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與GIS融合的意義——從智慧工地到智慧城市

圖新雲GIS發表於2020-11-13

隨著智慧城市概念的發展,BIM與GIS融合的概念深入人心,通過整合BIM的引數化描述建築元件性質的特性與GIS巨集觀的幾何空間概念,將 BIM 描述單體建築物的特性通過 GIS 擴充至三維城市。


BIM與GIS之間並無可替代性,而是更傾向於一種互補關係,這也是BIM與GIS能夠融合的主要原因。GIS的出現為城市的智慧化發展奠定了基礎,BIM的出現附著了城市建築物的整體資訊,兩者的結合則建立了一個附著了大量城市資訊的虛擬城市模型,而這正是智慧城市的基礎。總體來說,BIM是用來整合和管理建築物本身所有階段資訊,GIS則是整合及管理建築外部環境資訊。把微觀領域的BIM資訊和巨集觀領域的GIS資訊進行交換和結合,對實現智慧城市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BIM與GIS的發展歷程不同,兩者使用的格式與描述行體的方式皆不同,為未來智慧城市發展需要,將BIM推展至大範圍的GIS,兩者串接的需求越顯重要。於是研究兩者的格式,與其資料面的差異,建立可以互相轉換的概念與方法,可以幫助未來BIM的模型自動化地轉入可以讓GIS利用,讓單體建物可以進入都市規劃與智慧城市的領域,提高資訊利用的價值。

公路設計階段

在公路選線階段,GIS平臺能夠實現快速的大範圍三維地形資料的採集與展示,又能根據GIS資訊,無人機航測現狀資料、紅線、地質、自然保護區、行政區劃、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向量資料等一系列資料,及時修正BIM模型。BIM模型與無人機實景三維模型、影像地形、CAD、點雲等多元空間資料的融合,將微觀設計資料與巨集觀地理環境聯絡起來,為決策提供資訊化支援。BIM與GIS融合的優勢在於,可以快速對接原有的設計,又能夠將大量的資料融入到設計階段,減少設計階段的誤差。


公路養護階段

隨著高速公路建設的不斷髮展,交通運輸業對公路運營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目前養護手段普遍存在資料不全、低效,資料共享難的問題,結合最新資訊科技手段和建築資訊模型的思想,相關專家提出一種基於BIM+GIS技術的公路預防性養護方法,將公路資產管理與養護整合到三維視覺化平臺,同時基於BIM模型,提出預防性養護決策模型,為公路資產管理、道路養護管理等提供管理決策平臺。其優勢在於:基於BIM的思路,利用資料庫管理,將公路基礎設施三維模型與設施使用手冊、執行引數、保養週期等關聯,提高運營可靠性,為公路運維及養護監測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

運用GIS和BIM, 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區域完整的城市系統模型, 模型中附著建築和道路的詳細資訊,如: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建設時間、使用時間、使用年限、建築現狀、建造材料、道路連線等。當道路出現損壞時, 我們可以快速從模型中找出這條路的資訊,聯絡施工單位、材料供應商、相連通的道路,以便合理疏導交通流、儘快修好損壞路段,恢復交通。

智慧工地

傳統的施工現場安全監控主要是施工方單方面進行,安全事務的處理受管理者的經驗影響較多,具有較大的片面性和侷限性,不利於安全事務的處理。系統通過BIM技術、GIS技術、移動計算、物聯網等手段,實現對建築工程的精細化管理和對施工現場進度、安全、質量的監控。進度滯後時,檢視項管和總包的週報和進度情況分析通過決策端的BIM模型檢視進度情況,從設計階段開始就整合業主、設計、施工等參與專案的多方進行協同安全分析、監控和處理,整合各方的管理資源,及時解決專案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各參與方都能通過BIM實時"檢視"系統,安全狀態資料資訊自動更新一覽無餘。

基於 BIM 和 GIS 結合的智慧城市

在基於GIS和BIM的融合以後的應用領域非常廣闊,包含一下幾大方面:城市和景觀規劃、三維管網管理、建築設計和管理、旅遊和休閒活動、環境模擬、熱能傳導模擬、災害管理、三維導航等等。


基於GIS和BIM的整合和融合能給人類帶來的價值將是巨大的,方向也是明確的。在國際範圍內,各國的專家學者對智慧城市多持有樂觀態度,大力倡導建設。基於BIM和GIS結合的智慧城市將是一個成熟技術的融合,它還包含精準的城市三維建模,發達的城市感測網路,實時的城市人流監控,使城市中的人們的生活更加智慧和便捷。從衛星遙感到地理資訊,接著又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的工程建設將越來越智慧,我們的城市也越來越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