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程式設計路 2019年篇

蕭文翰發表於2023-03-09

隨著2018年,三星天津研究院的裁撤,我選擇了到廣州的三星研究院工作,與最心愛的她開始一起生活。

這一年的開始,我註冊了部落格園。和2014年類似,在剛註冊不久,我寫了一篇題為《全新開始,全心出發》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我又一次刨析自己,深入內心。

從網站的風格樣式上看,部落格園並無優勢,甚至在某些地方還是21世紀初的樣子。但也正因為如此,它更加純粹和樸素,廣告更少,更加專注內容,專注在技術本身。

當時的我,已經工作有5年多,心慢慢地變得踏實下來。5年這個時間長度,並不算太久,我還能走得更遠。在這篇文章裡,我寫了這樣一段話,這段話一直是我堅守的人生信條,也是支援我努力奮鬥的動力源泉:

在三星通訊研究院工作,對我而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這裡工作強度不是一直都很大,有時間自我學習。我始終認為,在人生的現階段,投資自己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每個月到底能掙幾個錢,因為發財沒辦法靠打工。即使年薪30萬,50萬又能如何呢?不吃不喝,一年下來,也不能在一線城市買下一套房,也不能買下自己心愛的座駕。更何況,即使買的下來這些,也不能保證自己不去要更多的東西,那樣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或許那樣真的可以讓自己這一生過得很舒服,但是舒服過後依舊會歸於塵土。但如果我們真的可以在人間留下來點什麼,留在了某些人的記憶中,這意味著這些人將帶著我們的精神,帶著我們的經驗活下去,甚至傳承下去。在某種意義上講,這將是一種永生。

寫部落格對我而言就是實現理想的一種方式,我希望透過文字和圖片記錄下我在程式設計路上踩過的各種“坑”和探過的各種路。這對於尚未遇到“坑”和打算走新路的朋友來說,多少都會有一些幫助。雖然到今天,我仍然沒有當上老師,沒能站上講臺,但只要能夠起到幫助和引導的作用,做事情的形式還顯得那麼重要嗎?

沒錯,“堅持初心”這四個在我眼裡,並不是說一定要實現某件事。它更像是一種“核心原則”。兒時的我特別嚮往老師這個職業,覺得教書育人很高尚。雖然最終沒有走上老師這條路,但是能把知識分享給需要的人,能真正地幫助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我的價值的體現。換句話說,我的理想,就是學習,然後輸出。這樣看來,當老師是實現方法,寫部落格是實現方法,寫書也是實現方法。

坦率地講,這裡面也不乏一些“私心”,如果你看過我寫的這篇文章,會發現我在其中還摘錄了這樣一段話:

說到“世俗”的一面,我的理想就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些許存在過的印記。它或許是一篇文章,或許是一段程式碼片,或許是一張照片,甚至只存在於某個人或某幾個人的記憶中。這和我少年時期想要當一名老師的理想並不衝突。經過成長的洗禮,最初的夢想經過昇華變作了某種執念和精神,又化作了條條通往理想之門的大路。我逐漸意識到,自己少年時期的夢想只是一種具象化的結果。在每一次靜靜的思索之後,在每一次深深的解剖自己之後,慢慢地,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逐漸地,找到了實現它們的途徑。能夠意識到這些並將其轉化為行動,對我而言,已經是莫大的欣喜。

是的,我想我已經很清楚地表明瞭自己的堅持與態度,其實很簡單。

在這條路上,難免會有對於名和利的追逐。但是,我覺得這裡要把握好一個尺度。要在行業裡、人群中有發言權,需要有標籤和成就,需要有讓人們信服的東西。但如果痴迷於這些,無異於修煉武林秘籍時走火入魔。所以我會左右權衡,然後做取捨。當然,我也會犯錯,甚至雙眼也會被誘惑。但這是我選擇的路,這些挑戰,我就都會接受。

說回工作,其實相對來說,我在廣州研究院的工作更加輕鬆。雖然也在做效能最佳化,但是一部分業務變成了三方App分析。這部分工作相對容易一些,所以總體來說更加輕鬆了。

於是乎,不只是部落格園。在閒暇時,我開設了知乎專欄和微信訂閱號。那個時候的訂閱號還叫做“App開發經驗談”。剛開始是把之前寫過的文章搬運過來,後來就是新創作的內容多平臺同步發,像現在這樣。後來還在GitChat上面舉行收費Chat,主要是寫Flutter技術方面,評價一直是五顆星滿星。

再到後來,就有編輯邀請我寫一本Flutter相關的書。那個時候Flutter剛剛釋出沒多久,版本號還沒過1.5。在技術圈屬於“新興”的玩意,再加上其描繪的跨平臺開發藍圖,吸引了不少開發者。

一開始,我覺得自己一直是讀者,技術水平遠遠達不到寫書的高度,就婉拒了那位編輯。後來沒過多久,大概也就一週或者兩週的時間,就又有一位編輯來找到我,問我有沒有寫書的意向。

能收到這樣的邀請,固然是件開心事。但如果真的要寫,就是一份責任。

我回到當時租的房子,和老婆商量這件事。我把我的擔心跟她講了,她勸我試一下,人生總要有第一次。看到老婆這麼支援和鼓勵我,我最終鼓起勇氣開始寫作。

由於是我一個人寫,再加上不是全職,速度固然比較慢。從3月12日開始規劃目錄結構,到8月9日完成全部初稿,總共用了5個月。說來也巧,寫作這本書的開端是在3月12日,恰好是植樹節。寫作這本書,就像是種下了樹苗。從此之後,我的寫作不再是單純的免費分享,而是終於開始走向盈利了。雖然到今天為止,這棵小樹還沒長成參天大樹,甚至長出了一些不該有的樹杈,但它終歸是會成長,是會長大的,也終將變成一棵參天大樹。

在寫作這本書時,我還在書中藏了一些彩蛋。比如相聲裡的“報菜名”、同事的暱稱、老婆的暱稱等等。後來這些彩蛋被完整地保留了下載,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搜尋《Flutter從0基礎到App上線》。但是,我不建議大家買來讀了,畢竟是幾年前的書,技術的更迭已經使這本書變得沒什麼時效性了。

畢竟是第一次寫書,這次合作雖然最後以成功達成告終,但稿酬是按量計算的,而非銷量。也就是說,交付、校對、修改、終版稿件後,只有一筆稿酬。無論這本書日後銷售情況如何,收益也和我沒什麼關係了。萬一我寫出來一本爆款,豈不虧大了?

後來也是一次巧合,清華社的編輯聯絡到我,看我一直做Android效能最佳化,問我有沒有這方面的意向。那個時候的我有了第一本書的成功,對後續的寫作可以說是信心滿滿,甚至很期待再有一次。不過這次我變聰明瞭,先確定稿酬支付的方式,再繼續往下談。

第二本書,題目是《打造流暢的Android App》。這本書是面向有一定基礎的Android開發者的,講的內容其實就是我的工作總結,結果銷量一般。不過這本書還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效應,就是到後來我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是拿著這本書進來的,結果自然是技術也沒面什麼內容,這個收益倒是我之前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如此經歷,讓我明白:“正確的事,要重複做”。對,又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道理。

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我發覺很多類似這樣簡單的道理,反倒被很多人遺忘了。這就像極了我們買了很多書,或者收藏夾裡裝滿了“乾貨”,卻從沒有看過一樣。其實,正確的做法根本不是貪多,而是做好,哪怕只是很簡單,很容易的小事情。正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而且作為程式設計師,應該很瞭解問題拆解是咋回事。道理都是一樣的:一點一滴地做,彙總起來,就是個宏偉的目標。

除了這類盈利的寫作,我的博文很榮幸地被谷歌開發者官方微信公眾號轉載了。我也收到了平生第一件來自技術社群的紀念品:好像是一件Google的T恤,還有Flutter的貼紙啥的。後來收到的越來越多,我就數不過來,也記不清了。

隨著這些成就逐漸達成,部落格便慢慢地被我疏遠了,公眾號也停更了,實在是忙不過來,顧不得它們了。畢竟我有了家庭,總不能回到家還像上班那樣吧。

不知不覺,2019年就來到末尾了。

哦,對了,還有件大事。就是廣州三星研究院,我所在的部門解體了。於是,我們便決定迴天津生活。這是2019年年底發生的事,當然,真正離開是在2020年的春節期間。對,就是那個疫情剛開始大爆發的時候。也正是這樣,我的司齡加了0.5,拿到了更多的賠償金。

說起來,對三星這家公司還是挺感恩。首先是出差的機會,讓我不再是單身;然後就是去廣州工作生活,不用擔心異地的問題;最後就是兩次補償金。這種體驗,相信不是大部分都體驗過的。當然,會有人覺得很動盪。但我覺得每一步都踩在了正確的節奏上,對於我來說,挺好的。

從前兩年開始,每年年末,我都會看羅振宇的跨年演講。2019年年末,終於有人陪我一起看了。

回顧那一年的跨年演講內容,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靈魂五連問:“你是誰?你幹啥?你為誰幹?別人需要你嗎?社會更好了麼”?沒錯,這是值得每一個忙碌的人、每一個迷茫的人思考的問題。如果一個人,不再被需要,不再對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有所貢獻,那這個人就已經死了。

抱著這樣的態度,我們一起跨入了2020,那個去哪兒都要戴著口罩的一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