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你真的理解需求嗎?

weixin_33861800發表於2017-08-19
2358772-0742b3b0ee4230a0.png
圖片來自網路

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需求開發。

像開發新業務這樣的複雜需求,PM (Product Manager,產品經理)一般會寫出詳細的PRD (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產品需求文件),甚至可能會製作高保真原型。

而像調換兩個按鈕順序這樣的簡單需求,PM有可能只會口頭通知一下,最多在JIRA之類的專案管理平臺上建立一條只有標題的ISSUE。

如果是有和使用者互動的需求,負責設計的部門或人員一般會提供設計圖。專業一點的話還會幫你把圖都裁好,並準備不同螢幕解析度下使用的多個尺寸版本。

當然,如果你在一個剛剛成立的創業公司,很有可能是創始人在白板前(或者是飯桌上)講了半個小時,然後就問你:“需要多長時間把它做出來?”

撕紙的需求

2358772-4991222d18f18349.jpg
圖片來自網路

不管提出需求的是PM還是創始人,他們的腦海中一定為這個需求設想好了一個自洽的邏輯和形態。PRD也好,口頭宣講也罷,都是在描述這個邏輯和形態。他們提出需求,就是希望程式設計師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他們的設想。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小實驗來揭示這一點。

首先,你需要找一張長方形的紙。如果你在辦公室,那就找一張A4紙;如果你在家,那就找一張紙巾。然後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操作:

  • 把紙對摺,再對摺
  • 把左上角撕下來
  • 旋轉180度
  • 把右上角撕下來
  • 把紙展開,完成

你的作品是什麼樣子?中間開洞了嗎?邊上呢?角上呢?如果再做一次,你能完成同樣的作品嗎?

你可以拿著同樣的紙去找你的家人、同事或朋友,請他們來完成同樣的操作。在你不施加影響的前提下,他們完成的作品極有可能和你截然不同。

為什麼會這樣呢?

如果你仔細觀察他們操作的過程,就會發現:

  • 有的人會沿長邊對摺,有的人會沿短邊對摺
  • 在對摺時,有的人會把紙旋轉90度,有的人不會
  • 在旋轉180度時,有的人會沿中心旋轉,有的人會把紙翻面

由於每次對摺都會可能產生兩種不同結果,在撕第一個角時紙的朝向有四種可能性,旋轉180度時有兩種可能。所以僅僅兩個撕角的位置,就至少有 2 x 2 x 4 x 2 = 32 種不同的可能性。

就這樣,我們還沒有考慮撕角的大小、角度的區別,還有極少數人是會沿對角線對摺的……

該怎麼對待PRD?

2358772-d70b006c0421500f.png
圖片來自網路

上面撕紙的需求,其實是我自己拿了張紙隨意擺弄,然後記錄下來的操作流程。我照著這個流程,可以十分輕鬆地做出完全相同的作品。但是如果讓別人來做,結果就完全不一樣。其原因就是,我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不光是按照流程進行操作,還隱含了自己的一些小習慣,卻並沒有把這些細節記錄下來。

如果把所有細節都完整地記錄下來的話,需求應該是這樣的:

  • 拿著紙的短邊,沿長邊對摺
  • 再次拿著短邊,沿長邊對摺
  • 讓折過兩次的角朝向右下方,沒有折過的角在左上方(必要時翻面)
  • 把左上角撕下來大約一公分的扇形
  • 沿中心旋轉180度(不要翻面),使撕過的角處於右下方
  • 把右上角撕下來大約一公分的扇形
  • 把紙展開,完成

同樣,PM在寫PRD時,很有可能會漏掉一些自己認為應該是「常識」,無需再進一步說明的內容。比如「把一張紙對摺」,我們很容易想當然地認為,應該是沿著長邊對摺,但事實上並非所有人都是這麼理解「對摺」的。

由於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其認知結構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因此對同一概念未必持有相同的理解。 你所認為的「常識」,我可能並不知道,或者擁有和你截然不同的理解。所以程式設計師在看PRD時,一定要把自己對需求的理解複述出來,跟PM確定是不是這麼回事。否則就容易出現開發中、提測甚至上線後發現邏輯性錯誤,需要緊急修復甚至返工的情況。

此外,很多問題在設想階段是發現不了的,只有到了具體實施時才會暴露出來。PRD不可能真正做到完備,也不能保證沒有錯誤和遺漏。比如一個表單需求,很可能在做的過程中發現某個非法資料case是PRD裡沒考慮到的,這時的使用者互動怎麼做?文案怎麼定?這都要和PM溝通來解決,而不能自己拍腦門決定。

PRD只是需求的一個快照性描述文件,並不是需求本身。程式設計師應該對需求負責,而不是對文件負責。 只有和PM保持溝通,不斷地細化需求,才能讓需求真正落地。當發現PRD裡有不合理或者有疑問的地方時,一定要提出來讓PM進行解釋。千萬別視若無睹,甚至乾脆將錯就錯,等著看PM笑話。

該怎麼對待需求?

2358772-dc0eb7911d611035.gif
圖片來自網路

如果我們拿到了一份圖文並茂、十分詳盡的PRD,是不是應該馬上照著文件開工呢?那可不一定。

一位優秀的程式設計師,應該在開工之前把下面這些問題想清楚:

  • 為什麼要做這個需求?是為了達成怎樣的目標?
  • 想達成這個目標,有沒有明顯更合理的方案?PM是否知曉並評估過?
  • 當前的方案是否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和副作用?PM是否知曉並評估過?
  • ……

程式設計師有責任對需求方案進行review,並協助PM改進設計。要知道,PM一般不會從技術角度對需求進行考慮,所以往往提出的並非最優方案。有時只要做一點點調整,技術實現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卻不影響目標的達成效果。

比如某個業務需要用到日期選擇器元件,PM為此專門設計了一個,而你知道系統中某個功能頁面裡有現成可用的同類元件。這時就應該和PM溝通是否可以直接複用,或者在原有元件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擴充套件。這樣既節省了開發資源,又保持了使用者體驗的一致。

程式設計師要對整個產品的可用性負責,全面評估需求可能導致的不良影響,謹慎對待有破壞性的需求。 PM由於不瞭解系統的底層實現和實際資料的組織方式,所以很可能無法全面地評估需求的影響面。如果程式設計師忽視在這方面的思考,只是機械地按部就班地執行方案,就很可能導致嚴重的線上事故。

比如要對某資料進行批量修改,在做的過程中時發現該資料有多個業務正在使用。這時就應該必須停下來和PM溝通,因為PM可能只瞭解自己負責的那一塊業務,不知道修改可能會對其他業務產生影響。此類需求要和相關各方溝通協商,確認修改沒有不良影響後才能繼續。

程式設計師要有魄力去拒絕那些明顯不靠譜的需求。 有的時候,PM提出需求的動機不是為使用者創造更多的價值或提升使用者體驗,而是為了衝績效完成自己的KPI。為此拆東牆補西牆,從兄弟業務手裡搶流量入口;甚至殺雞取卵,以嚴重破壞使用者體驗的方式拉量。遇到這種事,程式設計師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守住自己的底線。

思考

2358772-08e6ba80c41bc6e5.jpeg
圖片來自網路
  • 需求文件和需求的關係是什麼?
  • 和口頭講述相比,需求文件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 在PM提出需求之後,程式設計師都應該做些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