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人們對人工智慧的誤解

墳刳忍純瓤發表於2020-09-24

  AI已經這麼厲害了,以後還有人類什麼事嗎?我要選個什麼樣的工作才能保證不會被AI取代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工智慧領域專家秦曾昌回答說:隨著技術的發展,重複性的、技術含量有限的工作被替代是顯而易見的趨勢。但是這樣的替代過程將會是緩慢而有步驟的,所以要及時的去接受這個變化,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去適應新的時代。

  人工智慧是最近最火熱的一個詞,但對於我們這些做人工智慧研究的人來講,這個詞也許火了大概20年了——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其實一直很平穩,直到最近幾年,整個社會對它產生了巨大的關注。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三個方面的事情。第一,作為人工智慧科學家,我身邊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第二,我的研究裡一些有意思的部分,是關於自然語言的;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些我這個觀點,關於人工智慧是否會搶走我們的工作。

  演講嘉賓秦曾昌:《人工智慧會搶走我的工作嗎?》

  一般我說我是做人工智慧的時候,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你是做機器人的。在男性眼裡,你是做很炫酷的機器人。

  但是實際上我是做數學的。很認真地告訴了大家,這個就是我們真正用的講義的一部分,這是關於EM演算法核心的部分。

  實際上,做人工智慧是做數學的。

  我們每天都在想如何把這些數學模型做好,再透過程式實現。當然我們也做了很多藝術化的工作,比如把餅圖畫得更圓一點、用不同的顏色,這似乎是我們唯一的藝術追求,但實際上我們的追求還是要更大一點的。就我個人來講,雖然我是人工智慧科學家,但其實我還有另外的一個夢想:我想做一個會寫程式的演員。

  作為人工智慧科學家,我還有另外的一個夢想,我想做一個會寫程式的演員。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我一直特別希望對人工智慧做一些科普,但只有最近這兩年的機會稍微多了一些,同時我還得到了一個特別神奇的、我從來沒有想過的機會。

  我有一個朋友在拍愛情都市劇,請我去做科學顧問,還差點給我安排一個角色。這個電視劇演的是一對戀人,其中男主角因為登山事故,摔了下來,大腦不能用,但身體可以用,男主有一個非常瘋狂的人工智慧科學家父親,把男主整個大腦替代成了所謂的人工智慧,之後又發生了一連串的或有趣,或感動,或無厘頭的事情。

  我在劇組的工作是要告訴演人工智慧科學家的演員老師,人工智慧科學家應該怎麼演,我去了劇組聊了整個一上午,最後大家也沒有對怎麼演這個事情達成一個統一的建議,結果倒是我拿去的好多paper(論文)和草稿紙,當成了道具背景。

  我對人工智慧這件事情這麼有興趣,來源於我的一些經歷,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我從小學開始就對自然充滿了探索的精神,什麼事情都想知道“為什麼”。

  小學的時候我認真地研究過太陽從什麼地方升起的,我發現它不是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是有角度的,有的時候是東北,有的時候是東南。

  初中的時候學平面幾何,大家知道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其對面的直角邊是斜邊的二分之一,我花了大概一天的時間,想證明15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其對面的直角邊是斜邊的四分之一。最要命的是我爸還鼓勵我證明,雖然他也知道這根本證不出來,後來到晚上他才說你的命題是錯的,來我們查個表,可以求sin值。

  到高中的時候,我看到一本書叫《從一到無窮大》,今年清華大學校長給每一個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送了一本書,送的就是這個。這本書裡告訴我們現代物理中很重要的內容,包括相對論。

  這些事情促使我思考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研究、做什麼樣的事情,既能探索未知,瞭解背後的東西,還能做一些工程類的工作去改變生活。

  科學和工程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科學想知道是為什麼;工程或者說技術是知道為什麼之後,重新再造一些沒有的東西去改變人們的生活。這兩點有沒有可能更好的結合呢?人工智慧就是。

  後來我學了人工智慧專業,我的關注點或者說想重點研究的,是自然語言的理解。我們平常說的話叫自然語言,人類能用自然語言溝通和交流,而計算機使用的是計算機語言。“機器”能被稱為“智慧”的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大家應該看到很多關於AI的文章裡提過——就是要透過圖靈測試,而圖靈測試的本質就是透過語言進行溝通。

  維特根斯坦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他對語言的考慮是這樣的:如果人類不存在交流,那語言是不會存在的,我們語言存在的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我在跟你進行談話的時候,其實是把我大腦裡的影像透過語言不斷地描述給你,你在你的大腦裡邊重構出這個影像。我們兩個人腦袋裡的影像越相似,說明我的語言溝通和交流越有效。

  那麼如何透過計算的方式去理解、再造人類的語言,就成為人工智慧的研究裡邊很重要的一塊。這背後的研究我們叫“語義鴻溝”,大家可以把這個詞記住,以後你再遇到人工智慧專業的人,只要說這四個字,對方就會覺得原來你是懂的。

  語義鴻溝指的是計算機看到的東西都是字面的,無論影像還是自然語言,只能識其表象,但對其背後的語義、所表達的內容就不懂了。人們溝通的是語義,計算機溝通的是表面,如何在兩者建一個特別好的橋樑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大家可以看一下一般來說機器是怎麼做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有個計算機所,號稱是世界上做AI做得最好的研究中心之一,這裡有一個機器人接待員,我曾經問過他問題:

  整個問答是非常漂亮,而且是非常整潔的一段對話,你可以認為它真的具有一定的智慧。但是它懂自己在做什麼嗎?它是不懂的,這是關鍵所在。

  現在的人工智慧都是在模仿表象,其工作原理和人類大腦工作的原理是不一樣的,它是一個工程學的方法。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我們想飛上天空的時候,最早是學習鳥兒,但是實際上沒有哪個飛機翅膀是像鳥一樣上下拍打著的。我們在瞭解到鳥兒飛翔背後的工程學原理之後可以造出飛機,這就是工程學的方法,類似的我們還可以透過做一些文字生成的工作,讓計算機達到語言溝通的效果。也許計算機並不懂或者說並不知道要生成的是什麼,但它生成的東西很漂亮。

  比如這是我們透過人工智慧生成的詩。

  “白露虧於瀝,青山照水開。夜來風不動,明月見樓臺。”還不錯,“滿懷風月一枝春,未見梅花亦可人。不為東風無此刻,世間何處是前生。”寫得還蠻有意境的。這些詩辭藻非常華麗,但是這位“詩人”並不懂自己在幹什麼,“他”碰見了“遠望”就接“憑闌”,看見“春花”就是“秋月”,這是因為“他”所有的訓練語料都是從古代的大詩人們的作品裡得到的。

  同樣的思想也可以用到網購買家評論生成裡。我們從淘寶或者亞馬遜網站上找了很多人的評論,用這些語料作為訓練基礎來生成評論。比如關於衣服的:“這個寶貝物美價廉,質量不錯,穿起來還行。”“穿起來很好,顯瘦又便宜。”這些都是機器生成的,我們可以透過評論裡潛在的規律做成這樣的工作。

  再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上週做的工作,我們用《中國有嘻哈》裡的歌詞為語料庫生成了一些新的Hip-hop的歌詞,我試著讀一下。

  “我的寶貝,做好準備,做好匹配,Armani的香味,弱肉強食快速的車,昏暗的燈光不用白色,Bling的也有兩個,但我總是淺灰色。”

  讀得不好,畢竟不是專業的。

  我們用的歌詞本身是其他嘻哈歌手寫好的,我們只需要把合適的詞進行拼接以及找到合適的韻腳。這仍然是一種行為模仿,我們,甚至寫歌詞的AI,並不懂什麼叫Hip-hop,也不懂歌詞在說什麼,但是有了大量的語料和訓練之後,AI就可以生成這些歌詞。

  在這個生成的過程裡“訓練”是避免不了的,這跟人類似,人的教育其實也是一種訓練。機器學習就是透過在大量的語料中找到規律。我們人的學習又何嘗不是如此?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裡對我們傳統的教育有很大的批判,很多教育本身也是在死記硬背,也是去找這種的規律。

  以前我們覺得很多不需要智慧的事情可以由機器替代,跑得不夠快有車,飛得不夠高有飛機;稍稍有智慧的工作只能由人來做,比如點餐,收銀,酒店退房。但是做這些工作的人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作為人本身的特點,類似的工作在AI時代都是有點“危險”的,很容易被取代。

  那什麼樣的工作會稍好一些?可以先簡單地考慮一下我們的教育和機器的訓練之間的區別。

  學知識,受教育,其實我們想學的是背後的道理,想做的是透過學習這些知識,變得有創意、有創造性。但二戰以後大量的教育其實主要為了一件事,就是工作。

  比如說我們考慮選什麼專業的時候會首先考慮以後的工作前景如何,社會需要律師學校就“生產”律師,需要工程師學校就“生產”工程師,需要醫生學校就“生產”醫生……每一個人就像白紙,在學校被印上了不同的名字,到社會上從事不同角色的工作,這是工業化的教育。

  相對的,農業化教育就是因材施教,把每個人當成一棵小樹苗,給予土壤、灌溉,讓他們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農業化教育對人的特性、靈性、創造性,都是一種更好的培養培養方式。

  以前的工業化的教育跟AI訓練的區別是有限的,也就是說是可以被AI替代的。AI時代來臨之後,需要由人來完成的工作一定是非常具有創造性,是具有溫度或者是溫情的工作,這一點是以前的機器或者人工智慧還做不到的事情。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家裡的小朋友去上幼兒園,你會覺得幼兒園的老師太多了,孩子受到了太多的關心嗎?這個社會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去做互相關懷的人文型的工作,但是機器所提供的是冷冰冰的、流程化的工作。所以某些工作會被代替,但某些新的工作也會產生,人們把一些特別簡單的事情漸漸地交給機器,從這些工作裡解放出來,可以做更有創造性的工作。

  在古代社會男耕女織,而我們今天有幸坐在這裡聽演講,能做科學的工作、做藝術類的事情,就是因為我們不用回家種地、不用回家織布了。這是現代社會為我們帶來的好處,我們應該接受,而且非常熱情地去擁抱這些事情。

  李開復老師在TED演講裡提到AI會給整個社會的情感帶來變化。未來的社會需要機器和人更好地融合,人要做更多有溫情的工作,這種溫情也許會反過來影響到機器。

  這個例子來自日本,大概在今年春天的時候,很多家庭用的小機器狗正式地退役或者說正式死亡了。很多主人把他們的機器狗放在廟裡,請和尚或者法師做了一場所謂的葬禮,代表著人們對機器的關懷。在未來,我們和機器之間的關係可能也需要有情感的融入。

  主人把他們的機器狗放在廟裡,請和尚或者法師做了一場所謂的葬禮。

  有了人工智慧,也許未來我的夢想是可以實現的——很多事自己不用做,都交給機器,而我可以當一個像黃渤一樣的演員。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提高,年輕人將有更多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最後想告訴大家,這是“endofthetalk”,我的整個報告結束了,但人工智慧時代,才剛剛開始。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20915/viewspace-272370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