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政策接連出臺,換電模式能走上正軌嗎?

AutoByte發表於2021-12-14

從2020年4月,五部門規定換電車型不受「30萬元新能源補貼上限」約束起,換電模式開始重新變成熱門話題,鼓勵換電的政策也在不斷出臺:同年5月寫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此後陸續確立相關標準,今年10月底工信部又決定於11個城市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目標推廣換電車超過10萬輛、換電站逾1000座。

鼓勵政策接連出臺,換電模式能走上正軌嗎?

近日另有訊息傳出,國家能源局會同工業和資訊化部研究的《關於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即將出臺。參照此前起草的徵求意見稿,該意見針對不同場景細化了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要求,鼓勵向V2G、智慧有序充電、大功率快充轉型,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

換電模式加速落地

目前,換電模式的落實工作已在加速進行。工信部在《關於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決定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納入其範圍的11個城市包括:綜合應用類城市8個,重卡特色類城市3個。

鼓勵政策接連出臺,換電模式能走上正軌嗎?

根據工信部的介紹,綜合應用類城市將聚焦乘用車、商用車等多領域,重卡特色類城市將聚焦重型商用車領域,試點目標是加強技術研發、加快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換電模式車輛應用、形成充換電互補良性發展生態。

以規劃的10萬+輛車、1000+換電站總推廣目標來看,試點工作將足以構建出覆蓋技術、運營、監管、生態等多維度的換電體系。尤其是試點工作幾乎包含了各類民用、商用車型,這意味有機會提前積累出各類換電體系的推廣經驗,未來根據需求快速複製。

鼓勵政策接連出臺,換電模式能走上正軌嗎?

作為三個重卡特色類城市之一的唐山,針對其主要的鋼鐵企業成品運輸需求,設計了「三縱一橫」幹線換電網路,目前已累計建成7座換電站,有5座位於鋼鐵企業廠區內,2座是在高速路上的幹線換電站,最終總投運換電站不少於60座。

根據原有規劃,唐山市計劃在試點期內,落地運營換電重卡2600臺,建成投運換電站不少於60座,成立電池資產管理公司2家,換電運營示範企業5家,屆時可節約柴油消耗18億升,減排二氧化碳473萬噸。

鼓勵政策接連出臺,換電模式能走上正軌嗎?

在另一個綜合應用類城市南京,也規劃有近100座主要服務於市政工程用渣土車的換電站,並在專案初期明確了電池包規格、換電聯結器、通訊協議等標準,解決了本市渣土車的電池包通用性難題。

不過在乘用車和出行車輛方面,三亞、南京主要在做的還是與第三方公司合作,給後者提供更多發展空間。當地政府現階段更多考慮運營和監管問題,但若想透過商業化運營實現盈虧平衡,單座換電站的負荷率要達到50%以上,而這需要市面上有足夠多的同款電池包車型,目前還沒有相應政策推動實現。

電池包標準化已成關鍵難題

作為重資產模式,換電站建設需要在土地、基礎設施建設、電池儲備、運營維護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B端市場尚可透過統一電池包、運營車輛的高使用率緩解資金壓力,但電池包規格各不相同的C端市場,將帶來極大的運營挑戰,車企自建換電站難以盈利,而第三方換電站又不知道用什麼比例去投放各類電池包,前進步伐相對保守。

鼓勵政策接連出臺,換電模式能走上正軌嗎?
以將成本大幅壓縮的蔚來第二代換電站為例,單座建設成本在150萬元左右,有13塊電池,每天最高可完成312次換電。而服務於B端市場的奧動新能源4.0大旗艦站,基本投入要1000萬元,有60塊電池,單日換電極限是1000次。

用50%盈虧平衡線計算,單品牌車型不足以達到這一點,需要在車企間推廣統一規格電池,解決換電車型規模不足的問題。同時,電池包還可根據尺寸、容量簡化為數種標準規格,以應對不同的車型需求。

但這對於車企而言,採用統一規格的電池包,意味著將不再透過電池技術與競品形成差異,影響高階車型的溢價與競爭力。目前,電池仍是電動車的主要賣點,包括其中的電池材料配方、能量密度、BMS系統、封裝模式等。

鼓勵政策接連出臺,換電模式能走上正軌嗎?

此外,跨多品牌的通用電池包,還代表將直面底盤結構、安裝位置、介面、匹配度等通用性問題,標準化難度較大,且需要在各個車型間做出妥協。

目前,最主流的模式是奧動新能源、蔚來、恆新楚風等採用的底盤裝卸整體式電池包,可靠性、安全性和封裝工藝比較出色,但標準化相對困難,可能要在適用車型範圍和容量之間進行妥協。

伯坦科技、康迪、力帆等企業還提出了另一種模組分箱換電模式,在底盤安裝多個小電池包,達到接近大號電池包的續航能力。該模式的通用性更好,易於標準化,佈局靈活,還能有針對性的只淘汰單個效能不足的小電池包。然而,這種電池包每個都需獨立的殼體,而且因為分散裝於車底,對底部設計有更高要求,結構複雜,安全風險也可能更高。

長期前景仍被看好

不論如何,換電模式已迎來近些年最好的發展契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規定,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而且非換電新能源汽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及以下,這將進一步凸顯換電車型價格、便利性、可靠性、保值率等方面優勢,推動其發展。

鼓勵政策接連出臺,換電模式能走上正軌嗎?

與此同時,相關企業也在加速換電站的建設,國家電網計劃年內在北京、武漢等地建設100座乘用車換電站,在內蒙、青海等礦區建成10座重卡換電站。奧動新能源、蔚來也透過與加油站等第三方企業達成戰略合作,解決用地和電力報裝等審批問題,加快換電網路鋪開。奧動新能源計劃到2025年完成1萬座換電站建設,蔚來將2021年換電站建設目標從500座調漲為700座,而且提前在12月10日完成。

根據方正證券預測,換電模式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2025年換電乘用車銷量將超280萬輛,換電商用車銷量將超50萬輛,配套換電站需求約28000座,對應765億元的市場規模;配套電池需求約55GWh,對應388億元的市場規模,對應電力收入2168億元,產業鏈合計規模約3321億元。

相隔十年,重新大力推動的換電模式,將不再是國家隊的任務壓力,而是引入社會資本,以商業化作為發展和運營路線。新背景下的換電模式,有望構建以換電為核心的新電力體系,但這前提是要讓各個車企、電池公司等多方實現利益平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