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日(7月12日至7月13日)、屬於美國人民的“雙十一”亞馬遜Prime Day本週落下帷幕,“爆炸式”消費似乎推翻了此前市場擔憂的美國消費者信心“崩塌”。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週四表示,在今年的Prime Day活動中其會員購買了超過3億件商品,共計119億美元的戰績使其成為該公司歷史上最大的Prime Day活動

活動期間,亞馬遜商店銷售合作伙伴的銷售額增長超過了該公司的零售業務,顧客在抽獎比賽中購買了超過1億件小企業商品,花費超過30億美元。

據Adobe數字經濟指數(Adobe Digital Economy Index),亞馬遜Prime Day首日銷售額達6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7.8%,成為2022年迄今為止美國最大的網路購物日。次日銷售額達59億美元,兩日銷售額同比增長8.5%

不過,賣的多並不意味著賣的好,也不能直接與消費信心重振所掛鉤。市場研究公司Numerator的基於首日的統計資料也顯示,此次賣出商品類別以日用消費品居多,最暢銷的產品包括尿布、美容產品等等,有57%的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售價低於20美元,只有5%的消費者購買的售價超過100美元。

花旗銀行分析認為,此次消費者購買狂潮主要得益於亞馬遜平臺前所未有的折扣。比如亞馬遜Fire TV 50英寸4K電視此次低至2.1折,而針對9月開學季的住宿校園生活用品也大打折扣。隨著牛鞭效應的逆轉,折扣較大的奧特萊斯也會受到衝擊。

所謂“牛鞭效應”,指供應鏈上的一種需求變異放大現象,使資訊流從最終客戶端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無法有效地實現資訊共享,使得資訊扭曲而逐級放大,導致了需求資訊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此資訊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圖形上很像一個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稱為牛鞭效應。

此前,當美國消費者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折扣季中時,當那些供應鏈混亂時期的緊俏商品被任意挑選時,相對應的,是美國零售商正在面臨自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以來最嚴重的“庫存危機”。

美國零售業“牛鞭效應”正接近尾聲,庫存過剩迫使美國進口商減少海外訂單,從而壓低海運費用,最終可能導致貨運業衰退。零售巨頭Target和沃爾瑪指出,5月美國消費品進口總額下降了約15億美元,表明海外產品的需求正在下降,消費者耐用品方面支出大幅減少。

按照“大空頭原型”Michael Burry的說法,零售業此前的供給過剩形成了“牛鞭效應”,而隨著需求放緩,“牛鞭效應”迎來終結,並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引發通貨緊縮,促使美聯儲逆轉緊縮之路,甚至重啟寬鬆。

此外,美國銀行經濟學家Aditya Bhave此前對7月初獨立日假日消費資料進行了分析,按照BAC彙總的信用卡和借記卡衡量,在截至7月9日的兩週內,支出只有一個小幅的“節日衝擊”,同比增長3.5%。

考慮到美國目前已經高達9.1%的通脹率,今年支出的“節日衝擊”比前三年都要小。

美銀此前的觀點是,實際的經濟活動正在放緩,美國將於2022年下半年啟動溫和衰退,將年末標普500指數目標點位從之前的4500點下調至3600點,同時還預測美聯儲的QT將比預期更快結束。

自 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