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電視不能播的 網路也不能播

佚名發表於2016-03-02

  自年前《太子妃》等網劇下架,網劇審查加緊的苗頭便已顯現。在近日舉行的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在《網路劇的發展與管理》報告中指出將加強管理網劇和網路自制節目,“電視不能播的,網路也不能播”。這對於擅打擦邊球的網劇而言,未來將何去何從?

  總局介入把關網路“問題劇”

  2015年,國內網路劇呈爆發式增長,有355部網劇上線,其中有9部作品點選量衝破10億次。正當網劇迎來春天的時候,現象級網劇《太子妃升職記》因內容“有傷風化”被要求下架,刪減後才再次上線,另一部耽美劇《上癮》也在日前被下架。網劇的野蠻生長,生產了“好劇”,也有更多“問題劇”誕生。

  不斷湧現的“問題劇”不僅引發市場熱議,也讓廣電總局開始意識到這一市場的監管問題,廣電總局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提到,網劇現在是“少年初長成”,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製作粗糙,精品較少,跟風嚴重,部分題材把關能力明顯不足,刑偵、靈異、暴力題材把關尤其不足,造成惡劣影響;故意打擦邊球現象嚴重,有意衝擊底線。

  此次廣電總局明確指出要格外嚴控刑偵、靈異、暴力題材,包括《盜墓筆記》、《鬼吹燈》、《暗黑者》等在內的30多部此類題材網劇,或將成為未來重點監管物件。

  對於如何監管,羅建輝指出,內容標準統一,電視不能播的網路也不能播。

  未來,廣電總局將加強管理網劇和網路自制節目,李京盛指出,包括網路劇審查線上線下統一標準;網站自審的稽核員需要接受廣電總局培訓考核,自審後播出引發熱議的劇目將會進一步由管理司專家稽核團隊稽核總結,有疑義的還會更進一步審議;24小時不間斷地監看模式;對網路劇製作機構也有進一步的管理要求。

  自審機制導致監管不嚴

  2008年,優酷推出的《嘻哈四重奏》成為國內首部網路自制劇,2010年下半年,各影片網站紛紛“觸電”網劇市場。隨著網劇的井噴式發展,如今已經有多部網劇被叫停。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網劇監管政策的出臺是早晚的事。

  早在2012年7月,廣電總局釋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劇、微電影等網路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及2014年1月《關於進一步完善網路劇、微電影等網路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等規定中,廣電總局就曾指出當前一些“網路視聽節目在題材選擇、節目內容、製作資質”等方面存在“內容低俗、格調低下、渲染暴力血腥色情等問題”,並提出網劇需持證製作、持證稽核等規定。

  網劇監管不嚴是引發網劇問題頻現的原因之一,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指出,網路劇的自審自播機制很容易被自身商業利益所左右,難免會有意無意放寬審查尺度,這也促使很多網劇打“擦邊球”。

  微博認證為電視評論人的“電視節目創新引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如今看來網劇的審查依舊是網站自審,不同於電視劇有專審制,並且需要當地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等多項審查程式,這一制度對於未來網站平臺影響不大”,網站是否會受影響還要看廣電總局監管內容是否涵蓋已經播出的網劇,以及網站擁有的IP能否在政策出臺後成功過審。

  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資本市場一向青睞影視行業,“電視節目創新引擎”表示,“與傳統影視劇相比,網劇的篇幅小、節奏快;題材多元,受眾年輕;成本低、門檻低。所以,回報更容易、更快的網劇也吸引了一大批資本進入到網劇市場”。尤其在2015年,眾多小型製作公司的加入,導致基腐、驚悚、懸疑等各種監管危險題材網劇野蠻生長,併成為市場資本追逐的物件。

  儘管加強網劇的審查對網路平臺的影響不大,但對於網劇背後的製作方而言,卻有著明顯不同的影響。網劇製作從業者張先生認為,“對於一般正常製作網劇的公司而言,加強網劇管理有利於整個行業,在網劇正如火如荼的發展下,如果沒有一個管控的標準,意味著想要借出格、有噱頭、大尺度等話題網劇而投機的小製作公司自然會“鋌而走險”博取利益,也就不利於這一行業良性發展,更不利於其他老老實實的從業者”。

  除了題材寬泛,網劇還有網生代、不受播放限制、互動等自己的特點,不依賴博眼球、大尺度也能有大發展。所以一旦網劇確定了一定的標準,這一行業的准入門檻就會大幅度提高。製片人陳鍊認為,一大批不專業、投機取巧的小製作公司就會被淘汰,對於有一定資金和IP資源的專業公司而言,則是重大利好。但魏鵬舉指出,“統一的標準監管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這一行業的創新,如何兼顧創新與秩序也是未來從業者值得注意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