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召開WWDC開發者大會,並且對iOS、OS X作業系統進行升級。如果你覺得,iOS 7和OS X Mavericks看上去有點眼熟,那麼產生這樣的感覺並不是什麼錯覺,這可能至少有著五個原因——蘋果借鑑了別人的創意,然後比他們做得更好。

蘋果WWDC大會的主題演講,修復了iCloud、推出音樂訂閱服務,然後與幾乎所有的擬物化設計(Skeuomorphism)決裂,這讓他們和同時代的競爭對手相比,看上去沒有什麼不同。

對於那些一直關注著介面細節設計的人,都會發現,無論是OS X Maverick還是iOS 7的設計,實際上並不是新的。蘋果最新的軟體,蒙上了Windows 8、Android、Chromebook投射的影子。不過這也正佐證了蘋果已故前CEO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那句被媒體引用無數的名言,“優秀的藝術家借鑑,而偉大的藝術家抄襲。”

文章的後半部分,總結了蘋果最新軟體更新中的五項抄襲,它們做的更好的地方:

1. 透明度

發源地:微軟Windows Vista的“Aero”

蘋果5大創意“抄襲”谷歌、Twitter、微軟

 

在看到扁平化的iOS 7時,使用者首先主義道德,可能是主螢幕的圖示原有的塑料光澤消失殆盡。iMessage的聊天不再具有泡泡化的介面,所有的按鈕,都經歷了2D的重新設計。

你注意到的第二件事情,可能就是設計中透明度的使用。Command Center的選單,就好像是直接印在了玻璃上。同時,你的桌面、應用都在背景中模糊——仍然在那裡,但是沒有以往那般明顯。

這樣的技巧最初的到來,可能是出現在了微軟Windows Vista的透明介面中,不過它卻因為要求強大的顯示卡而飽受爭議、臭名遠揚(很多人甚至不得不將它關閉,以保證Windows的正常執行)。

不過在功能完成方面,兩家公司卻有著很大的區別。微軟使用透明度,向使用者們兜售3D的富麗堂皇,而蘋果卻巧妙地使用它,突出了“扁平化”介面的深度。效果是人性化的,朋友或孩子的照片隱藏其下,再一次磨練了影像的極簡主義。

2. 動態桌布

發源地:谷歌(微博)Android

蘋果5大創意“抄襲”谷歌、Twitter、微軟

 

在Android出現的時候,它的醜陋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除了一個令人驚歎的功能,那就是獨特的桌布。實際上這可能是一個糟糕的設計選擇,會與圖示衝突,並且將人們的視線從使用者介面分離(難道人們真的需要這樣卡通?)。此外,它的加入,讓Android本就糟糕的電池壽命,進一步大幅銳減。

如今,蘋果的iOS 7,並沒有完全對動態背景展開懷抱,不過卻很好的提升了天氣螢幕——這可能也是這類桌布最大的特點。更重要的是,蘋果還用一種極度微妙的方式,讓主頁產生動畫效果:視差觀看(Parallax Viewing)。當你手中的手機角度發生變化的時候,你的視角也會出現改變,這也就意味著你能夠看到圖示周圍甚至下方的圖片。

谷歌希望通過動態桌布,讓桌面看上去鮮活靈動。而iOS 7,則帶來了能夠響應視角變化的視差主螢幕。

3. 多工卡設計

發源地: Palm

蘋果5大創意“抄襲”谷歌、Twitter、微軟

 

Palm Pre是一款不錯的手機,但是卻幾乎沒人購買、無人問津——它甚至曾聘請來了不少蘋果自己的設計師、工程師,著手進行打造——希望解決老版iOS的諸多問題。Pre中,最受歡迎的改造就是多工處理,帶來一串應用卡片,使用者能夠從左到右進行翻動。

說實話,這可能是iOS最明顯的設計提升(郵件應用程式的手勢操作,也許位列第二名)。蘋果並不需要一下帶來這樣多重新設計的感覺。但是誰又在乎呢?你們看到的,是人們在手機裝置上進行多工的最好方式。

4. 桌面雲應用

發源地:Chromebook

蘋果5大創意“抄襲”谷歌、Twitter、微軟

 

在谷歌I/O大會結束之後,筆者一直都在使用谷歌帶來的Chromebook。我相信,這款產品的瀏覽器、雲應用軟體,得到了大肆的宣傳。

在蘋果OS X Mavericks上,Chromebook的影響是明確的。蘋果將包括iWork在內的多款應用帶到了瀏覽器上,在那裡每一個改變都會同步到雲端。你甚至能夠在PC上開啟iWork,而由於這樣的設定,使用者能過獲得和Mac一樣的iWork使用者介面。

就像是一個在5至10年的時間裡,重新打造標誌性跑車的汽車公司,蘋果悄悄地給應用穿上了雲的包裝,同時也解決了蘋果的最棘手的問題:如何跨桌面、移動,同步使用者的應用程式。現在,這樣的做法對於設計領導者是正確的麼?我並不知道。不過,大公司們都偏愛這種方法,因為在做出重大改變的時候它行之有效,不會引發消費者的如潮的抱怨。

5. Tags和Tabs(標籤和選項卡)

發源地:很多

蘋果5大創意“抄襲”谷歌、Twitter、微軟

 

標籤(Tags)受到了Twitter的熱捧,而Opera、火狐也讓選項卡設計走向流行。雖然兩者有著不同的使用者介面元素,但是它們在誕生之時,卻有著相同的意圖: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讓使用者將爆炸式的資訊有效排序——因為他們需要咀嚼的內容可能已經超過了上限。

通過給OS X的Finder新增標籤,並使用選項卡組織桌面應用,蘋果將網際網路界最微妙而功能強大的兩個工具,移植到了桌面上。如果你在思考這樣一個事實——雲應用對於蘋果越來越重要,那麼很明顯蘋果正在為自己的Chromebook設立腳手架,使用者們對這類產品的崇拜,可能不亞於一臺Macbook。

設計中,偷竊是件好事

在瀏覽了這樣一篇文章之後,人們很可能對蘋果惡言相向。畢竟,這是一家曾經帶來了“雙指縮放”(Pinch to Zoom)專利的極具創意的公司。但是這樣做可能有失偏頗。

說實話,蘋果並不習慣做市場上嚐鮮的人,不會率先帶來任何新技術。它甚至從施樂(Xerox)公司偷走了GUI!這幾十年來,蘋果所擅長的,是將所有正確設計的正確部分進行改進、提升,並且將它們放到正確位置的能力。蘋果可能將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售賣產品,就像他們曾經讓使用者確信,低能耗的硬碟驅動,是行動式音樂播放器最偉大的發明。因為在蘋果手中,離散而凌亂的設計“練習曲”,能夠奏響產品的“交響樂”。

自: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