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訂閱模式的成功與問題
今年調查發現,許多媒體 2021 年的收入增長了。59% 的媒體表示,總體收入有所增加(這些媒體來自 52 個國家,有的以訂閱為主、有的以廣告為主),20% 報告與去年持平,只有 8% 表示收入下降。在新冠疫情持續以及和傳統的收入來源進一步萎縮的境況下,這個發現令人驚喜。
這個資料證明了媒體行業的高度靈活適應性:在過去 18 個月裡,媒體公司獲得了訂閱、電子商務和數字營銷等新收入,並開始從網路平臺獲得可觀的內容版權使用收入。
收入增長的關鍵因素是數字廣告的強勁反彈:疫情期間,人們把消費轉移到了線上。根據 GroupM 的報告,2021 年數字廣告年增長率達到了歷年最高的 30%,佔所有廣告支出的 64%。
大多數媒體領袖(73%)表示對未來一年持樂觀態度。媒體領袖們的信心主要來自於訂閱和會員模式的成熟帶來的收入持續增長。
《紐約時報》目前擁有 840 萬訂閱使用者,其中 760 萬是數字訂閱,有望在 2025 年達到 1000 萬的目標。對於許多較早試水訂閱的媒體來說,數字訂閱收入超過了紙質版。不僅許多高階媒體可以預見一個可持續的未來,甚至一些小型數字媒體也獲得了可觀的收入,比如斯洛伐克媒體 Dennik·N、西班牙 “每日新聞網”(El Diario)、馬來西亞 “當今大馬網”(Malaysiakini)、丹麥媒體 Zetland 和南非網站《獨行者日報》(the Daily Maverick)。
“公司的增長機會就在眼前。隨著可持續收入模式的建立,我們現在清楚地看到了道路和前景。”
——Styli Charalambous,南​非《獨行者日報》執行長
調查顯示,2022 年,商業媒體仍然把訂閱作為頭等大事(79%),而其它收入渠道:展示廣告(73%)和本土廣告(59%)、活動(40%)和平臺基金專案(29%)都排在後面。‍‍
圖 1. 2022 年媒體領袖重點關注的收入渠道 (來源:牛津路透研究院 2022 新聞、媒體及技術趨勢報告,以下簡稱 “牛津路透報告 2022”。)
但訂閱模式是否適用於所有媒體,目前還沒有定論。BuzzFeed 和 Vox 等正在探索橫向擴大規模支撐的 “混合收入” 模式——廣告、電子商務、讀者支付等。本調查再次發現,沒有一刀切的模式。廣告仍然是許多媒體的主要關注點。商業媒體領袖們認為,平均有三到四種不同的收入來源對他們很重要。
免費的新聞模式也很重要,因為可以確保新聞的公眾服務性質。47% 的媒體領袖擔心訂閱模式可能會將新聞業推向僅為精英服務的方向。由於弱勢群體的資訊不平等現象日益加劇,多家媒體採取了實際行動:南非《獨行者日報》網站推出了使用者自主會員費定價措施,讓人們根據自己的支付能力選擇;西班牙 “每日新聞網”(El Diario) 允許人們免費使用。葡萄牙使用彩票資金資助人們獲得 8 家媒體的 2 萬份數字新聞訂閱。還有丹麥媒體 Politiken 正致力於擴大為大學生免費的計劃。
圖 2. (左)《獨行者日報》允許使用者自主選擇年費;(右)葡萄牙彩票基金贊助的免費 Visão 週刊(來源:牛津路透報告 2022)
如何應對訂閱疲勞:今年許多媒體關注的重點是留住新冠疫情期間獲得的新訂戶。他們採用的策略其一是降價優惠和差別定價,其二是開發新的優質產品,進行產品捆綁銷售,比如《紐約時報》開發的縱橫字謎和烹飪應用就非常成功。現在它的產品評論網站 Wirecutter 也要付費了,而且,以前免費的明星作家時事通訊現在也只向訂閱者提供。其他媒體也在捆綁付費播客和有聲圖書。

二、創作者經濟和人才爭奪戰

近年來新聞業出現了兩大新理念:第一,網路新聞需要付費;第二,記者要更像社會類網紅。
以 Substack 為代表的新平臺就應用了以上理念,該平臺使作家、博主和播主能夠賺大錢,為 “創作者經濟” 注入了新的活力。去年 11 月,Substack 宣佈獲得了 100 萬付費訂閱使用者,頂尖作家僅憑藉時事通訊平臺就能獲得六位數的收入。
為了與 Substack 競爭,Facebook(Bulletin)和 Twitter(Revue)都推出了自己的產品以及一系列激勵創作者的功能。例如,Twitter 在 2021 年 9 月推出了一個超級粉絲訂閱功能,幫助創作者將粉絲變現。Facebook 推出了粉絲訂閱和明星服務功能,對優質內容給予經濟獎勵。還有,播客平臺也為播主提供類似的訂閱或捐贈功能。
圖 3. (左)推特推出的超級粉絲功能;(中)Facebook 中的明星服務;(右)時事通訊與播客訂閱功能(來源:牛津路透報告 2022)
2022 年趨勢預測
1、去年的趨勢是明星作者離開媒體創業,今年我們可能會看到作者回流主流媒體。因為不是所有作家都能輕而易舉迅速擴大受眾,而傳統媒體要吸納人才以滿足訂閱渠道的需求。
例如,《大西洋月刊》推出一系列新的時事通訊,其中包括 Charlie Warzel 等作家,他之前曾在 Substack 上經營自己的 Galaxy Brain 品牌,加盟《大西洋月刊》之後他可以繼續通過播客獲得獨立的收入,現有粉絲可以免費訪問《大西洋月刊》一年,之後就需要訂閱了。
2、媒體人合作社:今年會出現更多的 “合作社” 型別的公司,他們有傳統新聞機構的基礎設施,又給予媒體人最大程度的自由和經濟回報。
例如,Puck 是一家初創公司,由《名利場》前編輯喬恩 · 凱利創辦。這裡彙集了一批報導矽谷、好萊塢、華盛頓和華爾街的精英記者。他們 “希望與自己在社交平臺上的大量受眾建立直接聯絡。” 在 Puck, 他們成為了創始合夥人,既擁有股權,也會根據訂閱量和廣告銷售獲得獎金。而消費者支付年費不僅可以訪問多種主題的明星記者郵件,還可以優先參加活動、獲得與記者見面的機會等。
將作者收入與訂閱聯絡起來,媒體公司越來越依賴明星作者,因此明星作者的分成如何計算就成為一個問題。Puck 設計了一個演算法,可以計算出如何獎勵那些收入最高的人,但其透明度和公平性還有待檢驗。Substack 平臺的明星作者 Casey Newton 認為媒體需要與作者共享時事通訊或視訊的訂閱收入以及播客廣告收入。

三、原生數字媒體品牌的成敗之年

不久前,BuzzFeed、Vox 和 Vice 等原生數字品牌被認為代表新聞業的未來。但隨著 Facebook 演算法的多次變化,再加上新冠疫情,這種開放獲取、廣告支援的模式受到了衝擊。一些數字媒體明星已經逃回了傳統媒體公司,許多風險投資家想要收回投資。這些最初的 “攪局者” 現在陷入了與復興的傳統媒體爭奪受眾、與網際網路平臺爭奪廣告的困境中。
2022 年趨勢預測
1、原生數字媒體擴大規模。
BuzzFeed 創始人 Jonah Peretti 多年來一直主張,數字媒體應該進行整合,以利於與廣告商談判,與 Facebook 和谷歌競爭廣告主導地位。該公司 2021 年 12 月上市後獲得了收購數字生活媒體 Complex 的資金,另外,去年它還收購了《赫芬頓郵報》。Vice、Vox 和 Bustle 等其它原生數字品牌緊隨 Buzzfeed。Vox 於 2019 年收購了《紐約雜誌》及其網站,近期還收購了 Group Nine(擁有包括 NowThis 和 PopSugar 在內的多個品牌)。今年預期會有更多的併購,但可能不會像幾年前預測的那樣大規模合併。
2、傳統媒體希望通過收購來推動增長。頭部媒體要購買能夠為訂閱包增值並帶來不同型別受眾的數字媒體品牌。
Axel Springer 去年以約 1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Politico,《紐約時報》已同意收購體育媒體《運動員》(the Athletic),交易金額約 5.5 億美元。憑藉其對多個體育細分市場的深度報導,《運動員》積累了超過 100 萬的訂戶。

四、音訊市場深度角逐

儘管數字音訊消費的增長已經持續多年了,2021 年湧現出很多新的音訊格式如音訊文章、flash 簡報和音訊訊息,以及實時社交音訊等。

首個 “airpods 社交網路”Clubhouse 興起之後,幾乎所有的主要社交媒體平臺,如 Twitter(Spaces)、Facebook(Live Audio Rooms)、Reddit(Talk),都很快推出了克隆版 Clubhouse,允許使用者建立即興討論和活動。

不過,等熱度退去之後,這些功能會對觀眾有多大的吸引力尚無定論。目前社交媒體平臺正在打造讓使用者創作和編輯短篇音訊故事的工具,這也是 “創作者經濟” 的一種。Facebook/Meta 正在打造 “soundbites” 並計劃應用在所有產品中,這是一種新的創意短音訊——相當於音訊界的 TikTok。

各類應用程式(烹飪 app, 約會 app)也都推出了音訊資訊和音訊交流功能。比如約會 app Hinge 的檔案中附加的短音訊資訊增加了一種個性感。

音訊對新聞業的影響

對於媒體來說,平臺對音訊投資,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任何擁有智慧手機的人都能生產音訊內容,內容總量的爆發式增長可能使得專業的內容更難脫穎而出。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提振整個聽覺市場,提供更多機會。

對於社交媒體平臺而言,音訊比書面文字更難監控,這將對平臺的內容調節形成嚴峻挑戰。

許多媒體領袖認為音訊比視訊和文字更有利於推進使用者參與和貨幣化。在美國,播客廣告在疫情期間一直很繁榮,《紐約時報》2020 年播客廣告收入 3600 萬美元。音訊在營銷和吸引新觀眾方面的價值也不容小覷。以音訊為主的 “慢新聞” 品牌 Sweet Bobby 去年在蘋果播客排行榜高居榜首,不僅推廣了該品牌,更吸引了媒體特別青睞的年輕聽眾。

2022 年趨勢預測

1、媒體音訊引流大戰打響。通過音訊吸引使用者到自身平臺的競爭將非常激烈。

《紐約時報》計劃在今年推出一款音訊產品,裡面包括其 2020 年購買的 Audm 音訊故事、Serial Productions 製作的廣播劇、還可能有公共廣播節目《美國生活》25 年來的節目,更令人期待的還有《每日新聞》下午版(月均 2000 多萬聽眾的熱門播客)。在開發該應用時,《紐約時報》已經確定了消費者進行純音訊體驗的 “關鍵時段”——其分析顯示,目前在音訊內容開發方面還大有可為。該應用會成為紐約時報訂閱包的重要部分。這標誌著音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圖 4. 《紐約時報》調查發現的音訊消費時段,以精準推出適宜長度的音訊內容。其中藍色部分屬於 “全音訊消費” 時段,黃色部分是需要抓取注意的時段,灰色部分是非音訊消費時段。(來源:《紐約時報》音訊產品設計總監 Alex Rainert 的推特)
在北歐,挪威最大的媒體公司 Schibsted 也在致力於生產免費和優質的音訊產品,還收購了瑞典音訊平臺 PodMe。該公司表示,包括播客、書籍和短音訊的音訊產品現在是其整體戰略的核心部分。還有一些公共廣播公司在考慮是否播放其他媒體的播客,並延遲其優質節目上線網路平臺的時間。
2、付費播客平臺的第二春。
蘋果和 Spotify 的付費功能將在今年向個人創作者和媒體開放。另外在小規模市場,獨立播客平臺也在悄悄發力。比如 Podimo 的高質量的本地語音訊在丹麥、挪威、德國和西班牙等國擁有 10 萬 + 付費訂戶。另外該公司計劃推廣與創作者分享會員費的模式,且已經籌集到資金。預計今年,隨著媒體加入平臺之間招攬優秀的獨家內容的競爭,播客內容(尤其是明星播客)會漲價。

五、第二次視訊轉向

第一次視訊轉向是由 Facebook Live 等新社交媒體所驅動,但只是風靡了一陣。如今視訊直播由於新冠疫情釋出會和美國國會暴亂等戲劇性事件而捲土重來。
媒體正在加大投資視訊領域。NBC 公司為 “NBC News NOW”節目增加了 200 個新職位和幾個小時的時長,同時也為 Peacock 流媒體提供內容。NBC 還為 Snapchat 上播出的 “Stay Tuned” 欄目投入巨資,該欄目吸引了數千萬年輕觀眾。
視訊轉向對新聞業的意義
媒體最關心的是如何吸引年輕觀眾,而視訊就是一個可行路徑。例如,在 2017 年,僅有 9% 的 20-29 歲受眾將瑞典公共廣播公司 SVT 作為首選媒體,而目前資料已增至 26%,其原因就是該公司發展了適合手機的線上視訊。德國 ARD 等公共廣播公司也在嘗試為 Instagram 等第三方平臺建立更多定製視訊內容。
本調查發現,今年媒體優先考慮的第三方平臺發生了明顯變化。媒體領袖表示,他們將在 Instagram(+54%)、和 YouTube(+43%)等平臺上投入更多精力,這些都是以圖片、視訊內容為主的平臺,而在 Twitter(-5%)和 Facebook(-8%)等通用網路平臺上,媒體投入會減少。
2022 年趨勢預測
1、網紅通過類似 Twitch 的垂類興趣平臺釋出相關報導吸引觀眾。
在遊戲平臺 Twitch 上擁有 700 萬粉絲的西班牙網紅 Ibai Llanos,擊敗了傳統的廣播記者,搶到了足球明星梅西轉會巴黎聖日耳曼後的首訪,觀看採訪同步直播的觀眾就超過 30 萬。以 Llanos 為代表的新一代創業明星正在多個平臺上建立自己的使用者社群並實現了流量變現。而政客們也想在那些電競愛好者(多為年輕男性)雲集的平臺上與民眾互動。
2、TikTok 平臺成為新聞戰場。
一家西班牙初創公司 Ac2ality 在 TikTok 上收穫了約 300 萬粉絲,比《華盛頓郵報》和 BBC 加起來還多。他們的主打產品是一分鐘長的今日熱點新聞視訊,這也許會給其它媒體提供一些借鑑。
但是 TikTok 上的新聞也面臨很多挑戰,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們擔心假新聞會更多。戰略對話研究所(Institute for Strategic Dialogue)最近跟蹤了該平臺上的關於疫苗的錯誤資訊,發現有 100 多篇帖子獲得了 2000 多萬次瀏覽量。
3、社交平臺購物的興起。隨著 Instagram、TikTok 和 Snap 進入電子商務,預計今年會有更多的線上購物平臺。
研究公司 eMarketer 的資料顯示,消費者越來越多地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瀏覽、發現和購買商品,僅在美國,社交平臺年銷售額預計將從 360 億美元增長到 2023 年的 500 億美元。一些媒體希望從中獲利,比如 NBCUniversal 正在 Instagram 上嘗試做一個節目,而 TikTok 則在英國舉辦了為期兩天的流媒體直播活動(有網紅、音樂和一個測驗)。與此同時,Snap 正在投資擴增實境技術,以幫助使用者線上試用手錶、珠寶等商品。

六、人工智慧深度融入新聞業

AI 在新聞業的成熟應用
自然語言處理和生成領域每年都有驚人的發展。2020 年,Open AI 公司推出了其 GPT-3 模型,該模型可以從現有文字中學習,並自動提供不同的句子表達方式。現在,谷歌旗下的 Deep Mind 已經完成了一個規模更大、生產能力更強的模型。
《華爾街日報》目前已應用 AI 撰寫市場常規報導,成品語言流暢。
BBC 在 2019 年的選舉報導中應用 AI 自動寫入和修改長達數百頁的選區資料,而且報導呈現典型 BBC 風格。今年 5 月英國地方選舉時,BBC 會繼續測試 AI 的報導效能,進而建立一個永久性新聞生產系統,該系統可以用於醫療衛生、體育、商業等多種領域的新聞報導,自動提取可用的公開資料。
《波士頓環球報》記者使用谷歌開發的人工智慧工具 Pinpoint 來識別資料中的模式,形成了一篇關於可預防的道路事故的報導《盲點》,獲得普利策調查類新聞獎。
天空新聞使用人工智慧從 PDF 等以前無法訪問的格式中提取和清洗公共衛生資料,用於更新網頁和電檢視表。
《華盛頓郵報》在其 app 上測試了合成語音音訊版,取得了滿意的結果,現已推廣到所有產品。
AI 進入視覺新聞領域
Open AI 公司推出了一個新人工智慧模型:DALL-E,它可以根據文字中提供的指令自動生成影像。這個模型應用範圍極大,從簡單的故事插圖到全新形式的半自動化視覺新聞等等。
圖 5. DALL-E 模型:從文字自動生成影像的工具展示。輸入文字:鱷梨性椅子,AI 自動生成了上圖 5 個圖片。(來源:OpenAI 公司網站)
之前的預測中就提到的,Wibbitz 和 Wochit 等公司開發的 AI 視訊生成工具,可以根據文字故事,生成自動視訊或粗剪視訊。還有 Synthesia 等公司開發的自動新聞主播,每年越來越逼真。
AI 對於大型媒體的意義重大:針對同一個報導主題,AI 能迅速生成長文、短文、摘要、影像或視訊。它使得媒體既可以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高度個性化體驗,同時大幅節約人力成本。
2022 年趨勢預測
新聞中會增加很多賣點;根據文字生成的視覺新聞應用;社交媒體會推廣混合格式的新聞故事。
新一代 “模組” 式內容管理系統:比如《華盛頓郵報》的 Arc 和 BBC 的 Optimo 系統,它們不以 “故事” 為基礎,而是以 “巢狀模組” 為基本內容單位,這樣有利於更好地整合不同的故事,為重新組合內容提供了無限多可能的方式。
另外,非英語的語種中 AI 的開發相對落後,目前阿根廷的 La Nación 和突尼西亞的 Inkyfada 等專門從事調查新聞和資料新聞的媒體在開發非英語的 AI 模型。
人工智慧在新聞業的應用經驗分享與培訓也在發展,例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 Polis 新聞人工智慧合作專案、國際報業營銷協會 (INMA) 的人工智慧網路研討會和展示會,都有助於傳播 AI 知識,對初學者提供指導

七、元宇宙(metaverse)

Facebook 去年更名為 Meta,以表明其對元宇宙(metaverse)的關注。馬克 · 祖克伯認為移動網際網路之後,就是元宇宙的時代。但目前對元宇宙的懷疑者眾多,遠景尚未明朗。
metaverse 一詞最初由 Neal Stephenson 在 1992 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創造。如今,它指的是共享的線上虛擬世界,其中某些元素已經存在(如 Second Life、Roblox 等),但通過新增虛擬現實(VR)或擴增實境(AR)將逐漸變得更逼真。
一些人還將加密貨幣與元宇宙聯絡起來,因為在某些元宇宙中,使用者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資產進行交易。例如,Roblox 擁有自己的虛擬貨幣,並計劃從遊戲擴充套件到購物等其他虛擬活動。
其他公司則主要計劃生產硬體。Meta 公司在 Oculus VR 頭戴裝置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微軟有混合現實 HoloLens,蘋果預計將在今年推出其 VR 和混合現實頭戴裝置,並將其整合到現有的應用生態系統中。AR 眼鏡將於稍後推出。
預計今年會出現元宇宙訪談形式,也會出現虛擬化身和真人協同工作的場景。
圖 6. (左)《金融時報》對 Facebook 首席溝通官 Nick Clegg 的元宇宙採訪;(右)利用微軟平臺,人們可以和同事的虛擬化身進行線上協同辦公。
微軟今年要推出的 Mesh 虛擬協作平臺,用於團隊遠端協同辦公。屆時,藉助 VR 頭戴裝置(也可能擺脫裝置),人們就可以和實時傳遞真人面部表情的 3D 虛擬同事共同工作。
體育報導、重大事件報導形式將會更震撼、逼真,比如 Eurosport 的 Cube 平臺可以讓主持人能與身處異地的嘉賓一起在演播室空間中互動。
然而問題也相伴而來,比如,元宇宙會模糊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界限,而且,VR 和 AR 的應用會使得社交媒體的內容監管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來源|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

作者|Nic Newman

轉自 | 德外 5 號(dewaiwuhao)

編譯| 張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