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六大原則(收藏)

暖楓無敵發表於2011-12-13
原則1——尊重客觀環境

小時候上的自然課就在教我們認識大自然,認識自然界的規律。唯物辯證法更是要求我們要尊重自然規律,尊重客觀環境。但事實上,很多人除了認同自己的出生環境(很少會有人因為出生貧寒而責怪自己父母吧),對於學習環境、工作環境就不怎麼認同了。往往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所處環境。我們不是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這門課沒學好關鍵是老師講得太差了”,“任務沒完成是因為辦公室太吵了,影響了我的工作效率”,等等。諸如此類的抱怨也不是全無道理,但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環境,而又將所有責任歸咎於環境時,錯還在自己,最後吃虧也只能是自己。

所以,與其在那發牢騷,不如積極調整好心態,換一個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比如,老闆(或者上司)交給你一個極不情願的任務,但你是不可能推卻掉的了。怎麼辦?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去想老闆是故意給小鞋你穿,或者故意整你。這樣只能將自己推進無盡的深淵(整晚失眠)。在老闆看來,他或許只是根據公司需要安排一項任務而已,他沒有必要故意為難自己的員工(當然,如果他真的是想逼你走人,那另當別論了)。這個時候你要理性分析一下為什麼自己極不情願?如果僅僅是因為任務比較辛苦,犧牲自己很多時間,或者跟自己的興趣相左,或者任務難度大、壓力大,那就要極力去克服了。你要這樣想,老闆是因為看得起自己才把任務交給自己,而且任務一旦完成,自己不但得到了鍛鍊,也為今後升遷奠高了基石。關鍵是要把心態調整過來,心態好了,一切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記住:遇到環境不如意,積極面對才是正道,消極迴避等同於破罐子破摔!

原則2——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吃虧

做IT這一行的,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吃苦,尤其年輕人,但能吃虧的就寥寥無幾了。大家之所以願意吃苦,是希望能夠苦盡甘來。但是我們看到,光學會吃苦似乎並不容易達成自己的目標。加班熬夜,人人都會啊!那為什麼有的人就容易得到上司和領導的青睞,加薪、升遷像坐飛機似地,而有的人就一直徘徊不前呢!

除去其他因素,我覺得最重要一點就是沒有處理好吃苦與吃虧的關係。很多人能吃苦,但吃不起虧。比如,有些人辛辛苦苦給老闆做了一個100萬的專案,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要求老闆分給自己多少(有點飄飄然了)。這種心態只會將自己路越走越窄。年輕人需要的是鍛鍊機會,如果過於計較得失,只會讓自己變得孤立,甚至被公司拋棄。畢竟,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公司這個大平臺上才得以完成的。剛開始參加工作時要抱著感恩的心態,是公司給你提供了成長的機會,你需要做的是爭取每一個能夠讓你快速提升自己的機會。在工作的頭3-5年,薪水高一點低一點不重要,關鍵是3-5年後你是否有足夠的資歷但當大任。如果到那時你有足夠分量和積累,我估計你想薪水想低一點老闆都不同意了(怕你跑了),而且相比工作頭幾年,你的薪水一定是指數級增長的。

記住:往往是既吃得苦又吃得虧的人才能夠在職場上走得更快,走得更遠。年輕人切記!!!

原則3——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每年到畢業找工的時候,很多應屆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該選擇做哪方面工作。即便對於有1-2年工作經驗的人,也存在著同樣的困惑。是做銷售?還是做技術?或是做管理?很多年輕人都傾向於先搞幾年技術,再考慮轉行去做市場或者管理。還有一些搞技術的人偏好做底層技術研發(偏硬體),認為做上層應用軟體沒有技術含量,而且對開發語言和工具很重視。其實這些想法都無可厚非,我想強調的是,在你做決定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特長和個性,適合做什麼。不要人云亦云,人家認為好的,不一定適合你;在當時不怎麼好的,不見得未來就不好。

記得我在讀研時,剛開始一心想去知名IT公司做,後來在外兼職做了一段時間(做過IT培訓講師、在上市公司做過兼職程式設計師),發現很多東西和自己想像的出入很大,而且發現自己的特點並不適合在大公司幹(自己比較能折騰,喜歡無拘無束,覺得固定的工作崗位不適合自己),所以後來找工專門瞄準高校。當時我的很多同學還不理解我,怎麼就想去高校混清閒呢???(當時我們班就我一個人選擇進了高校,現在他們很多人都覺得我當時的想法還是很有前瞻性的,呵呵)。我自認為我的選擇也是正確的,至少是符合我的特點的。在高校工作我有點如魚得水的感覺,很快就和外面企業有了聯絡和合作,在獲得了自由身的同時,經濟收入也能和外面工作的同學持平。(當然,我這裡不是有意誇大高校如何好,只是比較適合我這麼一個平凡的人而已。要有大的作為,還是得去企業闖,高校是深得見底的地方。)

記住:認清楚自己再做決定,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原則4——事無鉅細,追求卓越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強調凡事從小事做起,只有把小事做好了,才有可能成就大事。現如今,我們很多年輕人卻對這一古訓視若罔聞,在他們看來,做繁瑣的小事是浪費時間,要做就做有技術含量的大事。其結果可想而知,這些人不斷失去成長鍛鍊的機會,而且還會被冠以“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來”、“好高騖遠”的帽子,職業前景一片暗淡。我身邊一些研究生就是這樣的情況。剛進實驗室接觸實際專案時,對老師佈置的任務就怨聲載道,“這項任務太簡單,沒什麼技術含量”,“這個任務與我的職業規劃相左,沒勁!”,等等。實際上,這種認識都是極其錯誤的,只會讓自己白白失去鍛鍊的機會。我個人認為,事無鉅細,只有我們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才有可能獲得老師(上司)的信賴,才能在以後的工作中擔當重任,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這是一個必須經歷、不可跳躍的過程。所以,對於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做每一件事,都要拿出100%的熱情,儘自己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要知道,追求卓越的過程是無止境的。千萬不能因事小而輕視!

記住:能夠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那你離成功已經很近了。

原則5——克服惰性,注重積累

記得小時候在自家地裡幫忙幹農活(摘棉花)時,我父親對我說過一句話,至今記憶猶新,“不怕你慢,只怕你站”。很通俗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凡事要持之以恆,堅持就是勝利。IT技術更新速度快,每個人都深有體會。很多時候我們希望在工作之餘能夠專研一點自己感興趣的新技術、新內容,來鞏固、提升自己的知識面和競爭力。剛開始時可能滿腔熱情,勁頭十足,可沒多久,就開始洩氣了,最後往往是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導致這種局面的因素很多,但很重要一條就是惰性在作怪。每個人都有惰性,在現代高節奏的生活環境中,我們不能奢求自己100%克服惰性,正如我們不能奢求自己每一天8小時高效率去工作一樣,但是,我們需要做到也應該做到的是每一天都必須堅持,因為放棄意味著中途而廢,意味著之前所有付出將隨之東流。只要我們每天都在積累,終究會有收穫的那一天!

記住:在向目標邁進的過程中,不怕你慢,只怕你站!

原則6——注重方法和能力培養,技術不是萬能的

當今這個社會,造就了太多知識英雄,尤其是IT界,很多以技術見長而成功創業的人(如微軟比爾蓋茲、騰訊馬化騰、金山求伯君等等)成了年輕人頂禮膜拜的物件。同時,也在社會上造成一種印象,技術是至高無上的,技術是尚方寶劍,有了技術就有了一切。這種過於崇尚技術的氛圍使得我們很多年輕人唯技術獨尊,而且對技術的理解也產生了偏差,認為越複雜、越與底層相關的才叫技術,“學軟體就要學C++”,“學會了Visual C++,走遍天下都不怕”,搞硬體就要搞嵌入式系統、IC設計”,等等。我想說的是,技術固然重要,但我們不能把技術簡單等同於某個工具,更不能忽視比技術更為重要的方法或能力的培養。掌握一項技術,你可以把一件具體事情做好,但有了能力和方法,你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好。技術總是在推層出新,而方法和能力將會終生受用。孰輕孰重,一目瞭然吧!

這裡想特別提醒一下我們很多在校研究生朋友,他們一心想提高自己的技術,以為學到了某項技術才沒有枉費三年的研究生涯,才能夠找一份好工作。而實際情況是,這些學生在校接觸的技術大多數都沒有在工作中用上。用人單位實際看重的是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工作方法。道理很簡單,有了方法和能力,做什麼都行,而技術只是體現能力的一個方面而已。

記住:我們需要技術,但我們更需要培養有效的工作方法並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