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立法阻礙開源無線軟體

heying1229發表於2007-09-25
美國立法阻礙開源無線軟體[@more@]來自:CNET 

 移動裝置製造商已開始利用軟體無線電平臺(software-defined radio)的優勢,推出可接收電視和行動電話網路等多種訊號來源的單一裝置。但上週五(6日)生效的美國新聯邦法規,可能阻礙這些以“開放原始碼元件”為基礎的產品上市。官方的理由是,開放原始碼的本質,將在安全上形成相當大的顧慮。

  若官方的決定不變,消費者可能無法在短期內買到這種功能齊全的產品。在安全尚未經過徹底檢視,且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可能鎖住某些程式的情況下,業者大都不願冒險推出產品。

  SDR(軟體無線電平臺)論壇之安全委員會主席Bernard Eydt表示:“主管機關沒有理由打壓這種更安全、更便宜、更具共通性、更容易標準化且更容易認證的開放原始碼方法。”

  成員包括摩托羅拉、AT&T等知名業者的SDR論壇,上週以正式的請願書呼籲FCC放棄原有立場。軟體自由法律中心(Software Freedom Law Center)也加入聲援,但表示FCC的決定僅單獨針對安全相關的軟體,顯示程式設計師仍可不受限地與硬體製造商合作開發其它種類的開放原始碼無線應用軟體。

  軟體無線電平臺被某些人視為下一代移動技術的基礎。傳統的無線電用電子硬體處理訊號,例如將特定無線電波轉變為電臺的音樂廣播或過濾干擾。軟體定義無線電則將管理硬體接收和傳送訊號的操作化為軟體,因此只需簡單地下載軟體,即可執行更多工作。

  想象一個單一裝置就能接收電視節目、區域電臺廣播、行動電話和寬頻;或可以偵測特定區域最強訊號並隨之改變使用者設定,不受GSM、CDMA或其它網路形式限制的行動電話。

  雖然FCC大致上歡迎軟體無線電平臺產業,某些專家當局最近針對開放原始碼軟體的決定感到不平。俄亥俄州立大學法學教授Pter Swire說:“(隱匿式安全)的最大好處是駭客無法測試他們的攻擊。採取這種方式的軟體,用在一般裝置上,應該不會對開放原始碼造成額外負擔。”

  SANS Institute研究主任Alan Paller也說,沒有清楚的證據顯示開放原始碼軟體的弱點數量與專有軟體有顯著差異。(某些較早期的研究發現,經過更詳盡檢查的開放原始碼軟體,更有助於提高質量和減少安全弱點。)他表示:“他們應該依據有無可靠之維護來區分軟體—那才是基本的安全問題。當我發現問題卻無人能處理,那我就死定了。”

  事實上,軟體無線電平臺早就用在軍事和公共安全領域。最知名的範例或許是美國軍方的聯合戰略無線電系統(Joint Tactical Radio System)計劃,能讓戰場上計程車兵橫跨多種網路傳送聲音、影像和資料。

  但商業應用仍屬初期。大約三年前,FCC發出第一張軟體無線電平臺專營執照給一家小公司Vanu。該公司推出第一款可支援多種無線標準(GSM、CDMA、iDEN等)的商用基地臺。根據FCC的資料,某些CDMA無線電話網路和無線區域網路裝置,也使用類似的技術。

  新的軟體無線電平臺規定是以2001和2005年的法規為基礎,但當局一直擔心該技術靈活的本質,會讓駭客進入不適當的波段,影響公共安全,因此FCC要求製造商保證其產品無法接受與政府法規牴觸的外來修改。思科公司(Cisco)則要求主管機關釐清,使用本質開放的開放原始碼安全軟體,是否符合該強制性規定。

  對此,FCC決定開放原始碼安全軟體同樣不得公開,並且“完全仰賴開放原始碼元件的系統,更需證明其能有效地防衛安全,才可獲准為軟體無線電平臺。”

  SDR論壇在請願書中要求FCC准許無線電製造商公開討論其程式程式碼,只要他們不是故意鼓勵違法。他們也呼籲對開放原始碼安全軟體採中立立場,由“學術研究和產業討論加上市場測試”來決定,而非主管機關片面規定。

  軟體自由法律中心的律師表示,主管機關這次已經手下留情:FCC承認開放原始碼平臺具備某些“優點”,如成本較低與開發時間較短,此外,當局也沒有完全禁止使用開放原始碼應用軟體。

  製造商顧慮的是,只要FCC不贊成公開討論安全措施,消費者必須等待更久,新產品的選擇也會更少,或被迫接受瑕疵更多的產品。SDR論壇特別指出Secure Socket Layer (SSL)電子商務安全交易協議,和美國國家標準與科技機構(NIST)的公共混合運算系統,可證明開放程式能產生最成功的安全技術。

  SDR論壇之法規委員會主席Bruce Oberlies表示,軟體無線電製造商若沒有類似的自由,“有些人可能因為這種額外的負擔而退縮,或延後推出某些(軟體無線電)產品。”(陳智文/譯)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172717/viewspace-97201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