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神奇的國度裡生活著許多動物,其中有豬、雞,和鸚鵡。
它們每天搞頭腦風暴,琢磨如何創業,最後鸚鵡提議它們合夥開一個早餐店。
具體分工如下:
豬:提供豬肉,做薰豬肉(bacon)
雞:提供雞蛋,做煎蛋
鸚鵡:提供諮詢,它會每天閱讀大量部落格,給其他團隊成員提供建議,例如最新業界趨勢,最新術語,SaaS,N-層架構,創業明星當年的軼事,等等。
創業對三種動物的負擔是一樣的麼?它們應該各自佔多少股份?一旦創業失敗,豬、雞和鸚鵡會各自失去什麼?
在一個團隊中,成員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來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大家意氣風發,群情激奮,但是不同的人對於團隊的承諾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是豬 – 他們或者辭掉了工作,投入創業中;或者這一門軟體工程課是他們的必修課,他們一定要拿到高分,才能提高自己的GPA,申請到好學校。對他們來說,要想專案成功,他們要拿出自己身上的肉,背水一戰;一旦失敗,自己的老本也賠進去了。他們的投入級別是:全身心投入(committed)。
有些人是雞 – 他們能做重要的貢獻,但是專案一旦失敗,他們的損失並不大,他們的生活還可以繼續下去。例子:有些人週末來給專案幫忙,平時自己上班;或者是選修軟體工程課;或者他們已經保研,只要這門課混及格就行。他們的投入級別是:參與(involved)。
有些人是鸚鵡 – 他們有漂亮的羽毛,能說會道,聯絡廣泛,能提出很多建議,很多點子.但是他們不執行,除了一些人云亦云的觀點和一些關於架構的空談之外,他們沒有其他投入,一旦專案失敗,他們就會飛到另一個專案中去。他們的投入級別是:圍觀(bystander)。
一個人可以同時做很多事,這些事情對每個人的輕重緩急各不相同,有些事情只能業餘幫一些忙,這無可厚非。加入一個團隊時要弄清楚自己在團隊中投入的級別是什麼,別人的期望值是什麼,不要拿著賣白菜的錢,操那賣白粉的心-太不值得。人可以在n個地方做雞,或者n*m個地方做鸚鵡,但不可能在兩個地方同時做豬,這太難了,很多牛人,例如BillG同學和MarkZ同學,就只好在學業和事業中拋棄一個,全身心地投入另一個。
同時,把一件事情做成需要很多人的幫助,創業者要不拘一格吸引人才。但是我們也要分清楚團隊成員的投入/承諾/責任是屬於哪一個級別,哪些是豬,哪些是雞,哪些是鸚鵡。最壞的情況是找到一群鸚鵡,大家嘰嘰喳喳,來回撲騰,好不熱鬧。但是最後大家做鳥獸散,只落得一地鳥毛。
在競技體育,商業競爭中,如果一個隊伍的隊員都是豬,另一個隊伍的隊員都是雞,那誰勝誰負,就很清楚了。鸚鵡可以做拉拉隊,但是並不決定最後的勝負。
驅動和責任在專案管理中是很重要的因素。有責任,有投入,有期待,才有回報。?在《現代軟體工程》這門課中,我也要求同學們在自己的團隊中給每個成員決定一個“團隊貢獻分”,一般來說,貢獻和投入是很相關的。讓我們拭目以待。
//注:豬和雞的故事在這裡也有: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Chicken_and_the_P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