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軟體開發的度量取向(轉)
根據意識:言而有據的訴求
判斷基於事實,承諾源自依據。日本軟體企業在軟體開發過程中讓人感覺到一種習慣性的根據意識:立足於資料而不是假設之上。規模估算、進度估算、成本估算、人員估算,都需要說明理由,而不是僅僅憑藉經驗甚至感覺作出判斷;進度調整、質量評估、費用超支、人員追加,仍然需要提出變更的原因,不管這種變更是否對企業有利;專案意見、作業提案、選擇建議、管理流程,都需要透過調查分析闡述各自的依據。儘可能排除直觀感覺可能帶來的誤差甚至錯誤,透過切實有效的資料來反映事實狀況,並透過這些資料來判斷髮展趨勢,作到“言之有據”。因為面對客戶的需求,不能主觀隨意地作出判斷或者丟擲承諾,而沒有相應的根據,否則顧客將會感到“不安”。這就是軟體開發者的根據意識。根據意識源自危機意識,日本似乎與生俱來的危機感促使其在軟體開發過程中儘量排除風險,而排除風險就必須基於科學的決策,必須擁有根據,而不是憑空決策。
精度管理:敏感的資料傾向
危險出在管理上,魔鬼藏在精度中。精度表現著對事物認識的深入程度,不管是軟體成熟度模型,還是六西格瑪,都表達著對高精度管理的訴求。日本軟體開發過程中對精度的要求包括專案計劃精度、工數估算精度、程式控制精度、缺陷統計精度、成本控制精度、品質控制精度等等,力求透過資料來描述和分析問題。特別是在專案規模、專案缺陷、累計工數、需求變更、測試和審查等方面,更加註重精度管理,更加註重度量。以前,日本企業的規模估算等方面依賴於KDD,即勘(Kan:直覺)、經驗(Keiken)、度胸(Dokyou:膽識),但這種情況已經被基於資料和科學方法的精度管理所取代。資料敏感,具有較好的資料分析和判斷能力,這已經逐漸成為現代企業管理者的基本資質要求。如果分析和判斷建立在準確資料的基礎之上,那麼精度管理就獲得了必要的操作依託。軟體開發計劃與實績管理就是最明顯的精度管理:精度意味著實績與計劃的吻合程度,如果實績與計劃相去甚遠,那麼其計劃精度就存在問題。當軟體品質中融入精度管理的時候,精度管理就成為與軟體品質改善並駕齊驅的主線。
可視作業:工具的靈活運用
視覺化作業能在作業的效率和質量上給專案團隊帶來驚喜。日本軟體企業在軟體開發過程中注重作業過程中的視覺化,追求專案成果的可預見性、專案問題的可追溯性、專案績效的可評價性,利用各種軟體開發工具來闡明現狀、溝通思想、分析問題和團隊作業,防微杜漸,透過新舊七大工具以及Microsoft Project等工具推動視覺化,並在資料、圖表、模型等的熟練使用方面擁有相當的根基。專案管理方面的“看板”就是典型。工具是用來處理其他事務的手段或器材。靈活運用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管理層人員來說至關重要:沒有對軟體開發過程的可見度就無法管理;而沒有對事物進行適當的度量,也無法進行有效和高效的管理。軟體工程的方法論主要在提供可見度方面下工夫,從多個角度推動可視作業,對軟體開發的績效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more@]
判斷基於事實,承諾源自依據。日本軟體企業在軟體開發過程中讓人感覺到一種習慣性的根據意識:立足於資料而不是假設之上。規模估算、進度估算、成本估算、人員估算,都需要說明理由,而不是僅僅憑藉經驗甚至感覺作出判斷;進度調整、質量評估、費用超支、人員追加,仍然需要提出變更的原因,不管這種變更是否對企業有利;專案意見、作業提案、選擇建議、管理流程,都需要透過調查分析闡述各自的依據。儘可能排除直觀感覺可能帶來的誤差甚至錯誤,透過切實有效的資料來反映事實狀況,並透過這些資料來判斷髮展趨勢,作到“言之有據”。因為面對客戶的需求,不能主觀隨意地作出判斷或者丟擲承諾,而沒有相應的根據,否則顧客將會感到“不安”。這就是軟體開發者的根據意識。根據意識源自危機意識,日本似乎與生俱來的危機感促使其在軟體開發過程中儘量排除風險,而排除風險就必須基於科學的決策,必須擁有根據,而不是憑空決策。
精度管理:敏感的資料傾向
危險出在管理上,魔鬼藏在精度中。精度表現著對事物認識的深入程度,不管是軟體成熟度模型,還是六西格瑪,都表達著對高精度管理的訴求。日本軟體開發過程中對精度的要求包括專案計劃精度、工數估算精度、程式控制精度、缺陷統計精度、成本控制精度、品質控制精度等等,力求透過資料來描述和分析問題。特別是在專案規模、專案缺陷、累計工數、需求變更、測試和審查等方面,更加註重精度管理,更加註重度量。以前,日本企業的規模估算等方面依賴於KDD,即勘(Kan:直覺)、經驗(Keiken)、度胸(Dokyou:膽識),但這種情況已經被基於資料和科學方法的精度管理所取代。資料敏感,具有較好的資料分析和判斷能力,這已經逐漸成為現代企業管理者的基本資質要求。如果分析和判斷建立在準確資料的基礎之上,那麼精度管理就獲得了必要的操作依託。軟體開發計劃與實績管理就是最明顯的精度管理:精度意味著實績與計劃的吻合程度,如果實績與計劃相去甚遠,那麼其計劃精度就存在問題。當軟體品質中融入精度管理的時候,精度管理就成為與軟體品質改善並駕齊驅的主線。
可視作業:工具的靈活運用
視覺化作業能在作業的效率和質量上給專案團隊帶來驚喜。日本軟體企業在軟體開發過程中注重作業過程中的視覺化,追求專案成果的可預見性、專案問題的可追溯性、專案績效的可評價性,利用各種軟體開發工具來闡明現狀、溝通思想、分析問題和團隊作業,防微杜漸,透過新舊七大工具以及Microsoft Project等工具推動視覺化,並在資料、圖表、模型等的熟練使用方面擁有相當的根基。專案管理方面的“看板”就是典型。工具是用來處理其他事務的手段或器材。靈活運用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管理層人員來說至關重要:沒有對軟體開發過程的可見度就無法管理;而沒有對事物進行適當的度量,也無法進行有效和高效的管理。軟體工程的方法論主要在提供可見度方面下工夫,從多個角度推動可視作業,對軟體開發的績效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6004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聊聊軟體生命週期中的度量指標指標
- 軟體開發:app軟體開發,pc端軟體開發,微商城/小程式開發APP
- 軟體開發中的DevOpsdev
- 轉行軟體開發的通用學習路徑(轉自劉校長親筆)
- 思泉軟體開發平臺與傳統軟體開發的優勢
- 商城軟體開發、開發商城小程式的好處-北京銳智互動軟體開發
- 軟體開發2
- 軟體開發3
- 軟體開發模式模式
- 軟體開發流程
- 研發效能度量引發的血案
- 我是如何從通訊轉到Java軟體開發工程師的?Java工程師
- 何為軟體開發的難?
- 軟體開發新模式:敏捷開發模式敏捷
- 哪些軟體適合使用功能點方法進行度量?
- 軟體成本度量方法及CMMIV2.0,你Get到了嗎?
- 社交app開發功能,社交軟體開發功能,社交app,社交軟體。APP
- 破除軟體開發困局,基於容器平臺的DevOps轉型實踐dev
- 軟體開發命名指南
- 軟體測試真的比不上軟體開發嗎?
- 軟體定製開發的具體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北京銳智互動軟體開發
- 軟體開發的七條原則
- 敏捷軟體開發的最佳資源敏捷
- 開發直播軟體需要走的流程
- 軟體開發的21條規律
- 量身定製的Android開發軟體Android
- 軟體定製開發的需求分析
- 聊聊軟體開發的SLAP原則
- 軟體開發的基本法則
- 軟體工程方法論對軟體開發有多大的用處?軟體工程
- 力軟敏捷開發框架幫您開發什麼軟體敏捷框架
- 低程式碼開發對軟體開發流程的影響
- 探討敏捷開發在軟體開發中的應用敏捷
- 即拼商城開發軟體
- 物品復活軟體開發
- Python能否開發軟體嗎?Python
- 軟體開發者六要
- [轉載]軟體測試從零開始
- 軟體開發丨關於軟體重構的靈魂四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