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做微信的時候,我並沒有去寺廟(龍泉寺)燒香。”
2019年微信公開課上,“微信之父”張小龍終於澄清了這個被眾多產品經理、軟體工程師、媒體廣為謠傳的“微信誕生記”。
與謠傳的偶然性相反,微信的出現、成功都伴隨著極強的必然性。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復盤一下微信8年,是怎麼從一個取代簡訊的軟體成長為全民生活方式的。
孤獨的人 幫助他人溝通
自從2005年被騰訊收購後,張小龍就開始了“佛系”生活,雖然打磨QQ郵箱獲得了公司內部的年度創新大獎,但是其盈利一直沒有太大的突破,這就與騰訊內部的以盈利論英雄的價值觀相牴觸。
除了每半月開車去深圳開一次會,張小龍的大部分時間都偏安於廣州一隅。
KikMessenger(圖源:KnogimMicks)
2010年10月某一天的深夜,張小龍在QQ郵箱的閱讀空間裡瞭解到了有一個名為Kik的基於手機通訊錄實現免費簡訊聊天功能的App,僅上線15天就收割了100萬使用者。當即想到騰訊可不可以也做一個適用於移動端的社交通訊軟體。
說做就做,張小龍馬上就給騰訊CEO馬化騰發了一封郵件,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馬化騰很快回復郵件,並表示了贊同。
“整個過程起點就是一兩個小時,突然搭錯了一個神經,寫了這個郵件,就開始了。”張小龍回憶當時的想法。
讓我們把時間的齒輪拉回到2010年,熟悉中國網際網路的朋友肯定對這個年份不陌生——這一年3G網路全面鋪開,智慧手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推出,Android和iOS開始成為操作系統的主旋律。
三方面的因素,為微信的誕生提供了滋養豐富的土壤。
微信(圖源:sina)
經過了近兩個月的準備,2011年1月21日——張小龍的類Kik產品釋出,正式命名為“微信”。
“這麼多年了,我還在做通訊工具,這讓我相信一個宿命,每一個不善溝通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幫助別人溝通的內在力量。”2011年01月23凌晨01:54,張小龍在飯否寫下了這段文字,開啟了另一段幫助他人溝通的征程。
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在最初設計微信的時候,UI同事給了張小龍好幾套微信開屏桌布,張小龍近乎固執地決定採用地球照片並只放一個人上去。
“每次看到知乎上人在討論為什麼啟動畫面是一個人頂個球,我就很樂。”——張小龍讓一個人孤獨地頂個球,一頂就是8年。
微信1.0(圖源:jianshu)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微信1.0只能用“簡陋”來形容,僅有對話、傳送圖片以及更換頭像等幾項功能。
不過在理念上,微信1.0專門為手機設計的思路、人性化的互動以及簡明的UI幾乎貫穿了整個微信成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