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推薦,真的會讓我們陷入“資訊繭房”無法自拔嗎?

weixin_34402408發表於2019-01-11

內容大爆炸的今天,個性化推薦已成為各家APP的技術標配,如淘寶的購物推薦,美團的美食推薦,頭條的資訊推薦,抖音的視訊推薦等等等等。

今天我們來討論下智慧推薦演算法比較受質疑的一點:資訊繭房問題。

2611741-cbe62f12d771851f.jpg

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資訊的傳播方式可謂是一次變革,加之現在智慧手機的普及,客戶端已成為使用者獲取資訊的最佳途徑,有了智慧推薦演算法的加持,手機客戶端如入無人之境,肆意的佔用你的大把時間,而你卻對此樂此不彼。

為何你會沉浸在這些資訊流中無法自拔呢?因為在智慧演算法的幫助下,我們看到的都是我們感興趣的內容,並且還能輕易過濾掉我們不認同、不喜歡的內容,演算法幫助我們最大限度的挖掘我們的興趣點,所以你才會看頭條看的不亦樂乎,刷抖音刷的眉飛色舞。

但是有觀點認為,如果長期只接受特定的資訊,不斷重複和固化自身的偏見和喜好,我們最終會在興趣裡作繭自縛,形成所謂的“資訊繭房”,一旦形成資訊繭房,我們便很難再接受不同的資訊和不同的觀點,久而久之我們便會在資訊流中故步自封。

資訊繭房問題是個性化推薦演算法發展之初所面臨的最大質疑。

資訊繭房概念是由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奧巴馬總統的法律顧問凱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資訊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中提出的。通過對網際網路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資訊傳播中,因公眾自身的資訊需求並非全方位的,公眾只注意自己選擇的東西和使自己愉悅的通訊領域,久而久之,會將自身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跳出內容分發領域,把眼光放開一點,看看我們的社交關係,看看我們的認知選擇,看看我們的價值歸屬,然後我們就會發現,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其實繭房存在於各個地方,而且還是由我們親手編織的。

內容分發,往往被看成是使用者對內容的被動接受,但其實平臺給了使用者很大的主動選擇權,這些選擇權就體現在使用者對內容的搜尋、瀏覽、停留、關注、收藏、評論和轉發等行為上,機器通過這些行為讀懂了你的選擇,所以才產生了內容的個性化推薦。

而且智慧推薦演算法歷經幾年的發展,早已從單一的興趣推薦發展到擴充使用者的興趣認知的層面上了,也就是說在縱向深化我們興趣點的同時,也在通過內容和使用者的交叉演算法來橫向引導拓寬我們的興趣面。

這點可以從資訊類APP文章下方的評論區窺知一二,一篇觀點鮮明的文章,評論區往往會出現不同的聲音,如果按照資訊繭房的路數,這些不同的聲音根本不會出現,因為發出不同聲音的人理論上看不到這篇文章。

從平臺的角度來看,只有給使用者展示更加多元化的內容,才能夠讓使用者消費更多的內容,使用者的停留時間才會更長,留存率也會更高。

在我看來,資訊繭房問題其實是兩個不同興趣圈之間的觀點碰撞的產物。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老媽看到你天天刷抖音,覺得純屬浪費時間不務正業,而刷抖音的你卻樂在其中,覺得愉悅身心無傷大雅。

圈外的人在大聲疾呼,圈內的人卻自得其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的其實很有道理。同樣,智慧推薦演算法也不會因為出現不同的聲音而止步不前,反而會不斷迭代變得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