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即將啟幕,快遞業務量迎來井噴。“海量”包裹也給快遞小哥的派送帶來壓力,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要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未經使用者同意,不得代為確認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將快件投遞到智慧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快遞末端服務設施。
隨著新規落地,快遞小哥上門率提升,之前火遍城市街區的智慧快遞櫃,是否正在逐漸“失寵”?
智慧快遞櫃是為了解決快遞末端投遞問題而出現的。2010年,中國郵政鋪設了國內第一個快遞櫃。2014年全國智慧快遞櫃組數為1.5萬組,2015年增長到6萬組,2019年達到40多萬組,5年平均複合增長率93%。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目前智慧快遞櫃行業已形成以電商平臺、快遞公司、第三方運營商為主的三方格局。
多家智慧快遞櫃運營公司表示,近年來撤櫃現象日漸增多,快遞新規影響只是其次,主要有三個原因:
——前幾年鋪設規模激增,但入櫃率出現下降,使用頻率降低。反饋到企業層面,雖然規模擴大但利潤下滑,不少企業出現虧損。如果要“活下去”,快遞櫃適當撤除、裁併是不可避免的。
——快遞櫃進駐小區、樓宇等場所,需要向物業支付水、電、場地費用,且快遞櫃老化損壞後還需要維修升級,經營成本在上漲。
——快遞員和收件人使用意願在下降,智慧快遞櫃運營方向快遞員每單收取0.2元至0.5元,擠壓了快遞員收入,同時向收件人收取超時保管費用。
多名快遞小哥表示,每單快遞的送件費用約為1元,新規實施後他們更樂意選擇上門,或者投放至快遞驛站。
10月底以來,部分電商平臺開始舉辦購物節,帶動快遞高峰提前到來。國家郵政局預測,本輪快遞業務旺季自今年10月底開始,預計持續到2025年春節前。
與智慧快遞櫃相比,近年來出現的快遞驛站,在解決末端投遞問題上更為群眾“喜聞樂見”。
以菜鳥驛站為例,目前日均處理包裹8000多萬個,擁有超過17萬個站點。
多名快遞小哥透露,驛站對快遞員的收費低,而且代收操作十分簡單。快遞員可以將同一區域內的快遞提前歸攏,直接投放至區域內的驛站。與智慧快遞櫃相比,驛站不需要快遞員一個個掃描包裹資訊,也不需要排隊等待,可以短時大批次投放。更為重要的是,驛站不向收件人收取超時保管費用,更受群眾歡迎。
圓通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君君說,不會操作智慧快遞櫃的老年人更青睞驛站。而且透過集中收集、集中配送的方式將快遞配送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不需要在網購過程中填寫詳細的家庭住址,只需要選擇距離自己最近的驛站作為收貨地址即可。驛站降低了消費者個人資訊洩露的風險。
快遞櫃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豐巢公司表示,截至5月31日,豐巢櫃機數量為33.02萬臺,較2023年增長1.5萬臺,在快遞新規落地後也保持增長。
豐巢公司市場運營部高階經理許航說,部分撤櫃現象是基於大資料系統的分析,對櫃機進行最佳化佈局,可以提高使用率。截至5月31日,今年透過豐巢末端配送的包裹數量為27.6億件,覆蓋全國31個省份約20.9萬個社群。
許航認為,出於使用者多樣性的需求,快遞櫃和驛站作為解決末端投遞問題的兩種模式,二者各有所長各有利弊,很難簡單判斷優劣。
國家郵政局監測資料顯示,快遞新規於今年3月1日開始施行,與前2個月相比,3至9月箱遞率(使用智慧快遞櫃投遞的快件數量佔全行業快件投遞量的比例)資料無明顯波動,總體表現平穩。
自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