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掘金技術社群 | 2022中國開發者生態調研報告重磅釋出

BSN研習社發表於2023-01-13

2022年,全球市場競爭格局不斷髮生變化。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在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作出數字化轉型決策是啟用企業持續性增長的確定性動力,同時,還要不斷思考AI、雲原生等數字技術在業務場景和產業全鏈條中的延展可能性,使其成為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環。

在這過程中,離不開技術人員的支援。作為技術應用落地的中堅力量,他們始終站在技術變革的風口浪尖上,深入探索和研究數字技術的潛藏價值,尋找技術和商業結合的系統性破局之道。那麼,這些掌握核心技術的開發者們如何準確地瞭解市場發生的最新變化,及時提出技術修養?企業又該如何擁抱「先進生產力」?

1月6日,稀土掘金技術社群首次舉辦「掘金未來大會」,大會上重磅釋出了《稀土掘金2022中國開發者生態報告》,報告採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調研方式,一共回收了1626份有效線上問卷,覆蓋企業技術中層,一線開發者、高校技術學習者等各類開發者群體,力求對當前我國開發者的現狀、成長和發展形成一個結構化掃描。同時,結合10位領域專家進行定性採訪,以行業視角窺見當下開發者群體和企業所面臨的技術難題。整個報告從開發者生存現狀、技術語言、工具偏好、To B洞察和行業趨勢分析三大視角進行細分解讀,旨在全面深入瞭解中國開發者群體生存現狀,為大眾提供開發者相關趨勢指引,同時深入洞察B端產品和服務的需求,為B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面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不論是企業決策者還是技術人員,都需要及時把握市場風向,調整正確姿態以應對數字化挑戰。稀土掘金技術社群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及市場洞察能力,釋出《稀土掘金2022中國開發者生態報告》,想要了解更多報告內容,歡迎點選“閱讀原文”下載報告。

undefined

核心發現

  • 從事前、後端的開發者居多,佔比分別為28.4%和25.2%,其他技術領域開發者分佈較為分散,排在第三、四位的依次是全棧開發(7.5%),移動端開發(6.4%)和測試(6.4%);
  • 近八成開發者所在團隊規模近一年有增減變化,以團隊擴張為主(55.6%),從團隊擴張和縮減幅度來看,均10%及以下小幅調整為主;
  • 62.1%全職開發者工作以來跳過槽,30.1%跳槽頻次在2、3年一次,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及個人職業規劃是跳槽主因;
  • Java是最受開發者歡迎的技術語言,使用率(44.6%)和喜愛度(40.7%)居首位;Golang、Rust雖然排名靠後,但開發者對這兩種語言的喜愛度均高於使用率,它們在效能上的表現獲得行業內的認可;
  • 34.4%的開發者使用過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其中阿里宜搭使用率最高為29.7%,其次是騰訊雲微搭(19.8%);有超過六成的開發者目前還沒有使用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原因可能在於目前的低程式碼平臺還無法應對複雜的場景和互動;此外,資料安全性和通用性問題也增加了使用低程式碼平臺的門檻;
  • 多數開發者對雲原生技術瞭解較淺,每週投入時間在1小時以內;
  • 開發者學習渠道型別多樣, GitHub、CSDN、部落格園和稀土掘金是開發者使用率較高的技術交流平臺;
  • 企業選擇不同B端產品的決策因素會有側重,但安全性、價格、技術能力及服務能力是共性考量;
  • 企業正在積極擁抱人工智慧,四成全職開發者所在企業已進入人工智慧實踐階段;
  • 從“雲化”到“雲原生化”,推動“開源”生態發展,是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

超六成分佈在網際網路行業,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及個人職業規劃是跳槽主因

相較於其他行業,IT行業從業者一直被冠以極具“錢途”和“前景”的標籤,但在現實環境中,由於行業技術更迭快,使得不少從業者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
報告顯示,目前開發者群體以男性、未婚青年、高知為主,分佈在高線城市較多,且全職開發者主要集中在網際網路行業為65.7%,及500人以下中小型企業佔64.9%。
undefined
從在職開發者從事的技術方向來看,主要是前、後端開發,佔比分別為28.4%和25.2%,緊隨其後的是全棧開發、移動端開發和測試,可見,除前、後端領域外,其他技術領域的開發者較為分散。
與行業發展速度相適應的是,很少有開發者長期留守在一家企業裡。也因此,超六成開發者有過跳槽經歷,而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及個人職業規劃是跳槽的主要因素。整體來看,在職開發者個人月平均收入近1.8萬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開發者經驗的積累越來越豐富,收入也會隨之增加。但為了更好地留住技術人才,調薪也成為企業應對的手段之一,我們發現近七成全職開發者1年內有過調薪,漲薪幅度普遍在10%以上。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大多數開發者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從工作年限來看,初入職場的開發者主要是知識儲備量和薪酬待遇方面的壓力;工作1-5年的開發者則在職場面臨著高強度工作和激烈的競爭壓力;而工作5年以上的開發者,已經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及技術知識積累,更多的壓力是來自於對未來的發展空間及職業規劃方面的考慮。不論處於何種現實環境中,我們都希望開發者更多以積極、平靜的心態面對工作。

Java使用率和喜愛度居首位,低程式碼是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人工智慧等新興行業發展,正在改變現有的技術人才和技能市場。在工具層面,Java依舊是最受開發者歡迎的技術語言,使用率(44.6%)和喜愛度(40.7%)均居第一位,其次是JavaScript和Python。值得關注的是, Golang、Rust雖然排名靠後,但開發者對這兩種語言的喜愛度均高於使用率,它們在效能上的表現獲得了行業內的認可。可以預見,隨著工程化的工具鏈日趨成熟,工具轉向系統語言開發,在未來會是越發明顯的趨勢。
低程式碼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儘管有超過六成的開發者目前還沒有使用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原因可能在於目前的低程式碼平臺僅僅適用於簡單的拖拉拽,還無法應對複雜的場景和互動,資料安全性和通用性問題也增加了使用低程式碼平臺的門檻。在低程式碼開發平臺使用上,阿里宜搭使用率最高,為29.7%,其次是騰訊雲微搭19.8%。
報告還顯示,54.2%的開發者使用過線上程式碼編輯器,其中Codepen的使用率最高,佔比64.2%,其次是JSBin(39.0%)和碼上掘金(38.8%);在開發者主要使用的資料庫中,MySQL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Redis和MongoDB,國產資料庫中使用比例較低,其中,TDSQL表現最佳;Visual Studio Code是開發者最常使用的開發環境。
在前端開發框架的認知度上,呈現Vue.js (67.7%)和 React(46.3%) 兩強爭霸局面;在後端框架中,基於Java的開源框架Spring Boot在認知度、關注度和使用率上處於後端框架之首,值得關注的是,作為高效能、通用的開源RPC框架,gRPC雖然使用率排名靠後,但開發者對起滿意度最高,NPS值為65.0%。
對於開發者來說,在數字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市場上對開發者的技術能力和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報告顯示,96.9%的開發者每週都會保證一定的學習時間,學習能力是開發者重要能力,只有持續學習才能緊跟網際網路發展的步伐,86.9%的開發者選擇透過自學方式來提升技能,也有部分開發者透過參加專業培訓、認證考試及比賽的方式來提升技能。80.2%的開發者尋找學習資料或檢視行業動態時,會去GitHub、CSDN、思否、稀土掘金、知乎等技術社群或知識問答專業平臺。

從“雲化”到“雲原生化”,推動“開源”生態發展

在數字化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啟數字化轉型之路。此次調研中,我們發現雲端計算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企業對其需求最高,佔比為54.7%,其次是辦公協同軟體和人工智慧相關技術或服務。
針對企業對B端產品/服務選型過程中,超三成企業開發者具有決策權,但不同企業對產品的決策因素會有側重,但安全性、價格、技術能力及服務能力是同性考量。
降本增效、提高ROI是企業上雲的核心動力。當企業在選擇具體的雲服務時,首先是對資料安全的顧慮,其次是企業需要符合業務發展的系統性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單一的產品。目前看來,雲部署呈現多元化發展,但資料庫、儲存是使用較高的雲服務。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積極擁抱人工智慧,報告顯示,有四成開發者所在企業已經進入人工智慧的實踐階段。總體看來,企業專注的人工智慧產業鏈以基礎層為主,向技術層、應用層延伸,比如說,在應用層方面,智慧家居、機器人和安防是目前AI應用的主要方向。
人工智慧產業在發展和落地過程中,在知識層面、技術層面、資料層面、戰略層面以及資金層面均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在人才方面,43.0%開發者認為困難來自於知識層面,專業知識匱乏,以及從業人員數量少、培養週期等;其次是技術層面(41.8%),面臨機器學習演算法缺乏可解釋性,模式生產流程長等問題。
隨著雲原生技術的逐漸成熟,將進一步推動開源生態的繁榮發展,同時開源生態對雲原生技術的持續演進,也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上述內容主要來源於稀土掘金髮布的《稀土掘金2022中國開發者生態報告》,除了現實層面的資料呈現和分析之外,報告中還有10位行業技術專家以及領軍企業的技術決策層的觀點呈現,讓大家更加清晰地感受當下開發者生態的變化和發展程式。

作者:稀土君

連結:

來源:稀土掘金

著作 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稀土掘金

文章原標題:《超60%開發者跳過槽、Vue是國內最具認知度前端框架、Java仍是企業級程式語言首選,2022中國開發者生態調研報告重磅釋出》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絡刪除。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12206/viewspace-293206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