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經典名方

琴声清幽發表於2024-08-28

http://www.wanyingcha.cn/article-detail/NZynDKMB

張錫純(1860年-1933年),字壽甫,籍山東諸城,河北省鹽山縣人,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斗。1916年在瀋陽創辦我國第一間中醫醫院——立達中醫院。1928年定居天津,1930年創辦國醫函授學校,培養了不少中醫人才。由於他有高明的醫術和特殊的地位,醫名顯赫。

溫降湯

組成:白朮9克、清半夏9克、生山藥18克、乾薑9克、生赭石(軋細)18克、生杭芍6克、川厚朴4.5克、生薑6克。

主治:溫補開通,降其胃氣之功效。主治吐衄,脈虛滿而遲,飲食停滯胃口不能消化。此因涼而胃氣不降所致。

十全育真湯

組成:黨參15克,黃芪15克,山藥12克,知母12克,玄參12克,龍骨12克(生),牡蠣 12克(生),丹參 9克,三稜 6克,莪術 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與作用,補氣養陰,活血,固澀。

主治:氣分虛甚者,去三稜、莪術,加雞內金9克;喘者,倍山藥、加牛蒡子9克;汗多者,以白朮易黃芪,倍龍骨、牡蠣,加山萸肉、生白芍各18克。若其汗過多,服藥仍不止者,可但用龍骨、牡蠣、萸肉各30克煎服,不過兩劑其汗即止。汗止後再服原方。若先冷後熱而汗出者,其脈或更兼微弱不起,多系胸中大氣下陷,細閱拙擬升陷湯後跋語,自知治法。

方解:方中黨參、黃芪益氣養陰;山藥、知母、玄參滋陰降火;生龍骨、生牡蠣固澀斂汗安神;丹參、三稜、莪術治血去瘀。全方配伍,共奏補氣養陰,活血固澀之功。若氣虛甚,去莪術、三稜,重用黨參、黃芪,並加雞內金;汗多者,重用龍骨、牡蠣,加山茱萸、生白芍;喘者,重用山藥,並加牛蒡子。

玉液湯

【組成】生山藥30g 生黃芪15g 知母18g 生雞內金搗細6g 葛根 5g 五味子 9g 天花粉9g

【用法】水煎服

【主治】益氣滋陰,固腎止渴。治療糖尿病。

【加減】服之覺悶者,去於術;氣弱,三稜、莪術各減為3克;洩瀉,以白芍代知母,於術改用12克;熱者,加生地、天冬各適量;涼者,知母、花粉各減半,或皆不用;涼甚者,加肉桂(搗細沖服)、烏附子各6克;瘀血堅甚者,加生水蛭6克;若堅壯者,宜去山藥;室女及來產婦,三稜、莪術宜少用,知母減半,加生地黃適量;血瘀而未見症瘕,或月經猶未閉者,亦少用三稜、莪術;虛弱,去三稜、莪術,雞內金改用12克;男子勞瘵,三稜、莪術亦宜少用,或以雞內金代之亦可。

【方論】方中桂枝,乾薑以助心肺之陽;白朮、茯苓、甘草理脾胃之溼;厚朴通胃中陽氣;橘紅助白朮、茯苓、甘草以利痰飲;白芍酸斂,可防熱藥之上竄,制虛火之浮游,且藥之熱者,宜於脾胃,恐不宜於肝膽,又取其涼潤之性,善滋肝旭之陰,即預防肝膽之熱也。

扶中湯

組成:於術(炒)30克、生山藥30克、龍眼肉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治洩瀉久不止,氣血俱虛,身體羸弱,將成勞瘵之候。

加減:小便不利者加椒目(9克,炒搗)

升降湯

組成:野臺參6克 生黃芪6克 白朮6克 廣陳皮6克 川厚朴6克 生雞內金(搗細)6克 知母9克 白芍藥9克 桂枝3克 川芎3克 生薑6克

用法:以上藥物清水浸泡30分鐘,然後水煎20分鐘,每劑煎兩次,將兩次藥液混合,分兩次溫服。

主治:治肝鬱脾弱,胸脅脹滿,不能飲食。

益脾餅

白朮120g,乾薑60g,雞內金60g,熟棗肉半斤組成。

先將白朮和乾薑用紗布包成藥包,紮緊,放入鍋內,再把紅棗放入,加適量的清水,先用大火將水燒沸,然後再改用小火熬煮1個小時左右,除去藥包和紅棗的核心,把棗肉攪拌成棗泥後待用。接下來就應該將雞內金碎成細末,與麵粉混和均勻,再將棗泥倒入,加上適量的食鹽,和成麵糰。然後再將麵糰分成若干個小團,做成薄餅,在鍋內放入適量的菜油,用文火烙熟後即可。一般在空腹時食用,慢嚼細嚥。

珠玉二寶粥

【組成】生山藥、生薏苡仁各60克。

【功效】補肺健脾養胃。

【主治】脾肺陰分虧損,飲食懶進,虛熱勞嗽,並一切陰虛之證。

【製法】上先將 山藥、 薏米搗成粗渣,煮至爛熟。【用法】隨意服之。

活絡效靈丹

【處方】當歸15克 丹參15克 生明乳香15克 生明沒藥1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絡止痛,治氣血瘀滯,心腹疼痛,腿臂疼痛,跌打瘀腫,內外瘡瘍,以及症瘕積聚等。

【用法】上藥四味作湯服。若為散,一劑分作四次服,溫酒送下。腿疼加牛膝。臂疼加連翹。婦女瘀血腹疼,加生桃仁(帶皮尖作散服炒用)、生五靈脂。瘡紅腫屬陽者,加金銀花、知母、連翹。白硬屬陰者加肉桂、鹿角膠(若恐其偽可代以鹿角霜)。瘡破後生肌不速者,加生黃 、知母(但加黃恐失於熱)、甘草。臟腑內癰,加三七(研細沖服)、牛蒡子。

理飲湯

【主治】心肺陽虛,脾溼不開,胃鬱不降,飲食不化

【組成】於術12克 乾薑15克 桂枝尖6克 炙甘草6克 茯苓片6克 生杭芍6克 橘紅4.5克 川厚朴4.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心肺陽虛,脾溼不開,胃鬱不降,飲食不化,變為飲邪。脘腹滿悶,短氣喘促,咳吐粘涎,脈弦遲細弱。

【方論】方中桂枝,乾薑以助心肺之陽;白朮、茯苓、甘草理脾胃之溼;厚朴通胃中陽氣;橘紅助白朮、茯苓、甘草以利痰飲;白芍酸斂,可防熱藥之上竄,制虛火之浮游,且藥之熱者,宜於脾胃,恐不宜於肝膽,又取其涼潤之性,善滋肝旭之陰,即預防肝膽之熱也。

理衝湯

【組成】生黃芪 9克;黨參 6克;於術 6克;生山藥 15克;天花粉 12克;知母 12克;三稜 9克;莪術 9克;生雞內金 9克(黃者)。

【用法】用水600毫升,煎至將成,加好醋少許,滾數沸服。

【主治】益氣行血,調經祛瘀。治婦女經閉不行,或產後惡露不盡,結為症瘕,以致陰虛作熱,陽虛作冷,食少勞嗽,室女月閉血枯,男子勞瘵,臟腑症瘕積聚,氣鬱脾弱,滿悶痞脹,不能飲食。

理痰湯

【處方】生芡實30克 清半夏12克 黑脂麻(炒,搗)9克 柏子仁(炒,搗)6克 生杭芍6克 陳皮6克 茯苓片6克

【功能主治】治痰涎鬱塞胸膈,滿悶短氣;或潰於肺中,喘促咳逆;停於心下,驚悸不寐,滯於胃口,脹滿噦呃;溢於經絡,肢體麻木或偏枯;留著於關節筋骨,俯仰不利,牽引作疼,隨逆氣肝火上升,眩暈不能坐立。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註】方中半夏為君,以降衝胃之逆;重用芡實,以收斂衝氣,更以收斂腎氣,而厚其閉藏之力;脂麻、柏子仁,潤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實補腎;芍藥、茯苓,一滋陰以利小便,一淡滲以利小便;陳皮佐半夏以降逆氣,並以行芡實、脂麻、柏子仁之滯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