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海隨筆:理想是什麼?

大胖發表於2012-07-04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年輕人有個詞兒說“放飛理想”,我每次都感覺很雷,你們都不覺著漂嗎?人生最痛苦的事兒就是,理想飛了,人還在地上。

於是有一天我發現我居然沒有理想!呃……我的清純小鳥一曲不回來了?

我決定好好思考這個問題、臨時放下一切著急不重要和著急重要的事兒、沐浴齋戒、啟動一個新的番茄鍾,這下,真正的問題來了:為便於關鍵詞化,我一直用英文在番茄鍾開始時記錄任務名稱,但我不會翻譯“理想”。

我立刻無恥地開啟有道詞典,輸入理想回車——ideal。是,我本來想到了這個可能,我只是不接受。這應該叫理想主義,不叫理想吧?

ideal [ai'diəl]

adj. 理想的;完美的;想象的;不切實際的
n. 理想;典範

題先放在這,如果你知道“關於人生目標的那個理想”英文怎麼說,請這就告訴我,也許我們殊途同歸,有一樣的答案呢。然而在平行宇宙的這一邊,請允許我繼續插曲式的思考。

我沒法思考理想本身了。發現理想是ideal,比發現它是dream更糟糕。因為dream不會一條道走到黑,我今天夢見桑德拉布洛克,明天不會,夢只有一次,而ideal,如果按照它的字面定義“完美樣板”,是設定了一個永遠奔跑、永遠達不到的目標。是高考的滿分成績,是程式的開發效率,是農民的畝產萬斤,是姑娘的楊柳細腰。

理想的理字,就是王在裡面,我以自己為世界的主宰,當然這個世界相當小,而且充滿貪汙腐敗。以至於我常常感覺無法認識自己,因為我無法信任裡面那個統計局。理就是理智,intellect。想呢,眼睛木木的心?will。

理想,我們裡面的智力支配我們去追求。

當初信基督的第一步,將自己從裡面那個寶座上拉下來,基督是我主。而每個人的信仰生活,就是與基督同行,跟隨主的腳步,常常警醒,是否裡面那個老我,又在自行其是?是否又憑藉智力擅自行動了,沒有耐心等候上帝?

從這個角度說,“ideal”很可能是背離上帝的起點。

當代的“成功學”與西方教育密不可分,我讀過的有限幾本西方勵志書裡,沒有大談理想的。都是英譯漢,西方人不會在勵志書裡推崇ideal——不是說外國的月亮圓,其實中國的聖賢先哲也不說理想,但我猜這篇文章的讀者,讀過西方勵志書的人佔了壓倒多數。

回想我們讀過的勵志書裡怎麼說?人生大目標,老外用這兩個詞:purpose,vision。

purpose ['pə:pəs]

n. 目的;用途;意志
vt. 決心;企圖;打算

在漢語中,目的≈目標。然而,英文的purpose≠goal。goal是球進網窩的那一腳,purpose是把球往前送的意圖,無論是大腳開球、曲線回傳、帶球過人、甚至防守攔截、製造犯規,都是為purpose服務,或者更深一層說,purpose是不屈不撓汗流浹背那股勁兒的因由。

上帝當初造人,將地上萬物交給人管理,這是最早的purpose。而亞當被誘惑,放棄了這個極大的權力。人無法再做萬物之主,一直要等到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然而,人心中仍然有這個purpose在,仍然希望手中的工作能夠與上帝同行,大里說,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小了看,孝敬父母,救死扶傷。

重點是,無論我做什麼,沒有上帝的許可,我無法完成。於是我想先知道,上帝是否許可我做這件事?

vision ['viʒən]

n. 視力;美景;眼力;幻象;想象力
vt. 想象;顯現;夢見

亞伯拉罕跟侄子羅得一起漂流遊牧,兩方起了爭執,於是亞伯拉罕對羅得說,我們們不要爭了,分家吧,你往哪去,你可以選,你往右,我就往左。羅得挑了一處水草豐茂的地方,一路遷移去了。

這時,上帝對亞伯拉罕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亞伯拉罕當時所看見的,就是迦南美地,幾千年來以色列民族投奔、紮根、建國、興衰、敗落、被虜、盼望、復國、戰爭、談判、拉鋸的地方,在地球儀上很小,卻是每天新聞的中心。

西方式的公司文化中,通常包括“願景”定義,vision翻譯成願景,因為它不是幻想,不是夢見,不是眼下,而是看見上帝在我身上的心意,看見上帝的purpose。

上帝不是禁止你做這個,禁止你做那個,因為他是全能的神,他禁止你做的事,本來不用告訴你。相反,上帝在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美好的計劃,他希望你去做一些事,他希望你看到他對你的計劃,他希望你能夠起來,走遍他所賜給你的這片土地。

這就是purpose,美好的計劃,這就是vision,信心的看見。

類似的概念,不幸經常成為英譯漢的盲點,因為現代漢語中對應的詞並不廣為人知。努力翻譯對了,也會被理解錯了,比如願景混淆企業精神。

再次強調,這不是一篇鼓吹西方文化的文章,但誰讓我們做中英文翻譯呢?這更不是一篇宗教文章,我解釋我的信仰,不等於強迫你也這樣想。

結尾為國學讀者提供參考,古代先賢的智慧不是空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