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建設成本知多少

qing_yun發表於2022-09-20

智慧工地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工地的AI智慧、感測技術、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技術植入到建築、機械、人員穿戴設施、場地進出口等各類物體中,並實現資料互聯互通,形成“物聯網”,再與“網際網路”整合在一起,實現工程管理人員與工程施工現場的數字化整合,其核心是以一種“更智慧”的方法來改進實現工程施工視覺化智慧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資訊化水平。

但智慧工地在實際的推廣應用過程中可謂是一波三折,存在全面推廣難、普及應用難、價值體現難的“三難問題”,今天老楊就來談一談普及應用難的主要原因:成本問題。

那麼智慧工地主要有哪些成本構成?老楊總結為:軟體平臺費用、物聯裝置費用、網路費用、其他費用。

一、軟體平臺費用:

智慧工地平臺包括三部分組成:資料大屏、企業管理端、專案端;該筆系統費用由平臺費用、年度運維費用、二次開發費用組成。

目前大部分施工採用第三方公司提供的SAAS版智慧工地系統,按專案數量及使用年限付費,這種方式的優勢在於快速應用、週期短、使用成本低;但卻存在以下問題:

1.按年度收費,如不續費將無法使用系統,資料也無法長時間儲存;

2.對於企業個性化需求無法滿足,無法進行二次開發;

3.與其它第三方系統資料對接需二次開發,成本高;

4.按使用專案數量收費,應用數量越多成本也隨之上升;

所以基於以上兩點有實力的企業都採用自行開發模式,這樣做的優勢在於施工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化場景需求開發系統,功能方面匹配度高,實用性強,資料儲存在自己公司伺服器中,且相關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次開發成本低。

值得注意的是自行開發模式,週期長,首次投入成本較高、過程開發風險高,但隨著應用專案越來越多,平臺建設成本將逐步分攤至每一個專案,成本會越來越低。

二、物聯裝置費用:

智慧工地的核心是物聯網技術,需要安裝、鋪設大量攝像頭、感測器等裝置,這其中產生的成本由:裝置費用+安裝\拆卸費用+維修費用組成。

智慧工地應用的物聯網裝置有如下:

  • 人臉識別系統:閘機、人臉識別裝置

  • 監控系統:普通攝像頭、車牌識別攝像頭、AI識別攝像頭、鷹眼、硬碟錄影機

  • 環境監測:風力、溫度、PM2.5監測

  • 塔吊監測:防碰撞、幅度感測、重量感測、吊鉤視覺化等

  • 施工電梯監測:載重監測、速度監測、高度監測、人臉識別等

  • 水電監測:智慧水錶、智慧電錶

  • 智慧安全帽

  • 深基坑安全監測裝置

  • VR安全體驗裝置等。

智慧工地對於物聯裝置的數量可按應用場景、按實際需求可多可少,所以成本也是或多或少,影響物聯裝置價格的還有功能、效能,例如普通攝像頭與AI識別攝像頭成本相差很大;而普通攝像頭中夜景全綵與普通紅外又有價格差異。因此對於價格的差異,企業應認真去分析,去選擇適合工地應用場景的物聯裝置。

三、網路費用:

網路是物聯裝置資料傳輸的載體,網路頻寬的大小直接影響資料傳輸的效果,可能會導致影片卡頓、資料延遲等現象,因此企業不因在網路頻寬上節省費用,由於物聯網的特殊性,導致了智慧工地網路架構的複雜性,其成本包含:

網路租賃費用+物聯網路卡+網路裝置+VPN裝置費用

  • 網路租賃費一般按年計算,選擇帶IP的上下行對等商務寬頻或專線光纖;

  • 物聯網路卡通訊費用一般包含在物聯裝置內,也大都按包年計算;

  • 網路裝置一般指路由器、交換機、網橋這些裝置,根據效能、品牌不同價格也不同;

  • VPN裝置一般用於企業區域網內加密傳輸,有利於資訊保安;此費用可節省,直接將系統埠對映到網際網路,但是以犧牲系統安全為代價的。

四、其他費用:

這些費用包括:實名制通道、用於展示智慧工地的集裝箱、宣傳物料費用、人工費用,還有一個比較被忽視的成本是第三方影片平臺的成本費用,比如海康的螢石雲平臺,根據接入的攝像頭數量不同、頻寬不同價格也有不同。

造成智慧工地成本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對智慧工地不瞭解,需求不明,裝置購買不符合要求,重複購買、重複建設;

第二,採購AI裝置過多,例如AI攝像頭、鷹眼等高科技產品過多;

第三,對智慧工地相關物聯產品、網路使用不當、維護不當,經常損壞、維修,產生大量的維修及售後成本;

如何降低智慧工地投入成本?

第一,企業集中採購:與廠家簽訂供貨協議,去除中間商賺差價;

第二,在使用過程中妥善儲存相關裝置,可重複利舊;

第三,施工現場配備有兼職人員負責日常故障排除,降低運維費用;

第四,企業有專業的數字化技術團隊,二次開發、資料打通可自行負責,降低相關技術成本。

來自 “ 湘江數評 ”, 原文作者:老楊;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4wiSe7Q7SAj9tytudmZGSA,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