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就近」與「輕計算」,阿里雲邊緣雲連續3年領跑!

阿里雲影片雲發表於2023-03-31
國際權威諮詢公司IDC釋出
《中國邊緣雲市場解讀(2022H1)》報告
中國邊緣公有云服務市場
阿里雲連續三年第一

 

顧名思義邊緣雲 

“邊緣”,是物、⼈與⽹絡數字世界連線的物理位置,它是數字化轉型、以及⼈、物和企業之間新互動的關鍵推動因素。

2016-2021年我國算力規模平均每年增長46%,面對爆發式的算力之需,邊緣計算已呈快速發展之勢,它滿⾜了對靠近邊緣處理資料的⽇益增⻓的需求。

邊緣算力正是在以低延時、低成本,實現邊端敏捷作業、業務快速迭代的需求下產生的。由此誕生的邊緣雲,最大的特徵即是“就近”,即靠近使用者側和靠近資料。

這與集中式雲端計算不同,邊緣雲可提供彈性擴充套件的雲服務能力,具有快速響應和輕量計算的特點。

“就近”的價值,“輕計算”的能力,必然要得到商業層的釋放。

IDC認為,“邊緣雲”是服務商或使用者基於業務需求,將公有云服務或私有云解決方案由少數或單個計算節點(中心節點)向邊緣節點自然延伸而形成的服務或解決方案,典型形態包括邊緣雲服務與邊緣雲解決方案兩類。

毋庸置疑,“邊緣公有云服務市場”是該賽道的主戰場,以阿里雲ENS為重要代表的基礎設施產品以及邊緣容器,一直是該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函式計算、檢視計算、以及基於邊緣雲資源的安全服務等同樣具備強勁的增長潛力。

 

聚焦「就近」與「輕計算」,阿里雲邊緣雲連續3年領跑!

 

迅猛之勢,規模之首

IDC《中國邊緣雲市場跟蹤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邊緣雲市場規模總計達50.4億元人民幣,2022上半年,中國邊緣雲總體市場規模達到30.7億元人民幣,市場同比增長50.8%。

邊緣雲市場包含邊緣公有云服務、邊緣專屬雲服務、邊緣雲解決方案,IDC資料顯示,在2022上半年,其市場規模分別達到17.1、4.4和9.2億元人民幣。在其中,邊緣公有云服務為賽道貢獻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且增速高達56.2%,且IDC預計,在未來五年,邊緣公有云依然是整個邊緣雲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順勢深入,在公有云服務市場中,阿里雲邊緣雲顯得尤為突出,自IDC推出中國邊緣雲市場跟蹤,已經連續三年穩居首位。此次的最新資料顯示,2022年上半年,其佔據中國邊緣公有云市場份額的15.5%,在頭部玩家高度聚集的賽道之上,繼續上演第一的引領角色。

 

聚焦「就近」與「輕計算」,阿里雲邊緣雲連續3年領跑!

 

“邊緣”的規模意味著算力的普及之力。

阿里雲實現了國內31個省的全面覆蓋,也就是說,使用者在中國大陸的這些區域內都能獲得充沛的算力支撐。同時,阿里雲邊緣雲在海外部署了60多個節點,覆蓋海外30多個國家,以亞太區域為核心,在歐美、中東非等區域均能提供算力支援。

在邊緣結點算力建設上,阿里雲在全球提供500多個強有力的全節點,具備邊緣雲多型計算、融合儲存、邊緣資料庫等所有云能力,透過合計170萬核的通用算力CPU核,和400P FLOPS的異構算力核,以滿足邊緣創新場景的算力之需。

在雲端計算基礎設施服務方面,阿里雲邊緣雲基於統一的飛天底座,提供一雲多芯、一雲多型的雲端計算架構,從中心向邊緣輻射,讓算力無處不在。

中國的邊緣雲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而阿里雲邊緣雲的規模能力,也代表著中國邊緣雲行業的縮影。

 

聚焦「就近」與「輕計算」,阿里雲邊緣雲連續3年領跑!

50%中國企業的“邊緣剛需”

靜觀當下的邊緣雲市場,看似沒有宏大的花火之象,其實不然。

IDC Future Scape此次依然提出預測,到2026年,50%中國企業的CIO將要求雲和電信合作伙伴提供安全的雲到邊緣連線解決方案。可見其未來之勢。

邊緣為何有如此之強的“魔力”?在於它所牽動的價值:體驗顛覆、業務革新、成本降低。

邊緣雲就近的特徵,滿足海量資料傳輸的就近路徑。過去,傳統網路分發的延遲大約是5-6秒,但算網融合下的傳輸延遲約是100ms,很多過去從中心或遠距離,不能大規模資料傳輸的超清影片流,如今可以得到極好的支援。而自動駕駛場景下的車機和終端就近接入時延,也因邊緣之力達到小於20ms。

同時,回看過去,我們缺乏全域的算力覆蓋和多形態的算力支援,很多創新場景受限於能力和成本,空有創意而難以落地。如今,邊緣的強大算力可以完成終端算力上移或者雲上算力大量下移,擁有更多業務革新的空間和可能,如智慧家居、智慧場館、智慧零售、智慧廠區等眾多場景都以此探索突破。

有了邊緣雲,在成本視角,更加顯性。透過雲邊協同部署,資料的分發和上傳處理終結在邊緣,大幅縮短資料搬運的距離,必然會帶來業務綜合成本的最佳化。利用普惠的邊緣算力和流量的雲-邊-端架構,不同場景的算力和流量節省可以達到80%以上。

不僅如此,邊緣雲的產品與服務形態也在跨越式演進。從最初的流量延伸,拓延到更強的資源服務,如雲主機、物件儲存、容器、異構算力,而在此之上,創新升級,探索更多的檢視計算、安全服務、邊緣訓練與推理等等。而邊緣雲的這條演進之路,更是如阿里雲這樣的實力服務商和對創新滿存希冀的客戶,共同探索,推演而前。

 

聚焦「就近」與「輕計算」,阿里雲邊緣雲連續3年領跑!

 

根據IDC最新預測,2021-2026年的邊緣雲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40%以上,除了基於邊緣雲資源的傳輸與分發體系,越來越多邊雲協同場景的出現、以及傳統行業使用者對“即服務”模式接受程度的提高,正在持續為市場注入活力。

可以看到,在網際網路音影片和雲遊戲外,諸如安防影片資料的邊緣儲存、基於邊緣節點的渲染、AI推理以及更廣泛的虛擬現實應用等新的邊雲協同場景湧現而出,這一切已經對中心與邊緣協同的資料儲存方式、廣泛分散式的邊緣算力提出了更多需求。

在邊緣算力趨於剛需的背景下,從成本降低、體驗顛覆,再到業務革新,邊緣云為場景帶來了諸多便利與可能,越來越多的客戶正在構建起中心與邊緣協同的分散式IT架構,基於廣泛邊緣節點資源,重構部分或全部IT功能,實現基於邊緣的資料閉環。

IDC此次也提出新預測,到2026年,中國邊緣雲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354億人民幣。

這是不可小覷的量級,更是不可估量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