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kedList 概述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 List 大家族中的 ArrayList 和Vector 這兩位猶如孿生兄弟一般,從底層實現,功能都有著相似之處,除了一些個人行為不同(成員變數,建構函式和方法執行緒安全)。接下來,我們將會認識一下他們的另一位功能強大的兄弟:LinkedList
LinkedList 的依賴關係: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
extends AbstractSequentialList<E>
implements List<E>, Deque<E>,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複製程式碼
- 1、繼承於 AbstractSequentialList ,本質上面與繼承 AbstractList 沒有什麼區別,AbstractSequentialList 完善了 AbstractList 中沒有實現的方法。
- 2、Serializable:成員變數 Node 使用 transient 修飾,通過重寫read/writeObject 方法實現序列化。
- 3、Cloneable:重寫clone()方法,通過建立新的LinkedList 物件,遍歷拷貝資料進行物件拷貝。
- 4、Deque:實現了Collection 大家庭中的佇列介面,說明他擁有作為雙端佇列的功能。
eng~從上述實現介面來看,LinkedList 與 ArrayList 之間在整體上面的區別在於,LinkedList 實現了 Collection 大家庭中的Queue(Deque)介面,擁有作為雙端佇列的功能。(就好比一個小孩子,他不僅僅有父母的特性,他們有些人還會有舅舅的一些特性,好比 外甥長得像舅舅一般)。
2、LinkedList 成員變數
transient int size = 0;
/**
* Pointer to first node.
* Invariant: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
* (first.prev == null && first.item != null)
*/
transient Node<E> first;
/**
* Pointer to last node.
* Invariant: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
* (last.next == null && last.item != null)
*/
transient Node<E> last;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複製程式碼
LinkedList 的成員變數主要由 size(資料量大小),first(頭節點)和last(尾節點)。結合資料結構中雙端連結串列的思想,每個節點需要擁有,儲存資料(E item),指向下一節點(Node next )和指向上一節點(Node prev)。
LinkedList 與ArrayLit、Vector 的成員變數對比中,明顯沒有提供 MAX_ARRAY_SIZE 這一個最大值的限定,這是由於連結串列沒有長度限制的原因,他的記憶體地址不需要分配固定長度進行儲存,只需要記錄下一個節點的儲存地址即可完成整個連結串列的連續。
擴充思考: LinkedList 中 JDK 1.8 與JDK 1.6 有哪些不同?
主要不同為,LinkedList 在1.6 版本以及之前,只通過一個 header 頭指標儲存佇列頭和尾。這種操作可以說很有深度,但是從程式碼閱讀性來說,卻加深了閱讀程式碼的難度。因此在後續的JDK 更新中,將頭節點和尾節點 區分開了。節點類也更名為 Node。
3、LinkedList 建構函式
LinkedList 只提供了兩個建構函式:
- LinkedList()
-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在JDK1.8 中,LinkedList 的建構函式 LinkedList() 是一個空方法,並沒有提供什麼特殊操作。區別於 JDK1.6 中,會初始化 header 為一個空的指標物件。
3.1 LinkedList()
JDK 1.6
private transient Entry<E> header = new Entry<E>(null, null, null);
public LinkedList() {
header.next = header.previous = header;
}
複製程式碼
JDK 1.8 在使用的時候,才會建立第一個節點。
public LinkedList() {
}
複製程式碼
3.2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
this();
addAll(c);
}
複製程式碼
這一構造方法主要通過 呼叫addAll 進行建立物件,在介紹LinkedList 新增方法的時候再進行細述。
3.3 小結
LinkedList 在新版本的實現中,除了區分了頭節點和尾節點外,更加註重在使用時進行記憶體分配,這裡跟ArrayList 類似(ArrayList 預設構造器是建立一個空的陣列物件)。
4、新增方法(Add)
LinkedList 繼承了 AbstractSequentialList(AbstractList),同時實現了Deque 介面,因此,他在新增方法 這一塊,包含了兩者的操作:
AbstractSequentialList:
- add(E e)
- add(int index,E e)
-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Deque
- addFirst(E e)
- addLast(E e)
- offer(E e)
- offerFirst(E e)
- offerLast(E e)
4.1 add(E e) & addLast(E e) & offer(E e) & offerLast(E e)
雖然 LinkedList 分別實現了List 和 Deque 的新增方法,但是在某種意義上,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有共性的。例如,我們呼叫add(E e) 方法,不管是ArrayList 或 Vector 等列表,都是預設在陣列末尾進行新增,因此與 佇列中在末尾新增節點 addLast(E e) 是有著一樣的韻味的。所以,從LinkedList 的原始碼中,這幾個方法,底層操作其實是一致的。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public void addLast(E e) {
linkLast(e);
}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return add(e);
}
public boolean offerLast(E e) {
addLast(e);
return true;
}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Node<E> l = last;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複製程式碼
我們主要分析一下 linkLast 這個方法:
- 獲取尾節點(last)
- 建立插入節點,並且設定上一節點為 last,下一節點為 null。
- 設定新節點為末尾節點(last)
- 如果 l(初始末尾節點)==null,說明這是第一次操作,新加入的為頭節點
- 否則,設定 l(初始末尾節點)的下一節點為新加入的節點
- size + 1,操作計數 + 1
擴充思考:為什麼內部變數 Node l 需要使用 final 進行修飾?
4.2 addFirst(E e) & offerFirst(E e)
public boolean offerFirst(E e) {
addFirst(e);
return true;
}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
linkFirst(e);
}
private void linkFirst(E e) {
final Node<E> f = first;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null, e, f);
first = newNode;
if (f == null)
last = newNode;
else
f.prev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複製程式碼
從上述程式碼可以看出,offerFirst 和addFirst 其實都是一樣的操作,只是返回的資料型別不同。而 linkFirst 方法,則與 linkLast 其實是一樣的思想,這裡也不做細述。
4.3 add(int index,E e)
這裡我們主要講一下,為什麼LinkedList 在新增、刪除元素這一方面優於 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 如果插入節點為末尾,直接插入
if (index == size)
linkLast(element);
// 否則,找到該節點,進行插入
else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Node<E> node(int index) {
// 這裡順序查詢元素,通過二分查詢的方式,決定從頭或尾節點開始進行查詢,時間複雜度為 n/2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void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
// assert succ != null;
final Node<E> pred = succ.prev;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succ.prev = newNode;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pred.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複製程式碼
LinkedList 在 add(int index,Element e)方法的流程
- 判斷下標有效性
- 如果插入位置為末尾,直接插入
- 否則,遍歷1/2的連結串列找到 index 下標的節點
- 通過 succ 設定新節點的前,後節點
LinkedList 在插入資料之所以會優於ArrayList,主要是由於在插入資料這一環節(linkBefore),插入計算只需要設定節點的前,後節點即可,而ArrayList 則需要將整個陣列的資料進行後移(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 elementData, index + 1,size - index);
複製程式碼
)
4.4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LinkedList 中提供的兩個addAll 方法中,其實內部實現也是一樣的,主要通過: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進行實現:
publ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return addAll(size, c);
}
public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將集合轉化為陣列
Object[] a = c.toArray();
int numNew = a.length;
if (numNew == 0)
return false;
Node<E> pred, succ;
//獲取插入節點的前節點(prev)和尾節點(next)
if (index == size) {
succ = null;
pred = last;
} else {
succ = node(index);
pred = succ.prev;
}
//將集合中的資料編織成連結串列
for (Object o : a)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e = (E) o;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null);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pred.next = newNode;
pred = newNode;
}
//將 Collection 的連結串列插入 LinkedList 中。
if (succ == null) {
last = pred;
} else {
pred.next = succ;
succ.prev = pred;
}
size += numNew;
modCount++;
return true;
}
複製程式碼
4.5 小結
LinkedList 在插入資料優於ArrayList ,主要是因為他只需要修改指標的指向即可,而不需要將整個陣列的資料進行轉移。而LinkedList 優於沒有實現 RandomAccess,或者說 不支援索引搜尋的原因,他在查詢元素這一操作,需要消耗比較多的時間進行操作(n/2)。
5、刪除方法(Remove)
AbstractSequentialList:
- remove(int index)
- remove(Object o)
Deque
- remove()
- removeFirst()
- removeLast()
- removeFirstOccurrence(Object o)
- removeLastOccurrence(Object o)
5.1 remove(int index)&remove(Object o)
在 ArrayList 中,remove(Object o) 方法,是通過遍歷陣列,找到下標後,通過fastRemove(與 remove(int i) 類似的操作)進行刪除。而LinkedList,則是遍歷連結串列,找到目標節點(node),通過 unlink 進行刪除: 我們這裡主要來看看 unlink 方法:
E unlink(Node<E> x) {
// assert x != null;
final E element = x.item;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複製程式碼
整個過程為:
- 獲取目標節點的 next、prev
- 如果prev 為空,說明目標節點為頭節點
- 設定first 為目標節點的下一節點(next)
- 否則設定prev節點的下一節點為next(即將自己重連結串列中剔除)
- 如果 next 為空,說明目標節點為尾節點
- 設定last 為目標節點的上一節點
- 否則,設定next節點的上一節點為prev
- 將目標節點設定為null
可以看到,刪除方法與新增方法類似,只需要修改節點關係即可,避免了類似於ArrayList 的陣列平移情況,大大減少了時間損耗。
5.2 Deque 中的Remove
Deque 中的 removeFirstOccurrence 和 removeLastOccurrence 主要過程為,首先從first/last 節點開始遍歷,當發現第一個目標物件,則低哦啊用remove(Object o) 進行刪除物件。總體上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稍有不同的是Deque 中的removeFirst()和removeLast()方法,在底層實現上面,由於明確知道刪除的物件為first/last物件,因此在刪除操作上面 會更加簡單:
public E removeFirst() {
final Node<E> f = first;
if (f == null)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unlinkFirst(f);
}
private E unlinkFirst(Node<E> f) {
// assert f == first && f != null;
final E element = f.item;
final Node<E> next = f.next;
f.item = null;
f.next = null; // help GC
first = next;
if (next == null)
last = null;
else
next.prev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複製程式碼
整體操作為,將first 節點的next 設定為新的頭節點,然後將 f 清空。 removeLast 操作也類似。
結合佇列的思想,removeFirst 和removeLast 都會返回 資料 E,相當於我們的出列操作(pollFirst/pollLast)
6 LinkedList 雙端連結串列
我們之所以說LinkedList 為雙端連結串列,是因為他實現了Deque 介面,支援佇列的一些操作,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方法實現:
- pop()
- poll()
- push()
- peek()
- offer()
可以看到Deque 中提供的方法主要有上述的幾個方法,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在LinkedList 中是如何實現這些方法的。
6.1 pop() & poll()
LinkedList#pop 的原始碼:
public E pop() {
return removeFirst();
}
public E removeFirst() {
final Node<E> f = first;
if (f == null)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unlinkFirst(f);
}
複製程式碼
從上述程式碼可以看出,Pop() 的操作為,佇列頭部元素出佇列,如果過first 為空 會丟擲異常。
LinkedList#poll 的原始碼:
public E poll() {
final Node<E> f = first;
return (f == null) ? null : unlinkFirst(f);
}
複製程式碼
對比 pop 和poll 的原始碼可以看到,雖然同樣是 first 出列,不同的是,如果first 為null, pop()方法會丟擲異常。
6.2 push()
push() 方法的底層實現,其實就是呼叫了 addFirst(Object o):
public void push(E e) {
addFirst(e);
}
複製程式碼
push()方法的操作,主要跟 棧(Stack) 中的入棧操作類似。
6.3 peek()
LinkedList#peek 操作主要為,將取佇列頭部元素的值(根據佇列的 FIFO,peek為取頭部資料)
public E peek() {
final Node<E> f = first;
return (f == null) ? null : f.item;
}
複製程式碼
6.3 offer()
offer()方法為直接呼叫新增方法。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return add(e);
}
複製程式碼
7 LinkedList 遍歷
LinkedList 由於沒有實現 RandomAccess,因此,在以隨機訪問的形式進行遍歷時效果會非常低下。除此之外,LinkedList 提供了類似於通過Iterator 進行遍歷,節點的prev 或 next 進行遍歷,還有for迴圈遍歷,都有不錯的效果。
8 總結
沒有太多的擴充思考,腦子不夠清晰,總體來說,List 介面下面的小家庭的原始碼以及分析完了。對每一個成員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面試的時候,也不會再簡單的回答,linkedList 插入刪除效能比較好,ArrayList 能過快速定位元素,Vector 是執行緒安全。只有在充分了解其實現,你才會發現,你回答的雖然沒錯,但是也就60分而已,如果你想要將每一個問題回答的完美,那麼請認真思考,認真去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