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系統分析員的知識結構 (轉)
一、分析員應具備的知識結構
系統分析員應該既是資訊系統專家,又是企業管理專家,同時還應該是優秀的領導者。
系統分析員應該具有的知識結構為:首先應該具有深入紮實的資訊系統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踐,即他們必須具有軟的知識和開發應用的實踐經驗,以及資訊處理,包括MIS、、通訊、等方面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其次,應該具有經濟管理或企業管理方面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同時應該具有優秀領導者的素質、才能和領導藝術,在資訊系統開發的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的知識結構更趨於合理。
二、水平考試是必經之路
系統分析員是現今社會的一種典型的複合型人才,其知識結構不但跨越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門類,而且還應是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的結合。人們不禁要問,一個人以什麼方式表明自己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系統分析員?國家怎樣才能選拔出合格的系統分析員?這無疑是一個大難題。在當今社會,恐怕只有舉行公開考試才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最有效、最公平的途徑。事實上,許多國家都是透過舉行水平考試來選拔各個級別的資訊處理人員,造就本國資訊化人才隊伍的。
在日本,系統分析員(日本稱特級資訊處理人員)水平考試始於1971年,到目前為止合格者估計已愈萬人。另處,日本政府還根據其國家資訊化建設的需要,於1986年以後設立了為資訊化建設所急需的系統監察人員和聯機資訊處理技術人員的水平考試。截止1988年,系統監察人員水平考試合格者已達808人。這些高層次資訊處理人員在日本資訊化建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國的軟體人員水平考試起步更早,到現在已歷時三十多年的時間。美國軟體人員水平考試設有四個級別,其中CSP考試相當於我國系統分析員級;CDP考試,其是資訊系統高階技術人員,級別則介於我國高階員級與系統分析員級之間。CDP考試從1962年開始,截止1988年,合格者已有三萬多人。水平考試各個級別的合格人員成了美國資訊化建設的中堅力量。這裡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美國軟體人員水平考試是由計算機專業人員考試機構(ICCP)組織實施的。該機構得到了美國計算機協會ACM等十四個行業協會和學術團體的支援。由於考試的學術權威性,所以其合格證書得到了普遍的承認。到1988年就已在1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52個考試中心,實際上已成為國際性的軟體人員水平考試。
我國系統分析員水平考試始於1989年,以後每年舉行一次,到現在已舉行12屆,已有500多人合格。當然,與我國資訊化建設的強烈需求相比,我國的系統分析員實在太少了!我們應該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改善這種狀況,努力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推進我國的資訊化建設。
三、關於考試大綱
《考試大綱》是軟體水平考試的指揮棒;《考試大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參考人員的努力方向,當然也影響到他們的知識構成。社會上長期以來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數學是科學的語言,製圖是工業語言,會計則是商業語言。會計知識貫穿於經濟的各個部門。做為一名系統分析員,他可能從事多種領域的資訊系統的分析和設計,但無論哪個領域的資訊系統最終都不免與成本發生聯絡,都要與資金打交道,因而,瞭解和掌握會計知識,對系統分析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掌握了會計知識,再去學習其他方面經濟學知識、企業管理知識就會較少遇到障礙,就會容易得多。故此,已開發國家的軟體水平考試大綱中都把財會知識考試擺在突出位置。這方面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我國的考試大綱是由人事部1991年4月15日審定透過的,由中國計算機軟體考試中心編的《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大綱(系統分析員級)》借鑑了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應該說是一件比較好的考試大綱。從內容上看,比較全面地、系統地反映了我國資訊化建設對系統分析員的要求。把其與日本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相應級別考試相比較,雖然在資訊系統和經濟管理方面還顯得薄弱一些,欠缺一點,但總算比較接近。
最近,筆者從當地軟考辦購得一本《考試大綱》,即原大綱的修訂版,仔細讀罷,不禁使筆者驚詫萬分!新大綱竟刪去了原大綱中資訊系統和經濟知識的全部內容。
新大綱在前言中指出,“修訂後的各級考試大綱,總體上仍用考試物件與要求來指明對各個級別的應試者在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上的要求,但對應試者的具體要求上更加註重實際應用”。筆者認為,僅就係統分析員級的水平要求來看是無論如何也得不出這個結論來的,倒是很容易使人看到新大綱背離了我國大規模資訊化建設和市場經濟的總形勢,表現了脫離實際的傾向,更加學院化、書本化了。這大概是系統分析員水平考試倍受冷落的一個原因吧。
四、系統分析員應不斷知識結構
軟體人員水平考試為資訊化人才成長和脫穎而出提供了一個公平的、公開競爭的社會環境。一個人透過了系統分析員水平考試表明瞭他具備了從事資訊系統分析和設計並擔負指導高階程式設計師工作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知識。但是,任何考試都只能提供靜態的標準,自然軟體水平考試也不例外。我們知道,計算機及其應用是當今社會發展變化最快的領域,而以計算機為工具的資訊化建設事業不但發展迅速,而且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而,資訊化建設的形勢發展要求系統分析員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知識,不斷地最佳化自己的知識結構。
1、我國的系統分析員大部分都是來自計算機專業,由於長期以來計劃經濟環境的影響,使他們大都缺少經營管理這一課,又由於考試大綱的欠缺,而使這種狀況沒有得到改善。因而,凡是有志於資訊系統分析和設計的人員,都應該自覺地補上經營管理,特別是財務會計這一課,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2、作為一個系統分析員,為了適應資訊化建設的需要,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在當前,要特別注意學習掌握多技術、、Inte、系統整合技術、大規模或超大規模資料庫技術等技術和知識。
3、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資訊化建設必然要走上法制的軌道。隨著形勢的發展,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必將不斷出臺有關資訊化建設的法律、法規、制度和政策。作為一個系統分析員要熟悉、掌握並運用它們。
4、系統分析員從事的工作既有很高的理論性又有很強的實踐性。在一個實際資訊系統分析和設計工作任務面前,那些單純的書本知識會顯得軟弱無力,而那些區域性的實踐經驗同樣也會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因而,作為一名系統分析員要加強理論學習並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學習並借鑑國內外的系統分析和設計的方法和經驗,同時更應該積極參加具體系統的分析和設計,在實踐中得到鍛鍊和提高。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752019/viewspace-98087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Babel知識體系淺談Babel
- babel知識體系漫談Babel
- 淺談如何搭建知識體系
- 談談面試知識點準備面試
- Redis閒談(1):構建知識圖譜Redis
- 從系統功能入手,談知識付費仍需改進的地方
- 談談網路協議 – 基礎知識協議
- 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礎知識計算機
- 談談對資料架構的幾點認識架構
- 磁碟知識體系結構
- 談談作業系統的多程式作業系統
- RPA如何重塑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
- 工業網際網路-談談人和知識的的連線
- 談談優惠券系統的設計
- 談一談資料域層次結構
- 架構知識體系總結架構
- RabbitMQ知識體系的腦圖結構MQ
- 談談Linux系統啟動流程Linux
- iOS推流器模組知識點淺談總結iOS
- 【雜談】FilterChain相關知識整理FilterAI
- goroutine 背後的系統知識(轉載)Go
- 1. 資訊系統建設-知識結構梳理
- 淺談React元件結構React元件
- Redis 字典結構細談Redis
- 淺談 Fresco 框架結構框架
- 談談“認知升級”
- 談談字串翻轉字串
- 談談系統密碼儲存策略密碼
- 談談ACT手遊戰鬥系統
- 談談Spring中的BeanPostProcessor介面(轉)SpringBean
- 乾貨 :資料分析師的完整流程與知識結構體系結構體
- 談談WINDOWS下重灌系統後oracle的恢復WindowsOracle
- java基礎(二):談談Java基本資料結構Java資料結構
- 如何構建分散式系統的知識體系分散式
- 工作十年,談談我的高可用架構和系統設計經驗架構
- 我對《RAG/大模型/非結構化資料知識庫類產品》技術架構的思考、雜談大模型架構
- 如何增加知識付費系統會員量
- 從Minos部署系統談談XML-RPCXMLRPC
- 談談Markdown的認識與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