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原生時代到來,KubeSphere容器平臺有看點

lumin1020發表於2021-07-14


對於雲原生,圈內的人應該都耳熟能詳了。與之相關的關鍵詞,如拐點、產業井噴、數字變革、數字化破局、新一波的技術紅利等等,被越來越多的廠商和使用者關注。

那麼,如何將現有的業務架構遷移到雲原生架構之上?我們可以從青雲科技容器平臺產品負責人 最近的一次媒體分享中得到一些啟示。

於爽一開場就表明了觀點,未來的軟體一定是生長於雲上。

 

 “雲原生”遷移勢在必行

       既然要進行“雲原生”的遷移,那麼首先我們有必要來說說什麼是雲原生。

       雲原生的概念最早開始於2010年,在Paul Fremantle的一篇部落格中被提及,他一直想用一個詞表達一種架構,這種架構能描述應用程式和中介軟體在雲環境中的良好執行狀態。因此他抽象出了Cloud Native必須包含的屬性,只有滿足了這些屬性才能保證良好的執行狀態。當時提出雲原生是為了能構建一種符合雲端計算特性的標準來指導雲端計算應用的編寫。

       而於爽的話則來得更為直接並且易於理解,雲原生實際上就是在定義一條能夠讓應用最大程度利用雲的能力、發揮雲價值的最佳路徑,也可以理解成一套指導軟體架構設計的方法論、工具或者說最佳實踐,可以使得開發的軟體和“雲”能夠天然地整合在一起,發揮出雲的最大價值。

       如此美好並且極具價值的描述,相信不少人已經被說服,但是,如何實現雲原生呢?雲原生工具鏈很複雜,整個生態很龐雜,對於使用者來說一個抓手的出現是當務之急。目前來看對於雲原生而言,容器和K8s就是最好的抓手、最簡單的抓手、最便捷的抓手之一。現在K8s已經是標準了。一個公司裡,不管是創業公司還是大公司,只要有IT部門的,熟悉雲原生、Docker、K8s已經成為共識。

       一項來自國內的雲原生實踐調研報告中顯示,21.7%的受訪者中將雲原生技術應用於核心業務生產,30.6%用於邊緣性業務,這個比例在歐美髮達國家應該會更高。這些從趨勢層面驗證了雲原生方向的正確性。我們可以從不同視角來說明這個問題,如果是最終客戶,要去評估雲原生能否帶來足夠的利益,降本增效,獲得的價值變得更好,確實帶來實際的回報;業務部門,關注的是我在使用了雲原生、容器、K8s、微服務等技術之後,上線時間是否可以從一個月有了大幅縮短;開發部門關心的是透過雲原生、容器、K8s是否達到更高質量的交付,效率是否提升。

       短短三年,KubeSphere屢獲市場認可

       熟悉KubeSphere的使用者都知道,它是青雲科技在2018年孵化的容器平臺,一開始就完全開源。其目的是基於K8s為核心的企業級分散式多租戶開源容器平臺,提供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以及嚮導式操作方式,在降低使用者使用容器排程平臺學習成本的同時,極大減輕開發、測試、運維的日常工作複雜度。

KubeSphere從一開始就是走全球開源的路線。從2018年到現在經過三年多的時間,經過三年的迭代,KubeSphere產品得到了廣泛的市場認可。於爽透露,人行、光大、中移金科等商業客戶都選擇了KubeSphere的商業版本,因為在客戶看來,雖然KubeSphere是一個產品,但其實給客戶帶來的是一個雲原生團隊。客戶選擇KubeSphere,其實是選擇了一個標準——K8s容器標準。

今年五月,青雲科技旗下自主研發的容器平臺KubeSphere 3.1.0版本正式釋出。新版本主打“延伸至邊緣側的容器混合雲”,透過整合KubeEdge,擴充“邊緣場景”,可幫助使用者加速實現雲邊協同,在海量邊、端裝置上完成大規模應用的統一交付、運維與管控。同時新版本增加了“計量計費”功能,可幫助使用者從多個維度來分析平臺資源消耗,讓基礎設施的運營成本更清晰。

於爽表示,現在青雲科技的公司定位就是端到端的雲原生服務提供商,除了KubeSphere外,包括其資料庫產品線、儲存產品線都在往雲原生這套基礎架構上改造和遷移。在即將舉辦的CIC(Cloud Insight Conference)2021雲端計算峰會上,青雲科技將釋出端到端的雲原生戰略,同步KubeSphere及其他產品線雲原生的最新進展。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5512/viewspace-278123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