軟體發展的藍圖。通過整合平臺,將各種軟體整合在一個平臺下,實現企業管理軟體和其它資訊系統的無縫整合,擴充套件軟體的服務水平。

  4)工作流是提高企業管理軟體柔性的重要使能技術[1]。通過工作流來管理企業業務流程,使得管理軟體中流程與功能分離,克服了傳統的設計開發方法的不足——過程和功能集中在一起。軟體開發需要經過三次分離:即資料庫的分離——成功(理論具備完整的資料庫模型),使用者介面的分離——沒有完全成功(缺乏模型指導)和流程的分離——正在進行(是大勢所趨),而工作流正是流程分離的關鍵技術。

  軟體體系結構、企業建模、工作流和整合框架和平臺形成了管理軟體開發實施的核心技術。同時,必須實現軟體開發的標準化,標準化是實現軟體管理軟體高度可重用和柔性的基礎支撐。

  4、新一代ERP的體系架構

  4.1體系結構新一代ERP系統的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它基於企業模型和工作流系統來構建,底層是作業系統、網路、資料庫和基礎元件平臺組成的系統平臺,作為整個系統的基礎結構。中間層是由工作流系統、整合管理、公共應用服務元件等組成的應用平臺。該平臺作為ERP以及其它資訊系統的構建平臺。在這個基礎結構之上建立ERP系統,通過ERP的各個功能元件組成核心業務元件框架,而各個行業的ERP系統可以在此基礎上構建。並通過統一的企業入口向企業客戶提供服務。

  4.2新一代ERP的實施框架新一代ERP的實施過程包含四個主要階段:企業(業務)戰略規劃、資訊系統戰略規劃、資訊系統實現和資訊系統執行維護,並且這四個階段是隨著企業戰略的不斷調整和資訊化工作的不斷深入迴圈進行的。

  以企業模型作為底層支撐平臺來實施資訊化整體解決方案,利用企業建模過程中各階段模型的演化來推進整體解決方案實施過程的演進,並通過模型演化過程中模型的一致性來保證整體解決方案的整合性和一致性。在實施過程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層次的企業模型作為實施的支撐,下面分別討論各個階段基於企業建模的實施步驟,以及各個層次的企業模型之間的對映關係和演化過程。

  1)企業業務戰略規劃面向資訊系統實施的企業業務戰略規劃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企業定位、企業現狀分析、制定業務目標與所採用的戰略、確定達到目標的關鍵成功因素、為資訊系統的規劃和設計提供業務框架。

  在這個階段,首先要根據企業現狀建立面向產品全生命週期、以業務過程為核心、整合包含企業組織結構、資源結構的需求層的企業模型。這個企業模型描述的核心是企業粗線條的業務模型,目標是對企業業務進行現狀分析和診斷優化,我們稱這個層次的企業模型為業務核心模型。

  2)資訊系統戰略規劃在資訊系統戰略規劃階段需要完成的工作是從企業的業務系統框架到資訊系統框架的轉化。資訊系統框架包含的內容是企業整體資訊系統的功能結構、資料結構和整合框架,以及資訊系統的實施策略、實施方法和實施計劃。

  基於企業建模的資訊系統戰略規劃就是在模型上完成從需求層的業務核心模型到設計層的資訊系統模型的抽取過程,如圖2所示。根據建立並優化分析好的業務核心模型,從過程模型中根據功能抽離組織出資訊系統需要實現的業務功能和功能結構,並且將過程中涉及到的活動、活動之間的邏輯關係和活動之間的資料流對映成這些功能單元裡面的功能操作、功能單元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整個資訊系統中的資料流,這些功能單元將配置成最後執行的資訊系統中的子系統或者系統元件。將過程模型中活動使用的和傳遞的各種可以用表單形式表達的資料抽取整理成為資訊模型,描述資料結構和資料關係,同時功能單元之間互動的資料來源於這個資訊模型。最後,再根據業務核心模型中描述的業務過程所關聯的產品資訊、組織資訊和資源資訊,可以確定未來資料庫的系統結構、網路結構,構造資訊系統各功能單元之間的整合框架。

  3)資訊系統實施:

  資訊系統實施階段根據實施資訊系統戰略規劃確定的資訊系統框架和實施方法、計劃將資訊系統搭建或者開發完畢,並且根據需要完成企業資訊系統管理系統的開發。

  系統實施相應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對已有系統的重新包裝;對系統提供商提供的系統元件進行裁剪組合;對新系統/元件進行編碼開發。

  4)資訊系統執行維護資訊系統執行階段的工作包括技術與系統培訓、執行管理制度制定、資訊系統執行、系統日誌建立、執行效能評價和資訊系統調整等工作。

  基於工作流模型的資訊系統管理系統可以自動完成資訊系統的執行和管理功能,並且工作流管理系統可以自動建立有效的系統日誌和資料倉儲,利用資料分析技術可以對日誌資料進行挖掘分析,來評價資訊系統的執行效能,及時發現資訊系統存在的錯誤和潛在的問題,完成資訊系統的維護工作。

  5、結論

  針對當前企業管理軟體面臨的挑戰和存在的困難,指出了管理軟體存在的兩大問題,一是不能建立科學的企業模型來認識企業管理業務的運作規律,一是沒有認識到軟體業的本質也是製造業這一事實。提出了基於企業模型和工作流的新一代ERP系統的體系結構及其需要的核心技術,包括基於軟體體系結構和企業模型進行開發、基於整合平臺和工作流系統構架軟體等。最後,分析了新一代ERP的系統整合和實施方法。所給出的系統結構克服了當前管理軟體面臨的主要困難,能夠適應企業的實際需要。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34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