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重磅AI計劃,將建設100個“AI+”特色專業
為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引導高等學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不斷提高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交流等能力,為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提供戰略支撐,教育部在近日正式釋出了《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
教育部在《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中強調,要加強人工智慧領域專業建設,推進“新工科”建設,形成“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到 2020 年建設 100 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推動重要方向的教材和線上開放課程建設,到 2020 年編寫 50 本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建設 50 門人工智慧領域國家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在職業院校大資料、資訊管理相關專業中增加人工智慧相關內容,培養人工智慧應用領域技術技能人才。
此外,教育部還列出了三個階段性目標:
到 2020 年,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佈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優勢進一步提升,並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廣泛應用。
到 2025 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國際重要影響的原創成果,部分理論研究、創新技術與應用示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有效支撐我國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和智慧社會建設。
到 2030 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人才高地,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以下是《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全文:
▌一、總體要求
(一)基本態勢
隨著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不斷髮展,人工智慧正引發可產生鏈式反應的科學突破、催生一批顛覆性技術,加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塑造新型產業體系,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為我國人工智慧發展和應用帶來廣闊前景。
人工智慧具有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高度融合的特點,是經濟發展新引擎、社會發展加速器。大資料驅動的視覺分析、自然語言理解和語音識別等人工智慧能力迅速提高,商業智慧對話和推薦、自動駕駛、智慧穿戴裝置、語言翻譯、自動導航、新經濟預測等正快速進入實用階段,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滲透並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環節,形成從巨集觀到微觀各領域的智慧化新需求、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甚至社會結構,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同時,加快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利用智慧技術支撐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教學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構建智慧化、網路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是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教育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動力和支撐。
高校處於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在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多媒體、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在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等方面具有堅實基礎。面對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機遇,高校要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要進一步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突破,要不斷推動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經濟發展培育新動能,不斷推動人工智慧與人民需求深度融合、為改善民生提供新途徑,不斷推動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為教育變革提供新方式,從而引領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技術應用示範,帶動我國人工智慧總體實力的提升。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圍繞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軍民融合等戰略實施,加快構建高校新一代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全面提升高校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能力,推動人工智慧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理論創新、技術突破和應用示範全方位發展,為我國構築人工智慧發展先發優勢和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智慧社會提供戰略支撐。
(三)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引領。把創新引領擺在高校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位置,準確把握全球人工智慧發展態勢,進一步優化高校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體系,把高校建成全球人工智慧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堅持科教融合。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推動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相互融合;發揮科研育人在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和高質量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並通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不斷提升國家自主創新水平,構築持續創新發展的優勢。
堅持服務需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高校與地方政府、企業、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加快人工智慧領域科技成果在重點行業與區域的轉化應用,提升高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區域創新發展、服務經濟轉型升級、服務保障民生的能力。
堅持軍民融合。準確把握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方向、發展規律和發展重點,發揮高校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上的優勢和學科綜合的特點,主動融入國家軍民融合體系,不斷推進軍民技術雙向轉移和轉化應用。
(四)主要目標
到 2020 年,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佈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優勢進一步提升,並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廣泛應用。
到 2025 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國際重要影響的原創成果,部分理論研究、創新技術與應用示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有效支撐我國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和智慧社會建設。
到 2030 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人才高地,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高校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體系
1. 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基礎理論研究。聚焦人工智慧重大科學前沿問題,促進人工智慧、腦科學、認知科學和心理學等領域深度交叉融合,重點推進大資料智慧、跨媒體感知計算、混合增強智慧、群體智慧、自主協同控制與優化決策、高階機器學習、類腦智慧計算和量子智慧計算等基礎理論研究,為人工智慧正規化變革提供理論支撐,為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理論創新打下堅實基礎。
2. 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核心關鍵技術創新。圍繞新一代人工智慧關鍵演算法、硬體和系統等,加快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知識計算、深度推理、群智計算、混合智慧、無人系統、虛擬現實、自然語言理解、智慧晶片等核心關鍵技術研究,在類腦智慧、自主智慧、混合智慧和群體智慧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體系;在核心演算法和資料、硬體基礎上,以提升跨媒體推理能力、群智智慧分析能力、混合智慧增強能力、自主運動體執行能力、人機互動能力為重點,構建演算法和晶片協同、軟體和硬體協同、終端和雲端協同的人工智慧標準化、開源化和成熟化的服務支撐能力。
3. 加快建設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基地。圍繞人工智慧領域基礎理論、核心關鍵共性技術和公共支撐平臺等方面需求,加快建設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基地;以交叉前沿突破和國家區域發展等重大需求為導向,促進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建設協同創新中心;加快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各類國家級創新基地培育;鼓勵高校建設新型科研組織機構,開展跨學科研究。
4. 加快建設一流人才隊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支援高校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聲譽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支援高校組建一批人工智慧、腦科學和認知科學等跨學科、綜合交叉的創新團隊和創新研究群體;支援高校依託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和“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大力培養引進優秀青年骨幹人才;加強對從事基礎性研究、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的穩定支援。
5. 加強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鼓勵、支援高校牽頭或參與建設人工智慧領域戰略研究基地,圍繞人工智慧發展對教育、經濟、就業、法律、國家安全等重大、熱點、前瞻性問題開展戰略研究與政策研究,形成若干高水平新型科技智庫。
6. 加大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力度。支援高校新建一批人工智慧領域“111 引智基地”和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培育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加快引進國際知名學者參與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支援舉辦高層次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推動我國學者擔任相關國際學術組織重要職務,提升國際影響力;支援我國學者積極參與人工智慧相關國際規則制定,適時提出“中國倡議”和“中國標準”。
專欄1:前沿創新1. 強化人工智慧基礎理論研究。在自主學習、直覺認知和綜合推理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突破邏輯推導、知識驅動和從經驗中學習等人工智慧方法的難點問題,建立解釋性強、資料依賴靈活、泛化遷移能力強的人工智慧理論新模型和方法,形成從資料到知識、從知識到決策的能力。
2. 加強人工智慧核心關鍵技術研究。圍繞知識計算、跨媒體分析推理、群體智慧、混合增強智慧、自主無人系統等核心技術攻關,推進人工智慧專用晶片、軟體和硬體之間的協同,形成終端和雲端之間協同的人工智慧服務能力。
3. 促進人工智慧的技術體系構建。在類腦智慧、自主智慧、混合智慧和群體智慧等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的基礎上,重點提升跨媒體推理能力、群智智慧分析能力、混合智慧增強能力、自主運動體執行能力、人機互動能力,促進以演算法為核心、以資料和硬體為基礎的穩定成熟的人工智慧技術體系的構建。
4. 加強人工智慧協同創新和戰略研究。在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多元空間安全、知識服務、網際網路金融、減災防災、社會精細管理、健康保障與疾病防護、科學化脫貧等方面推進協同創新;建設若干高水平人工智慧科技智庫,支援開展重大科技戰略與政策研究,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戰略指導,回應社會熱點關切。
(二)完善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體系
7. 完善學科佈局。加強人工智慧與計算機、控制、量子、神經和認知科學以及數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支援高校在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設定人工智慧學科方向,推進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完善人工智慧基礎理論、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資料分析與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工程、智慧系統等相關方向建設。支援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大對人工智慧領域相關學科的投入,促進相關交叉學科發展。
8. 加強專業建設。加快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版),推進一流專業、一流本科、一流人才建設。根據人工智慧理論和技術具有普適性、遷移性和滲透性的特點,主動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社會需求,積極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重視人工智慧與計算機、控制、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慧+X”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對計算機專業類的智慧科學與技術、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等專業進行調整和整合,對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布點人工智慧相關專業。
9. 加強教材建設。加快人工智慧領域科技成果和資源向教育教學轉化,推動人工智慧重要方向的教材和線上開放課程建設,特別是人工智慧基礎、機器學習、神經網路、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知識工程、自然語言處理等主幹課程的建設,推動編寫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國家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將人工智慧納入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
10. 加強人才培養力度。完善人工智慧領域多主體協同育人機制。深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推廣實施人工智慧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專案,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推動人才培養改革。支援建立人工智慧領域“新工科”建設產學研聯盟,建設一批集教育、培訓及研究於一體的區域共享型人才培養實踐平臺;積極搭建人工智慧領域教師掛職鍛鍊、產學研合作等工程能力訓練平臺。推動高校教師與行業人才雙向交流機制。
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建立人工智慧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或人工智慧交叉研究中心,推動科教結合、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模式創新,多渠道培養人工智慧領域創新創業人才;引導高校通過增量支援和存量調整,穩步增加相關學科專業招生規模、合理確定層次結構,加大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力度。
11. 開展普及教育。鼓勵、支援高校相關教學、科研資源對外開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會公眾的人工智慧科普公共服務平臺,積極參與科普工作;支援高校教師參與中小學人工智慧普及教育及相關研究工作;在教師職前培養和在職培訓中設定人工智慧相關知識和技能課程,培養教師實施智慧教育能力;在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中設定人工智慧課程。
12. 支援創新創業。鼓勵國家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基地等開展人工智慧領域創新創業專案;認定一批高等學校雙創示範園,支援高校師生開展人工智慧領域創新創業活動;在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設立人工智慧方面的賽項,積極推動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開展多層次、多型別的人工智慧科技競賽活動。
13.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在“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中支援人工智慧領域來華留學人才培養,為沿線國家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優秀技能人才;鼓勵和支援國內學生赴人工智慧領域優勢國家留學,加大對人工智慧領域留學的支援力度,多方式、多渠道利用國際優質教育資源;依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創業教育聯盟”,加大和促進人工智慧創新創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1. 加快人工智慧領域學科建設。支援高校在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設定人工智慧學科方向,深入論證並確定人工智慧學科內涵,完善人工智慧的學科體系,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
2. 加強人工智慧領域專業建設。推進“新工科”建設,形成“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到2020 年建設 100 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推動重要方向的教材和線上開放課程建設,到 2020 年編寫 50 本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建設 50 門人工智慧領域國家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在職業院校大資料、資訊管理相關專業中增加人工智慧相關內容,培養人工智慧應用領域技術技能人才。
3. 加強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加強人才培養與創新研究基地的融合,完善人工智慧領域多主體協同育人機制,以多種形式培養多層次的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到 2020 年建立 50 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並引導高校通過增量支援和存量調整,加大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力度。
4. 構建人工智慧多層次教育體系。在中小學階段引入人工智慧普及教育;不斷優化完善專業學科建設,構建人工智慧專業教育、職業教育和大學基礎教育於一體的高校教育體系;鼓勵、支援高校相關教學、科研資源對外開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會公眾的人工智慧科普公共服務平臺,積極參與科普工作。
(三)推動高校人工智慧領域科技成果轉化與示範應用
14. 加強重點領域應用。實施“人工智慧+”行動。支援高校在智慧教育、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智慧金融、智慧司法和國防安全等領域開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加強應用示範;加強與有關行業部門的合作,推動在教育、文化、醫療、交通、製造、農林、金融、安全、國防等領域形成新產業和新業態,培育一批人工智慧技術引領型企業,推動形成若干產業叢集和示範區。
15. 推進智慧教育發展。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變革,在數字校園的基礎上向智慧校園演進,構建技術賦能的教學環境,探索基於人工智慧的新教學模式,重構教學流程,並運用人工智慧開展教學過程監測、學情分析和學業水平診斷,建立基於大資料的多維度綜合性智慧評價,精準評估教與學的績效,實現因材施教;推動學校治理方式變革,支援學校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變革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優化執行機制和服務模式,實現校園精細化管理、個性化服務,全面提升學校治理水平;推動終身線上學習,鼓勵發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智慧化學習平臺,提供豐富的個性化學習資源,創新服務供給模式,實現終身教育定製化。
16. 推動軍民深度融合。以資訊科技為重點,以人工智慧技術為突破口,面向資訊高效獲取、語義理解、資訊運用,以無人系統、人機混合系統為典範,建設軍民共享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基地,加強軍民融合人工智慧創新研究專案培育,推動高校相關技術創新帶動軍事優勢、資訊優勢,做到“升級為軍,退級為民”。
17. 鼓勵創新聯盟建設和資源開放共享。鼓勵、支援高校聯合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等建設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積極參與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專案的實施和人工智慧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與國際標準制定;支援高校積極參加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建設,鼓勵高校對納入平臺的技術作為科研成果予以認定,並作為評價獎勵的因素。
18. 支援地方和區域創新發展。根據區域經濟及產業發展特點,圍繞國家重大部署,加強與京津冀、雄安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等區域和地方合作,支援高校、政府和企業共建一批人工智慧領域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推動高校人工智慧領域的基礎性、原創性研究與地方、企業需求對接,加速地方轉型升級和區域創新發展。
專欄 3:科技成果轉化與示範應用1. 推動智慧教育應用示範。加快推進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研究智慧教育的發展策略、標準規範,探索人工智慧技術與教育環境、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管理、教育評價、教育科研等的融合路徑和方法,發展智慧化教育雲平臺,鼓勵人工智慧支撐下的教育新業態,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
2. 推動智慧製造應用示範。實現智慧製造中設計、生產、試驗、保障、管理和服務於一體的產業鏈全生命週期智慧化,研發新型智慧感測器件、突破智慧控制裝備難點問題、部署智慧製造雲,建設泛在互聯、資料驅動、知識引導、共享服務、自主智慧、萬眾創新的新生態系統,推進新一代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的深度融合。
3. 推動智慧醫療應用示範。針對人口老齡化、傳染病與慢病、出生缺陷和生育障礙等主要健康問題,突破多模態流式健康大資料的分析與理解的瓶頸問題,促進非完全資訊條件下綜合推理、人機互動輔助診斷、醫學知識圖譜構建等技術在醫療領域高效融合,推動醫學領域大資料與其他領域大資料的深度融合,搭建具有識別、判別、篩選和推理等功能的智慧醫療人工智慧輔助系統和創新服務雲平臺,增強智慧醫療供給能力。
4. 推動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基於泛在匯聚和智慧感知技術,實現對城市生態要素和城市複雜系統的全面分析和深度理解;基於綜合推理、知識計算引擎和群體智慧等核心技術,構建城市典型智慧應用系統,深度推進城市執行管理高水平決策,推動城市大資料平臺建設,構建智慧城市精細管理、知識發現和輔助決策的支撐體系,在環境、政務、便民等方面構建領域智慧產品和系統。
5. 推動智慧農業應用示範。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和物聯網等資訊科技與現代生物技術、營養與健康、智慧裝備技術等深度融合,突破農業動植物資訊感知、解析與智慧識別、農業跨媒體資料探勘分析、農業人機混合智慧互動與虛擬現實、農業群體智慧決策和農業人機物協同等關鍵技術,協同構建綠色化、高效化、智慧化、多功能化的未來農業模式和示範基地。
6. 推動智慧金融應用示範。圍繞“網際網路+”戰略在金融領域實施過程中的新問題和新需求,基於全息金融大資料,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巨集觀金融決策模型,突破金融內在的發展規律與外在社會環境之間的約束;基於銀行、證券、網路等金融資料,利用深度學習等核心智慧技術進行挖掘與分析,構建基於行業與領域的複雜金融指令模型;基於金融大資料的空間屬性、時間屬性及個體行為屬性,利用知識圖譜、推理計算等模型,準確實現金融風險防控、信用評估、態勢演化等。
7. 推動智慧司法應用示範。促進法學類院校和相關學科與人工智慧學科的結合,充分應用文字分析、語音識別、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技術,基於大規模歷史司法資料、網際網路資料和其他關聯資料,研製智慧檢務和智慧法務系統,研發自動案件線索發現、智慧定罪和輔助量刑、自動文書生成、自動法律問答、智慧庭審等智慧輔助工具,在法院和檢察院進行應用示範,進而提高辦案人員工作效率,提高案件審理的規範性和準確性。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
教育部成立人工智慧科技創新戰略專家委員會,指導和協調計劃的實施;各有關司局積極研究具體落實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省(區、市)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學校要以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為目標,統籌各類資源、加大探索力度,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支援人工智慧領域交叉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等工作。
(二)優化資源配置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適當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標;探索建立以高校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國家級創新平臺、省部級創新平臺等為支撐,強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模式,全面提高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培養質量,為人工智慧創新發展提供所需人才;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中,加大向人工智慧領域優秀人才的傾斜力度。
(三)加大引導培育
通過教育部科學事業費,重點開展重大創新平臺頂層設計與培育、重大科技專案生成、重大科技戰略與政策研究等工作,加快建設一批教育部創新平臺,加大國家重大科技專案和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的培育,引導高校開展跨學科探索性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四)加強宣傳推廣
教育部通過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等方式加強對高校重大科技成果的宣傳和推廣。省(區、市)教育主管部門、教育部直屬高校要及時總結報送本校或本地高校人才培養、服務國家重大專案實施、理論技術新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等情況。
AI科技大本營現招聘AI記者和資深編譯,有意者請將簡歷投至:gulei@csdn.net,期待你的加入!
AI科技大本營讀者群(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NLP、Python、AI硬體、AI+金融、AI+PM方向)正在招募中,和你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也在這裡!關注AI科技大本營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讀者群,新增營長請務必備註姓名,研究方向。
AI科技大本營公眾號ID:rgznai100☟☟☟點選 | 閱讀原文 | 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 AI 本科專業來了,教育部批了 35 個高校AI
- 如何打造有特色的數字規劃館設計
- 新發布丨一個關於遊戲開發的加速計劃遊戲開發
- 淺談城鎮特色夜遊的設計與規劃
- 阿里雲將加大在開發者社群方面投入 推出多項重磅計劃阿里
- Cambrex將投資建設新研發設施和擴建專案
- 五一反向旅遊,景區“AI+影片監控”將持續助力旅遊業發展AI
- 規劃館設計建設需要注意哪幾個方面?
- 特色餐飲設計裝修賈國龍功夫菜 上海研發中心施工中河建設
- 教育部:將程式設計教育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程式設計
- ScienceAI 2021「AI+化學」專題年度回顧AI
- 阿里雲“萬倉計劃”重磅釋出,助力每個企業構建屬於自己的雲原生資料倉儲阿里
- AI+證券行業研究報告(2020)AI行業
- 重磅!IDEA 推出程式設計師專用字型!Idea程式設計師
- 【重磅】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
- zendAPI 專案開發計劃API
- 網站建設中如何提升網站特色網站
- 將maven專案劃分為多個模組Maven
- 教育部:2021年新增37個本科專業 工學類佔比最高
- 首個教育部印發的人工智慧行動計劃出爐:規劃三步走,大學有三任務人工智慧
- AI+翻譯 AI智慧體平臺釦子coze開發搭建AI智慧體
- 專業建站網站 網站建設 網站開發 官網開發 網頁設計 網頁網站網頁
- AI工程師百天計劃-CSDN就業班-專題視訊課程AI工程師就業
- “AI+”高質量發展新動能HQJAI
- 產業智慧化:中國特色AI平臺模式產業AI模式
- 教育部實錘!35所高校獲批AI專業,196所高校獲批大資料相關專業AI大資料
- 中關村人工智慧科技園建設方案發布中關村人工智慧
- 達觀AI+知識圖譜技術在數字檔案館建設中的探索AI
- 教育部: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 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將會帶來什麼?人工智慧區塊鏈Blockchain
- 從TOP100summit看產品設計和運營創新的“B”計劃和“C”計劃MIT
- HomeLab組建計劃
- 企業網站建設設計中常見的幾個誤區網站
- 如何設計出主題特色鮮明的沉浸式演藝專案
- 黔村淘專案開發計劃
- 加速企業構建敏捷IT,博雲DevOps平臺最新發布敏捷dev
- 物業行業財務數字化共享建設規劃行業
- 當,程式設計師突然想畫畫,AI+機器人就該登場了程式設計師AI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