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INNO Research對皮膚驅動晶片供應鏈的調查顯示,受到智慧型手機出貨疲軟以及上半年8吋與12吋80奈米工藝吃緊的影響,2018年整年度皮膚驅動IC行業的產值僅較2017年成長約3%至67.6億美元。而去年第四季度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平板計算機和筆記本計算機的出貨高峰,皮膚驅動晶片的需求來到整年最高點,因此第四季度全球皮膚驅動晶片的產值達到了19億美元,較第三季度的18億美元成長了約5.3%,其中大尺寸皮膚驅動IC的產值佔比約45%,中小尺寸皮膚驅動IC的比重為55%,而從趨勢中我們也可看得出來皮膚驅動晶片廠商大者恆大的趨勢逐漸明顯,前三大廠商(三星、聯詠和新思)合計囊括60%的市場份額,其中龍頭三星電子則是憑藉三星在手機與電視的出貨量佔領全球最高席位,也由於三星AMOLED螢幕的市佔率持續技壓群雄的原故,AMOLED手機多數搭載三星的螢幕,也帶動了三星AMOLED驅動晶片業績的上揚,我們估計三星大尺寸皮膚驅動IC的營收佔比大約為45%;聯詠則是受惠於TDDI的市佔率大幅度飆升和維持中大尺寸皮膚驅動IC的優勢保持第二;新思則是在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優勢保持第三。

去年下半年半導體市場中物聯網、車用電子、功率半導體和電源管理IC的需求暢旺,導致8吋晶圓的供應持續吃緊,同時由於中大尺寸皮膚的驅動IC代工利潤較差,造成多數晶圓代工廠持續排擠掉皮膚驅動IC的產能,而在12吋晶圓上的80奈米工藝產能有限,也造成了TDDI的需求大幅攀升呈現嚴重缺貨的情形,也因為在缺貨的時候,IC設計公司與晶圓廠的戰略關係成為公司營運的關鍵,因此在去年下半年能夠順利拿到足夠產能的皮膚驅動晶片業者要比其他競爭業者表現的更有優勢。而2019年恐將呈現不一樣的局面,由於外在經濟因素影響,今年半導體產業將面臨明顯的庫存調整以及終端需求衰退的衝擊,目前8吋晶圓以及12吋晶圓的產能利用率也不若之前緊湊,今年第二季度以及後續鬆動的情況恐怕將更為顯著,因此我們認為去年中大尺寸皮膚驅動IC以及TDDI供需失衡的情況將獲得改善,也有助於過去拿不到足夠晶圓產能的皮膚驅動IC業者能夠適時趕上。

從競爭的態勢來看,小尺寸皮膚驅動IC產業將出現兩個走勢。在LCD螢幕中,因為In-Cell的皮膚良率已經逐步成熟,在全面屏的趨勢大潮下,TDDI目前成為各家手機廠主要的設計主流,但關鍵在於目前TDDI市場的市佔率多數集中於新思、聯詠、敦泰等幾家主要業者,而在晶圓代工產能的鬆動和智慧型手機需求疲軟的影響下,TDDI競爭已白熱化,考慮到AMOLED是智慧型手機下一個有成長爆發力的亮點,因此多數皮膚驅動IC廠商已慢慢的將戰場開拔到AMOLED皮膚驅動IC上。我們認為隨著京東方、維信諾、天馬等廠商在AMOLED工藝、良率和產能逐步提升,非三星皮膚驅動IC廠商的營運表現將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