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eBank網路銀行實現微服務DevOps經驗分享 - Somaiah
2014年之前,SpareBank 1是在一個單體的Weblogic門戶上執行其整個網路銀行應用程式,每個開發人員都使用相同的程式碼庫,釋出是艱鉅的過程,開發人員將他們的程式碼提交到整體儲存庫中。必須將檢入程式碼部署到各種環境以進行整合和驗收測試,還需要交付批准,同時文件必須更新。在許多情況下,稽核批准週期比開發和測試階段花費的時間更長。這意味著每年限制釋出4次。
2015年,該銀行決定改善交付時間和效率。計劃24/30的目標,這意味著:
- 可以在24小時內完成對生產的構想
- 程式碼可以在30分鐘內部署
為實現這一目標,該銀行做出了以下改變,即使在今天我們仍堅持:
1.程式碼庫分為可管理的塊
程式碼被分解為微服務架構 - 將功能從Weblogic monolith移植到透過單點登入Single Sign On令牌相互通訊的較小應用程式。有關詳細資訊,請觀看Stian和Vidar的精美JavaZone簡報。
2.開發人員分為自治團隊,在釋出,創新和編碼方面具有完全的自由。
使用Conway康威定律的逆版本,團隊根據網路銀行功能切分,才能反映新的架構。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程式碼庫,並負責自己的版本。
3.每個開發人員都使用相同的環境。
每個開發人員在同一個作業系統上使用完全相同的設定,並在同一個IDE上使用程式碼。
建立分支,拉取請求,合併分支與內部構建器指令碼的開發一致,該指令碼自動執行分支建立,Jenkins建立作業等任務。例如,使用“begin”選項執行指令碼,在git上建立一個功能分支,並在構建和單元測試中建立相應的Jenkins作業。
Git鉤子確保分支不能合併,除非它們透過Pull請求,並獲得其他開發人員的相應批准。
批准Pull Request後,可以合併更改,並使用“complete”選項執行構建器指令碼以刪除功能分支和Jenkins作業。
擁有一致的開發環境可確保開發人員可以輕鬆地在團隊之間移動,如果他們願意的話。
4.每個應用程式共享相同的架構。
在從整體中分裂出來的20多個應用程式中,每個應用程式都具有相同的體系結構和檔案結構。前端和後端目錄和模組結構在不同應用程式中是一致的。
執行應用程式的框架的細節與領域程式碼分開。因此,如果來自其他團隊的開發人員進入,框架程式碼已經很熟悉了。
5.有一個共同的構建過程。
每個應用程式都包含一個構建腳 由於檔案結構和模組在應用程式之間是一致的,因此該構建指令碼在應用程式中大致相同。還記得開發人員啟動功能時由構建器指令碼建立的Jenkins作業嗎?所有這項工作都需要執行此構建指令碼。
6.對公共庫的依賴性會經常更新並自動更新。
每週更新對公共程式碼庫的依賴性。應用程式開發人員仍必須批准Pull Requests並手動合併更改,以避免無法預料的更改,但大部分依賴項更新都是自動的。
7.一切都是自動化的!
每次提交git都會觸發Jenkins構建。構建在功能分支上的是使用npm執行全套前端測試,使用jUnit執行後端測試。開發和釋出分支還與Finesse一起執行整合測試。
文件現在是原始碼的一部分,並在構建釋出分支時構建和打包。建立釋出版的開發人員必須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建立一個進入發行版的Jira ID列表(任務跟蹤工具)。
在釋出版本時,此列表將透過指令碼上載到匯合,這意味著釋出經理只需檢視Confluence頁面即可輕鬆檢視版本中涉及的Jira ID。
如您所見,整個釋出審批流程差不多已被取消。基礎架構組仍需要隨時瞭解計劃釋出的日期,這些版本的內容(作為Jira ID)和可能受影響的功能。這使他們為釋出後可能發生的事件做好準備。
根據Puppet的2018年DevOps報告,這是可以接受的:
擁有外部變更審批委員會對穩定性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對敏捷性有不利影響。儘管有這些證據,但我們經常看到,做出決策的權力從擁有相關資訊並正在從事實際工作的人員中刪除。
8.一切都記錄下來!
對後端服務的呼叫記錄為JSON,這使日誌分析工具可以輕鬆索引事件。
9.提供同一個單個環境
伺服器現在已虛擬化,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從指令碼例項化。這確保了每個環境 - 測試,QA,試驗和生產都具有相同的設定。
10.釋出由開發團隊自己執行
當程式碼透過單元,整合和系統測試時,開發人員自己可以選擇釋出它。該過程本身非常簡單,因為我們使用基於Web的部署平臺。所有這一切歸結為按名稱選擇應用程式,正確的版本號並單擊按鈕。
這個過程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甚至不會在幾周內發生。實際上,是在我們意識到哪些有效,哪些無效之前,經歷了幾次迭代以後。
兩週前,當我為營銷團隊釋出修復程式時,從瘋狂的電子郵件到生產部署的整個過程耗時1小時37分鐘。這包括完成每個測試階段,更新文件,部署和測試QA和試驗環境,最後最終耗費時間 - 在將部署版本部署到生產之前等待30分鐘的登入會話耗盡。
隨著我們邁向API和開放式銀行業務概念,我們的DevOps戰略將進一步發展。不可避免的雲端計算也將帶來自身的挑戰和回報。但是,過去幾年所做的改變將使我們能夠靈活地適應這些挑戰。
相關文章
- 荷蘭銀行實施大規模DevOps經驗dev
- 微服務筆記29:實現DevOps微服務筆記dev
- 銀行基於雲原生架構的 DevOps 建設實踐經驗架構dev
- 網商銀行×SOFAStack:首家雲上銀行的微服務架構實踐與演進AST微服務架構
- C#網路爬蟲之TianyaCrawler實戰經驗分享C#爬蟲
- .Net微服務實戰之DevOps篇微服務dev
- 經驗分享:將微服務遷移到Spring WebFlux - allegro.tech微服務SpringWebUX
- 神經網路:numpy實現神經網路框架神經網路框架
- 簡單實現微服務架構的實踐分享微服務架構
- 經驗分享 | 網路安全漏洞分析者之路
- 分享:一線網際網路公司的面試經驗面試
- TDengine在浙商銀行微服務監控中的實踐微服務
- 使用TypeScript和nextjs實現基於CQRS的微服務的銀行API原始碼TypeScriptNextJS微服務API原始碼
- 國企&銀行面試經驗面試
- 中國銀行DevOps標準化實踐dev
- 工商銀行基於 Dubbo 構建金融微服務架構的實踐-服務發現篇微服務架構
- 圍棋相關產品網路銷售經驗分享
- 微服務斷路器模式實現:Istio vs Hystrix微服務模式
- MPP平臺實施工具,實施經驗+銀行資料倉儲模型建設經驗泛談模型
- 在低容錯業務場景下落地微服務的實踐經驗微服務
- 經驗分享:Plaid如何通過機器學習實現商家和銀行之間的交易對賬結算? - Kevin HuAI機器學習
- 微服務演進中的經驗和反思微服務
- 【網路安全經驗分享】CC攻擊防禦方法有哪些?
- 上雲、微服務化和DevOps,少走彎路的辦法微服務dev
- 利用Spring Boot實現微服務的鏈路追蹤Spring Boot微服務
- 經驗分享:修復服務網格Istio大量503錯誤
- 十年網際網路專案實戰經驗分享:專案經理成長之路的三個層次
- python對BP神經網路實現Python神經網路
- go-kit 微服務 服務鏈路追蹤 (jaeger 實現)(2)Go微服務
- go-kit 微服務 服務鏈路追蹤 (jaeger 實現)(1)Go微服務
- Java面經 面試經驗 網際網路公司面試經驗 後端面試經驗Java面試後端
- 經驗分享
- 企業安全實踐經驗分享
- 小米金融:中國商業銀行網際網路業務形態與經營模式研究(附下載)模式
- 詳解ElasticAPM實現微服務的鏈路追蹤(NET)AST微服務
- numpy實現神經網路-反向傳播神經網路反向傳播
- 神經網路實現鳶尾花分類神經網路
- 微服務、容器、DevOps的三角戀微服務d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