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5年 Android生態系統的演進

csdn發表於2014-10-23

  由Google、HTC、Qualcomm聯手打造的第一部Android手機G1,開啟了移動時代的Andr​​oid紀元(如圖1所示),直到現在Android也是唯一能在移動市場上與iOS相抗衡的平臺。簡單地說,Android與iOS佔盡了移動時代的先機(這個故事要從2007年的iPhone和2008年的Andr​​oid G1開始說起,甚至是更早之前的開發史及併購史),App開發者已在Android及iOS上紮下了深厚的根基,因此再也無力也沒有必要去為第三個平臺開發或移植自己的App,原因很簡單,因為受眾太少,支出與收入不成正比。

圖1  手機生態系統的演變過程

  一開始Android生態系統很簡單,就是拉攏App開發者,並且尋求與更多晶片製造商及手機廠商的合作,共同推廣Android這個開放平臺。但隨著Android市場佔有率逐步攀升,Google開始一步步地收緊及控制生態系的發展,以期自己能在Android平臺上獲得更多的利益(簡單地說,就是收入,Google希望Android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收益),而不再滿足於只是打造及提供Android平臺的角色。

  隨著Android一路開疆闢土,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移動裝置上,再加上Google對Android策略的轉變,現今的Andr​​oid生態系統已變得較以往復雜了許多,系統中的角色較以往多了電信運營商、汽車製造商、串流內容及媒體提供商等。Google在全球移動市場的策略也已從“移動優先”轉變至“攻佔所有螢幕(裝置)”,而Android也企圖往這個目標上不斷邁進(如圖2所示)。

圖2  最近3年,智慧手機作業系統市場佔有率

  時至今日,歐洲、美國、日本的手機制造商節節敗退,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等老牌製造商相繼裁員(甚至出售手機及移動業務),而中國手機制造商卻不斷崛起,中興、華為、聯想、酷派、OPPO、小米等相繼殺入手機市場後,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機生產及銷售國,智慧機使用者數早已超越美國。而新興的國外市場,如印度、南美、東南亞正颳起一陣低價智慧機風暴,Android正是這波低價智慧機的推手(如採用MTK晶片的Andr​​oid One)。低價智慧機席捲著新興國家的市場,而新興國家的市場也儼然成為智慧機的一個重要主戰場,Android的野心當然不止於此,Android企圖發力於高、中、低階的智慧機市場,而這些細微的變化正一點點地牽動著Android生態系統的轉變。

  Android的開放與制約

  Android一開始由Andy Rubin領軍,從一開始的全面開放,到像選妃似的,每次釋放出新版Android軟體的同時,選擇與特定的手機制造商合作開發Android原生機,例如HTC、三星等。這一舉動令各家手機制造商對Android仰望備至,都想抱上Android的大腿。因為手機制造商一旦獲得與Android合作開發新版原生機的機會,就等於能提早得到新版Android軟體程式碼,進而取得先機來開發其他自家的產品(如三星的Galaxy系列),早對手一步將自家產品推向市場銷售,從而取得市場先機。這種方式無疑令部分手機制造商對Android產生反感。

  2013年3月,Android從Andy Rubin轉由原領導Chrome的Sundar Pichai接手負責,而Android也由工程導向轉為營利導向,例如減少手機制造商與Google分成Google Play和Google Search的收入。Android更強烈地主導其UI顯示的一致性,並與各家手機制造商簽訂約束性的協議,強加Google的相關應用服務於Android系統上,甚至將應用擺放在Android桌面上的位置都強加限制,大幅度收緊了各家Android裝置製造商分散且碎片化的UI風格,以期使用者在汽車、電視、可穿戴裝置、手機等所有Android裝置上都能得到相同的使用者體驗,Google此舉也造成了部分手機制造商及開發者的反感。

  歸根結底,Google還是希望自己的角色能像蘋果一樣介於使用者和運營商之間,由目前的“使用者/手機品牌商→運營商”,轉變為“使用者/手機品牌商→Google→運營商”,以期收緊分散且碎片化的Andr​​oid生態圈,並獲取更大的潛在利益。這一點,我們可以在最新發布的Android L版本的軟體中看到,Google加入了更多特定運營商所需的功能。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Android已然成為Google的一個標準平臺,而非過去傳聞的與Chrome整合成一個新的平臺,或是將Android整合進Chrome中。這種情況下,Android裝置製造商如何應對Google的策略調整及Android版本的快速演進,並調整自己迅速定位市場,從而避免自己成為只是幫Google打工的打工仔是至關重要的。Android裝置製造商必須打造出自己獨特的生態系統(例如跨手機、平板、電視等),而非只是一個裝置製造商。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純手機制造商已越發難以生存。

  Android系統與架構演進

  從Android 1.0至今(更甚至是1.0之前的m*至今),Android系統每一版都有不少的改動(如圖3所示),例如HAL有過兩次的版本改進、Camera HAL已迭代至第三版、多媒體核心由一開始的OpenCore直到現在的Stagefright。而一開始的WebView至今則完全被Chrome取代,Android也從ARM一路擴充到x86及MIPS平臺。版本演進的過程及內容實在太多,如果真的要鉅細靡遺地寫,可能三天三夜也寫不完,所以我想僅對每一版本的改動給予一句代表性的描述​​,並在最後針對Android的最新版(代號L),做一些基本介紹。

圖3  Android系統的迭代與演進

  • Android 1.0:第一部Android手機以及Google Apps的誕生;
  • Android 1.5 Cupcake:支援軟體鍵盤;
  • Android 1.6 Donut:支援CDMA;
  • Android 2.0 Éclair:GPS大放異彩,GoogleNexus One手機誕生;
  • Android 2.2 Froyo:加入語音識別功能;
  • Android 2.3 Gingerbread:Nexus S;
  • Android 3.0 Honeycomb:第一次專給平板裝置設計UI;
  •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一個新的UI介面Holo與內嵌字型Roboto,並支援人臉解鎖;
  • Android 4.1 Jelly Bean:Nexus 7:Google官方第一臺Android平板裝置;
  • Android 4.3 Jelly Bean:引入對可穿​​戴裝置的支援;
  • Android 4.4 KitKat:支援更少記憶體的移動裝置。

  接下來是Android L,它的預設虛擬機器為ART,支援64位,所需要的系統空間較以往的Andr​​oid版本更大,因為ART有一個轉換檔案格式的動作,其缺點就是會佔用更多的系統空間,但之後軟體的執行速度可能有一定的提升。另外,Android L可能會加入部分地區及運營商的特殊需求,例如multi-SIM、NFC、Wi-Fi等;此外​​,Android L也更強調系統安全,它可以預設為強制性安全模式,即一般應用啟動時需要多道的身分及許可權確認才能執行。

  時至今日,Android身影幾乎無處不在,回顧以往,Android系統的演進總是先求有、再求好,智慧移動時代發展至今,全球正邁向下一個里程碑,希望Android此時能不忘初心,做一個平衡生態系統的維護者及領導者,而非僅是利益上的掮客,不要為了利益而讓這個生態圈走向封閉。

  作為開發者,此時更應該思考自己擁有如此巨大的市場優勢、健全的物流體系及現金流系統,以及眾多的手機及移動裝置製造商,如果能積極培養系統級的軟體人才,有條件打造出一個來自中國的自主生態系統,以期將來與Android分庭抗禮。

  作者鍾文昌,臺灣第一位講授從無到有上機移植Android至實際硬體平臺的業界講師,至今培訓過上千位Android相關專業研發人員,包含工程師、架構師、產品經理、高階主管、市場銷售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