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如何識別和分類物件? - mpg

banq發表於2020-10-20

人腦將環境分解為總共49個屬性,足以對所有物件進行分類。根據所觀察物件與已知類別的相似程度,然後將其識別為狗或傢俱。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事物的世界中,我們必須對事物進行識別和分類。只有當您能夠識別周圍的事物時,您才能與他人就這些事物進行交流並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如果我們看到擺在椅子上的東西,我們可以坐在椅子上。一旦我們將物體識別為杯子,就可以將其提起並從中飲用。
為了進行這種對映並瞭解我們的環境,我們必須不斷將輸入的感官與已經學到的資訊進行比較。為此,大腦將一個物件分解為各個屬性,將它們與已知的屬性進行比較,然後將這些屬性放回去。根據所觀察物件與已知類別的相似程度,然後將其識別為一件傢俱或器皿。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不清楚我們如何看待事物是相似的還是不相似的。換句話說,使我們識別物體的特徵是什麼?
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人類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與美國貝塞斯達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合作,現已鑑定出一組49種特性,使我們能夠確定幾乎所有物體,即潛在的特性。他們所謂的心理表示。這種表示反映了大腦將刺激轉換成的格式。就物體物件而言,它由例如顏色,形狀和大小組成,但也可能由以下事實組成:“自然”,“可以移動”,“有價值”或“與動物有關” 。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可解釋且最低限度的維度集,即包含儘可能少的屬性,但足以描述所有內容的維度。
研究人員在近5500名參與者的幫助下測試了三種物件的近150萬種組合。據此,他們開發了一個計算模型,用於計算哪個物件最有可能被選為奇數物件。保留的物件越多,它們越相似。事實證明,他們的模型使科學家能夠非常精確地預測兩個物件的相似性。但是它還提供了49個核心維度,使我們能夠根據簡單的標準對世界進行分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