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23):你真的盡力了嗎?

西西吹雪發表於2013-08-23

   “盡力而為”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在現實中,卻成了許多人不盡力而為的幌子。大部分時候,盡力只是一種假象而已,我們真正的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在影視劇中,總有一些壞人,他們處心積慮、不擇手段,將壞事做絕。這些人確實壞得無藥可救了,但他們做壞事時竭盡全力的精神還真值得我們學習。在說出“我已經盡力了”的時候,不妨自問一下,我們“處心積慮”的想方法了嗎?我們“不擇手段”採取措施了嗎?我們固然不能將壞事做絕,但我們可以將方法用盡、不遺餘力,這樣才不會在有一天悔恨的說:“我本來可以做得更好的……”

 1. 慎言盡力

  溫家寶在即將卸任總理時說:“我盡力了,希望得到大家的諒解寬恕”。作為國務院總理,這顯示出了領導人的一種謙卑心態,但作為公司員工,則要慎言盡力二字。

  “盡力”是許多人的口頭禪。在事前領導安排任時,他們會說“我盡力去做”;事後沒有及時完成任務時,他們會說“我已經盡力了”。若真是盡力而為,那也無可厚非,可現實情況經常是,盡力只是一種假象而已。說盡力的人,大半是沒有真正盡力的,一個人的能力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之前,他不會知道自己的潛力究竟有多大。

  盡力是一種假象

  很久以前我看曾看了一個報導,一位外國母親為了救被壓在汽車輪胎下的女兒,徒手抬起了超過一噸重的汽車。這個故事大概太老了,在百度上搜不著,谷歌上也找不到,然而卻深深烙在我的心中。這位偉大的母親在母愛的驅動下所爆發出的巨大力量,她讓我更加明白了什麼叫做竭盡全力。

  曾經教導過比爾•蓋茨的牧師戴爾•泰勒曾講過一個獵狗和兔子的故事:

  一年冬天,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獵狗在其後窮追不捨。可是追了一陣子,兔子跑得越來越遠了。獵狗知道實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氣急敗壞地說:“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

  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辯解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呀!”

  再說兔子帶著槍傷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凶呀,你又帶了傷,是怎麼甩掉它的呢?”

  兔子說:“它是盡力而為,我是竭盡全力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竭盡全力地跑,可就沒命了呀!”

  在日本著名動漫作品《聖鬥士星矢》中,每個聖鬥士和他們的敵人的身體內都有一個小宇宙,有的被髮揮到極致,有的還沒發揮出來。其實我們身體中也有一個小宇宙,大部分時候這個小宇宙都處於休眠狀態,只有到危急的時候它會才會突然爆發。那位抬起汽車的母親,還有被獵狗追逐的兔子,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爆發了超常的驚人的能量,做到了平常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正是激發出了小宇宙的結果,他們是真正盡力了。

  反觀故事中的那隻獵狗,連一隻受傷的兔子也追不上,它也在說自己“盡力而為”了。也許它確實已經跑得氣喘吁吁了,但這還遠遠不夠,如果它像兔子一樣拼死的跑,並且堅持不懈,這隻兔子還會有活命的機會嗎?因此獵狗說的盡力只是一種假象而已。

  在專案中的有些人正像這獵狗一樣,覺得自己只是打一份工,賺一份工資,一天8小時獻給公司已經算是盡力了。至於這8小時中,又有幾個小時真的在“盡力”工作,還得打上個問號。如果這樣也算盡力的話,恐怕這隻獵狗也不會同意。

  真正盡力的員工,應該認真對待每件事,不要認為這件事不重要,那件事也沒關係,不值得我去盡力。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為什麼優秀的人總是優秀,就是因為他們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時刻保持小宇宙的活躍。

  盡力的潛臺詞

  人們之所以會說“我盡力了”,其潛臺詞是說工作非常困難,我雖然一直在努力去做,但由於無法改變的客觀原因沒有做好,請領導諒解,要知道我態度很好的,我就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然而在領導眼裡,盡力二字卻包含著完全不一樣的含義,其中隱藏的資訊可以說是致命的,它會給你的職業生涯蒙上陰影。當領導聽到下屬說“我盡力了”時,他會想到幾點:

  其一是你確實能力一般,全部發揮出來了也就只能這樣,看來無法擔當大任。

  其二是你不思進取,潛力也有限,將來也不會有什麼發展了。

  其三是你準備對問題放任不管了,或者將問題交給領導,讓領導想辦法,這是多麼的不負責任啊。

  進而領導會想到,你既然盡力了都只能做成這樣,看來給你的工資是有點太高了。如果你是專案經理,就更加要不得了,須知專案經理身負重任,如果最大能力只能做成這樣,那專案豈不危險了?

  因此,如果你對自己還略有信心的話,永遠不要說“我盡力了”。這幾個字無異於往領導的心裡潑了一盆冷水,讓領導的心涼透了。如果你想給領導一些溫暖的話,最好換一下說法,比如“我可以再想辦法”。

  向稅務部門學習盡力

  如果要想明白什麼叫盡力的話,我想最好的榜樣就是我國的稅務部門了。

  據統計,1994-2011年,我國的稅收收入總量從5071億元增長到95729億元,增長了17.9倍,年均增速達到18.9%,遠遠高於GDP的增速,更遠遠高於居民收入的增長水平。這麼多的稅收,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打下了強大的物質基礎。

  之所以取得如果驕人的成就,與我國的稅務部門一絲不苟、不讓每一分該納的稅落空、竭盡全力為國家增收的工作作風是分不開的,試舉幾例:

  2009年9月中旬,國家稅務總局釋出通知,就企業向職工發放交通通訊補貼扣繳個稅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明確,各類交通補貼與通訊補貼也要收稅;

  2011年8月23日南京市地稅局於宣佈開始對在房產證上加名的行為徵收“房產證加名稅”;

  2011年8月,稅務部門強調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各公司中秋節所發放的月餅,在繳稅範圍內,需將月餅的市場價值加入到員工的工資內,然後按照工資標準的個稅進行扣除;

  2013年2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表示,按照規定,個人繳納的大病醫療保險金不能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須繳個稅。

  秦國宰相李斯在其名篇《諫逐客書》中說道:“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正是由於稅務部門不遺餘力、不辭涓滴的工作作風,使得我國稅收形式一片大好。在稅收基數已經很大的情況下,從深度和廣度方面仍然不斷挖潛,不放過每一個可以合法徵稅的環節,國家的稅收才能以遠高於GDP增長的速度不斷攀升。縱使如此,他們從來沒說過“我盡力了”。

  各位程式設計師和專案經理們,跟國家稅務部門相比,你還敢說自己盡力了嗎?

 2. 方法總比問題多

  “我盡力了”,這句話總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好像已經沒有什麼方法了,事情已經無可的挽回了。但是,前面我們說過,專案中沒有不可解決的問題,每種問題都有它解決的方法。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為了完成任務,就要“不擇手段”。

  苦幹也是一種方法

  中國有個很出名的地方叫溫州,大家都知道溫州商人很精明,很會做生意,所以溫州人有中國的猶太人之稱。殊不知,在溫州人精明的背後,是他們實幹、苦幹的精神。溫州人中流傳一種“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改革開放之初就是靠著這種四千精神,溫州人白手起家投身眼鏡,皮鞋,服裝,等製造業在小作坊生產出大產品,溫州製造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溫州人的這種“四千精神”其實是一種苦幹精神,這也是一種方法,雖然是看上去是個笨方法。什麼叫盡力?首要要儘自己的力,把自己用盡、榨乾,像溫州人一樣,把能做事全都做了,把能想到的方法全都用了,把能說的話全都說了,把能吃的苦全都吃了。如果總是給自己留用餘地,每次都遺憾的說,我其實可以做得更好的,那就不叫盡力。

  《西遊記》中孫悟空是一個典型擁有“四千精神”的人。每次碰到妖怪,都要經過一番苦戰:拼武力、比法力、還要鬥智力。有時變成小蟲子鑽妖怪肚子,有時使計偷換妖怪的寶貝,孫悟空把能想到的方法全都用了,在戰勝妖怪的過程中,每次都是吃盡了苦頭。正因為吃了這麼多苦,最後才得以修成正果。

  專案管理是個苦差事,必須要有這種不怕吃苦的精神。因此在說出盡力二字之前,我們不妨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像溫州人、像孫悟空這樣苦幹?

  充分利用一切資源

  當然,盡力並不是把自己累死,而是綜合利用一切資源,又快又好的達到目標,我們自己只是可用資源中的一項而已。

  我看看過一個小孩搬石頭的故事,讓我對“盡力”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故事是這樣的:

  一位賢明的父親和他7歲的兒子整理後花園,他們遇到了一塊埋在土中的大石頭。父親覺得這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於是他要孩子自己將大石頭移開。

  孩子推了半天,石頭仍然不動,就聰明地在旁邊挖了個洞,找來一根木頭插進洞中,把另一塊小石頭墊在底下,使勁地往上撬,但大石頭仍紋絲不動。顯而易見,以他的力氣是不足以搬動大石頭的。

  孩子告訴父親他搬不動,父親在一旁看得很清楚,但仍冷冷地說你要盡全力。

  這一次,孩子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小臉都憋得通紅,到後來將整個身體的重量都壓在木頭上了,石頭仍紋絲不動。孩子大喘著氣,頹然坐下。

  父親和藹地走到他身邊,問道:“你確定你真的用盡全力了嗎?”孩子說當然用盡了。

  這時父親溫柔地拉起孩子的小手說:“不,兒子,你還沒有用盡全力。我就在你旁邊,可你沒有向我求援。”

  很多人像這個搬石頭的小孩一樣,把自己累得半死,還是無法完成任務,只好仰天長嘆:“我盡力了。”其實這還不是真正的盡力,我們還很多資源可以用而沒有去用,比如向同事求助、向上級求助、向朋友求助、向網路求助……

  看看人家孫悟空,大部分妖怪也不是他自己搞定的。他在自己個人全力以赴仍不能取勝的情況下,會找觀音幫忙、找龍王幫忙、找天兵天將幫忙、找太上老君幫忙、找如來佛祖幫忙……直到搞定為止。難怪孫悟空的“執行力”這麼強,九九八十一難都難不倒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會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雖然-孫悟空的武力和法術可能還稱不上一流,但他完成任務的能力絕對是一流的。

  轉換思路,避免硬碰

  市場營銷學中有一種經典的案例,就是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這看上去真是個大難題,和尚沒有頭髮,怎麼賣?如果只是簡單走到廟裡,說師父買一把梳子吧,那十有八九是不會成功的。如果不想想其它辦法,只會不斷的碰壁,最後回到公司悻悻然的說“我盡力了”,這是可以想象的結果。

  碰到實在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應該轉換思路,尋找替代方案。如果通過其它方法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那也是一件好事。這就好比打仗時,只要能殲敵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正面進攻呢?從側面包抄也可以嘛。

  回到把梳子賣給和尚這個問題,看看營銷達人們的方法吧:

  一、告訴和尚梳頭可以使得血脈暢通身體好;二、刮刮腳抓抓癢,去死皮又舒服;三、在寺廟裡供香客梳頭;四、送香客,刻上“積善梳”三字,保佑平安吉祥;五、賣給香客,給不同的價位得到方丈不同開光程度的平安梳、富貴梳;六、在梳子上做廣告,宣揚該寺廟標新立異,佛祖有神通;七、兩把梳子相對固定住可以做柳州濾粉,改善伙食;八、做織布的梭子;九、片豆腐;十、送還俗弟子,下山後萬事順意。

  沒想到一件看上去不可能的事居然可以想出這麼多方法來實現,看來關鍵是要轉換思路,才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在軟體專案實施過程中,同樣會碰到很多硬骨頭,如果硬碰硬啃,即使最後將這些硬骨頭消化掉了,勢必也會花去不少寶貴的時間,影響到專案的進度,因此上上之策還是轉換思路,尋找替代的解決方案。

  我曾經用.net開發一個地圖應用系統,到用一個基於COM的地圖開發元件庫叫做ArcGIS Engine。在用該元件庫操作某個資料表時,總是報告記憶體出錯,我百思不得其解,搜尋了無數的資料,將程式碼修來改去、變化騰挪,仍無濟無事,耗費了我近一個月的時間,最後形容憔悴,不由得感到一絲失落和悲愴。有一次老闆走到我身邊,聽取我的苦悶之後,他和藹的說,看看能不能用其它方法實現。

  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對啊,我幹嘛一定要用它用處理資料表呢?說不定是這個元件的Bug呢,那我跟它較勁不是太不划算了嗎?用ado.net同樣可以運算元據表啊,而且無疑效率會更高。於是我花了2個小時換了一種實現方式,再也沒有出現過記憶體報錯。雖然最後沒能親手幹掉這個“仇家”,但總算解決了問題,避免了浪費更多的時間。

  經過這一件事情之後,我覺得自己後來處理事情就變得“聰明”多了。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程式設計師在實現條形碼功能時,在自己編寫條形碼元件,由於經驗不足,在那裡長吁短嘆,我對他說,你用條形碼字型試試看看。果然,沒多久他就告訴我成功了。

  有時客戶需要某項功能,要實現比較複雜。但換個做法,卻很簡單。例如有一次客戶要求將統計結果匯出為Excel檔案,這需要引用Excel類庫,既增加了系統的耦合性,而且需要熟悉的人來開發,另外還要考慮客戶是否安裝Excel的問題(由於版權問題,不少使用者在用WPS表格)。這時如果換一種思路,將統計結果匯出為csv格式,不但可以實用Excel開啟,而且實現起來非常簡單。

  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只要做有心人,連梳子都能賣給和尚,我們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2)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3)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4)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5)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6)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7)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8)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9)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0)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1)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2)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3)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4)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5)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6)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7)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8)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19)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20)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21)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22)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23)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24)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2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