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從科技,軟硬兼“失”
作者 | 黃老邪
來源 | 產業科技
歷經16個月獲批IPO註冊申請,雲從科技2025年轉虧為盈目標仍迷霧重重。
作為“AI四小龍”之一,雲從科技所在的AI行業仍普遍深陷虧損,在盈利困局難解、業務高度重疊、營收增速有限等陰影下,雲從科技盡顯疲態。
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3月,總部位於廣州,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領域客戶提供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上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20年12月3日,雲從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同年12月31日進入問詢狀態,2021年7月20日上會獲得透過。今年4月6日,雲從科技IPO註冊申請獲批,歷經16個月。
募集資金投資科技創新領域。雲從科技計劃募集資金37.5億元,其中8.13億元將用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專案、8.31億元用於輕舟系統生態建設專案、14.12億元用於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專案,剩餘6.93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發展之路異常曲折。雲從科技名聲在外,素有“國家隊”之稱,但行業春天尚未真正到來,在深不見底的研發投入與競爭激烈的場景落地拉扯下,雲從科技仍在探索一條可持續的盈利路徑。
扭虧難上加難
營收保持增長。2019年至2021年,雲從科技營收分別為8.1億元、7.6億元、10.8億元,三年總營收26.5億元。
虧損態勢延續。雲從科技2019年至2021年淨虧損分別為6.4億元、8.1億元、6.3億元,三年合計虧損20.8億元。
研發投入接近虧損。雲從科技長期業績虧損,部分原因是受到鉅額研發投入“拖累”。2019年至2021年,雲從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4.5億元、5.8億元、5.3億元,營收佔比為56.25%、76.59%、49.67%。
2025年轉虧為盈難上加難。雲從科技在招股書中對盈利做前瞻性分析,預計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雲從科技2020年虧損超過當年營收,2021年虧損佔營收一半以上,距離2025年轉虧為盈的目標漸行漸遠。
毛利率低於行業平均。2019年至2021年,雲從科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0.9%、43.5%、37.0%,均不超過50%,低於商湯科技同期56.8%、70.6%、69.7%。雲從科技綜合毛利率也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硬體產品拖毛利後腿。雲從科技主要業務是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和人機協同作業系統,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將人機協同作業系統作為方案架構的核心組成部分,充分發揮作業系統提供的AI 能力,再結合智慧AIoT裝置和第三方軟硬體產品等為客戶解決特定行業問題。第三方軟硬體產品收入占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營收比分別為57.71%、42.32%、36.17%,毛利率相對較低,拉低了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毛利率水平。
客戶集中度提高。雲從科技面臨客戶集中度升高的局面,前五大客戶集中度由2020年的27.92%提升到2021年的69.58%。過於依賴少量大客戶,未來可持續經營性恐面臨考驗。
應收賬款高企。雲從科技客戶群體中,政府、公安、銀行、機場以及其他大型企業等政企客戶較多,付款週期普遍較長。2019年至2021年應收賬款分別為2.91億、4.84億元和3.53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5.06億元、-4.61億元和-5.47億元,貨幣資金分別為10.14億元、9.99億元、8.52億元,存在面臨資金壓力的風險。
不確定性隱患增加
應用場景落地高度重疊。人工智慧產業鏈分為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應用層是面向特定應用場景需求而形成軟硬體產品或解決方案。“AI四小龍”在技術層同處計算機視覺技術賽道,應用層場景集中於安防、金融、消費等。
其中,商湯科技覆蓋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慧汽車四個板塊,曠視科技發力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業務,依圖科技提供智慧公共服務和智慧商業服務。
雲從科技落地場景主要為金融、交通出行、城市治理等行業。金融方面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交通出行方面包括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等上百座民用樞紐機場;城市治理方面包括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政法、學校、景區等。
掉隊“AI四小龍”。雲從營收在“AI四小龍”中表現不佳,低於商湯科技2019年至2021年的30.3億元、34.5億元、47億元,同樣低於曠視2019年至2021年6月的12.6億元、13.9億元、6.7億元。
研發投入同業偏低。雲從科技研發投入在同行業中較低,制約技術護城河。雲從科技2019年至2021年研發投入低於商湯科技同期19.2億元、24.5億元、30.6億元,同樣低於曠視科技2019年至2021年6月的10.35億元、9.99億元、4.68億元。在前期盈利艱難的前提下,高研發投入才能換回技術積澱,修煉好內功。
專利短板待補足。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雲從科技擁有發明專利 93 項,僅高於擁有22項發明專利的依圖科技,遠低於分別坐擁464項專利、8123項專利及專利申請的曠視科技和商湯科技。專利是連線創新和市場應用的重要橋樑,專利數量偏低將在核心演算法技術實力的比拼中落入下風。
人才供應隱患。人工智慧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旺盛,且對人才要求標準較高。2019年至2021年,雲從科技研發人員分別為824人、997人、575人,研發人員數量出現明顯波動。隨著行業規模的不斷增長,人工智慧企業對於核心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研發人才流失將對經營情況和市場競爭力造成不利影響。
“國家隊”成色不足。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曾擔任中科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智慧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電子資訊科技研究所副所長。成立七年來,累計募集資金超過30億元,股東包括國有及政府基金,但最大的國有股東僅持股2.21%。
行業市場增速承壓。雲從科技2018年年至2021年營收復合增長率30.48%,達到盈虧平衡狀態需要2022年-2025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到33.6%。沙利文諮詢統計,中國AI市場規模2016年至2019年複合增速約為61%,預計2020年至2024年增速下降到44%。
AI行業前景雖廣,與安防、金融、消費等領域的結合蘊藏潛力,但行業也面臨技術成熟且高度同質化的局面。大浪淘沙下,雲從科技靠“背景”且低毛利的商業模式,增長空間可能受限。打造獨立且持續的造血能力,尋找差異化競爭路徑,是雲從科技盡享早期AI紅利後,在紅海市場突圍的關鍵。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9060/viewspace-288845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軟硬兼備 戴爾更新VDI Complete解決方案
- CP談芯 | 英特爾攜手用友 1+1>2,軟硬兼備打造創新雲服務
- 為新基建提速,安富利人工智慧技術“軟硬兼備”!人工智慧
- 雲上人和物聯科技加入龍蜥社群,攜手打造軟硬體服務生態
- 從 IaaS 到 HaaS:京東雲的新“硬盒”
- 雲從科技財報:2023年雲從科技營收6.29億 淨虧損6.3億元營收
- 從做深基礎,曝光正在“變硬”的阿里雲阿里
- 從軟體(Java/hotspot/Linux)到硬體(硬體架構)分析互斥操作的本質JavaHotSpotLinux架構
- 從湖南“軟硬兼施”,管窺三湘水畔的智慧浪潮
- Cerberus:微軟雲端計算開放硬體安全方案微軟
- 從“模式創新”到“科技破局”,雲從科技如何穿越時代變革週期?模式
- 招聘「全職/遠端辦公/兼職」雲南招聘高階軟體工程師軟體工程工程師
- 華為雲SQLServer軟硬體升級,推動效能全面提升SQLServer
- linux 軟硬連結Linux
- 【華為昇騰】 序言:從昇騰AI軟硬體平臺聊起AI
- 從技術角度看騰訊雲“資料丟失”事件!事件
- 趨勢科技CEO稱將硬體與加密分離可實現雲安全加密
- 谷歌年度回顧:從軟體到硬體,從打造產品到重構影響力谷歌
- 軟硬協同:基於倚天的影片雲編碼效能升級
- 走向自主可控,從國產化軟硬體升級替換開始
- 從上雲到用雲,中軟國際一“棧”到底
- 走窄門,行遠路,見微光|雲擴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春剛的公開信
- 雲時代安全防護硬實力|綠盟科技榮獲CSA四項大獎
- 硬連結和軟連結
- 大模型生態合作啟動 雲從科技堪當大任大模型
- 安集科技榮膺2022科創板硬科技領軍企業
- Linux軟連結和硬連結Linux
- 軟連結 vs. 硬連結
- linux硬連結和軟連結Linux
- 341程式設計器 軟硬體程式設計
- 從軟到硬,2017 我 GET 到的 15 條產品心得總結——Jinkey 原創
- 雲從科技張立:從三個維度以人工智慧服務金融機構人工智慧
- 早早兼職
- 兼職,求教
- 【雲原生小課堂】如何打造一款軟硬兼施、多功能、零損耗的雲原生網路方案
- 自動化測試框架AutoTestFramework及軟硬體環境-Alltesting|澤眾雲測試框架Framework
- IPS硬屏是什麼意思?IPS硬屏和軟屏哪個好?
- ORACLE SQL解析之硬解析和軟解析Oracl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