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的中國計算機文化

Phodal發表於2014-03-06

說在前頭

所謂的標題也就是如同程式名的意義一樣,自然的一個好的標題能吸引更多的駐足者,當然了,此篇不是送給標題黨的,更多的是一些感想吧。謹以此篇獻給那些和我一樣的程式設計師,以及為夢想奮鬥的人。

 

關於黑客

於此,我也沒有必要再對此正名,還是那句話,黑客是指酷愛程式設計的人,這是起義。至於現在到處氾濫的駭客,至少我現在不想與之有太多的聯絡或者說接觸吧。當然了,我也不想得罪這些人,因為這些人如同計算機世界的BUG一樣,主義不是說明其危險,意義就如同病毒與防毒軟體一樣,也就是BUG與病毒類似。不得不一提的是,我如果可以對駭客定義的話,那麼我會簡單地定義為用計算機技術獲取非法利益的人,對於大多數駭客而言,這是足夠的。與我們所知相同的是,起源都是源自於我們的好奇心,然而由於追求的不同導致不同的結果。而兩者也沒有明顯的界限,黑客更多的是體現在單純的對於技術的追求,而駭客更多的是對技術以外東西的追求,自然也有例外,當然沒有明顯的界限。。

之所以可以如此定義,事實上對於早期的起源我們就可以發現,黑客一開始是為自由而戰的。從Stallman發起的GNU就可以明白了,這也是為什麼他被稱為“最後一個真正的黑客”的原因了。或句話說,這就是與駭客的不同之處。而兩者間沒有明顯的區分。這篇文章也不是為此而寫的,我只是希望,如果你不是為了心中的某個信念,就不要玷汙了這門藝術。

而這是最近的感慨之一,到處蔓延的論調已經將計算機高手定義為了那些駭客,人們似乎都已經認定了一個計算機高手必是駭客一樣。儘管兩者有著某種相似之處,我卻是不能贊同的。無論哪裡據說的某黑客入侵什麼什麼機構,以獲取利益,而說的不是駭客,也因此,我們無法對黑客一詞正名了。

只是想補充一句,計算機是一門藝術。與我們所處的世界相同的是,這個世界有好人,也有壞人,不要因為一些人而對另外一些人下定義。

 

關於文化一——公司文化

如同一句話的文化一樣,計算機也是如此。對於我所知道的中國的計算機文化,能說的好像是山寨文化。而這是從國內某個大大的網際網路公司,所影響的。而這些也是自上而下蔓延著。

不可否認的是,一開始模仿是個不錯的方法。然而,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便破壞了整個生態鏈。我們很明白的是,現在絕大多數成功的IT公司是起源於模仿,也因此而獲得顯著的成功。比如微軟,我們所熟悉的Windows系統及其辦公軟體一樣,然而我們僅認為它是靠如此手段成功的,而忽略了所沒有見到的另外一個事實,它也在創新。這與某公司所表示的創新不一樣,至少不會有赤裸裸的抄襲(一個又一個的事件表明了此)。

而我要講述的自然是無關這一切。

所謂的文化講述的是這個公司的一個故事,一個精髓。就類似於我們一看到猶太人幾個字便會想到聰明、財富等字眼。如果一看到某最大網際網路公司,我只會想起上面的那個流行於深圳的山寨文化,至少我們明白絕大多數的山寨手機是出自於那裡,而它也繼續了這個文化,因而,我們就明顯看到了這個公司也是有“公司文化”的。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大公司沒有明顯的對外宣傳其公司文化,除了某公司,這其時也表明了另外一點,國內大多數公司的實質是一樣的,沒有多大區別。區別最大的是人才,自然而然的,國內也沒有產生那些最令求職者嚮往的公司,除薪水以外的元素。

於是這些公司自吹自捧的所謂的公司文化,就如同一直被提及的華夏文化,但是它到底是什麼,除了一直宣稱其源遠流長,有著一大堆的文物,並沒有說明另外的明顯的現實。其實,我們可以簡單地將華夏文化定義為類似於多民族融合等明顯的事實,而不是去論述那些表面的、膚淺的內容。這事實上有種捨本逐末的味道。所以,因此對於某公司,我們可以有簡單的定義,我們可以複製網際網路上的一切,這是改頭換面以後的結果,沒有哪家公司會一直說本公司產品的缺點,而會把這些東西顯而易見地轉化為我們所見的某些東西。然後,又可以美其名曰又是如此地顯而易見。

 

關於文化二——IT文化

我們再也沒有見到比pythonic更簡潔的字眼來表明Python的出發點,因而我們也就明白了這就是其文化。這是如此地顯而易見,然而也並非如此,正如GNU之於Open Source,很明顯後者可以強烈地表示出其含義,而前者只是委婉地表達了GNU's Not Unix,我們什麼也沒有看懂。但是其文化如同pythonic已經深入其精髓了。

就這樣又牽扯了另外一家公司——金山。自然,出自於對中國“第一代程式設計師”的感激之情,我一開始就對它有好感。時間一久便明白了什麼,一家公司不應該放棄自己被熟知的文化而不顧。

這就好比是我們熟知的一切,Vim是簡潔的,Emacs是強大的,如果哪天Emacs開始追求簡潔,那麼就有種如同女人的脾氣——不可理喻的感覺。那是無法想象,如果我們可以直接用Emacs煮咖啡(詳情請參見:http://www.emacswiki.org/emacs/CoffeeMode),那麼我們幹嘛非得用另外的程式。就如同我們所熟知的w是Vim的儲存,如果哪天它變成了Emacs的Save-buffer,或者C-x C-s,那麼它們就遠離我們了。這就是文化的作用,我們也沒有必要追求這以後的東西,就好比是類Unix系統世界中小程式的意義一樣,有些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也就沒有必要替換掉這些明顯的事實。

關於習慣

在這裡又不可避免地說到了某些事實,雖然這是商業的策略問題,然而也是我們可以觸及的深處。

舉例的一開始也是從廣東說起的,不過是珠海而不是深圳,起因就是那場Office大戰了。也是我們的習慣所造成的,同時也是盜版之所以打敗金山的原因,雖然我一直認為金山輸的是策略。但是簡單地由此說起,就好像我們所熟知的,裝著盜版WIN系統上的盜版OFFICE一樣。那些封裝系統的人已經習慣了這一步驟,僅僅是因為習慣,而不是其他東西。

這也就類似於我們每天習慣的輸入法一樣,如果我們每天使用的是五筆,某天被換成了拼音輸入法,那麼我們會盡我們的想法去找五筆輸入法。自然而然地這也就是習慣打敗了一切。

這也就是為什麼iPhone使用者具有很高的忠誠度的原因,因為使用者習慣。然後,很明顯的這也是事實,因為一家的公司文化就體現在其產品及其習慣上面。這也是蘋果模式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了。我們所見到的這些事實讓我們得出了這些論斷。我們習慣於Emacs,那麼我們就會出現於對nano等的不適應。自然而然地,我們習慣了Lisp的lambda演算,那麼對於Python中出現的lambda演算就會出現諸多的不適應。

而這些習慣所闡述的就是我們對於文化的習慣一樣。

 

何處的中國計算機文化

沒有我們所認同的計算機文化,即使在這一代也是如此,我們也會發現這個明顯的現實,我們找不到這以外的共同點,也沒有我們的共同點。我們這一代的程式設計師在哪種程度上是相同的,在哪方面彼此有共同點?我們又組成了什麼樣的團隊,有著怎樣的共同思想?我們又對我們的國家有著怎樣的貢獻?我們所熟悉的模式都是Ctrl+V國外的,我們依舊缺少我們自己的核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