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詳解萬星 Restful 框架原理與實現

kevinwan發表於2021-10-10

rest框架概覽

我們先通過 go-zero 自帶的命令列工具 goctl 來生成一個 api service,其 main 函式如下:

func main() {
    flag.Parse()

    var c config.Config
    conf.MustLoad(*configFile, &c)

    ctx := svc.NewServiceContext(c)
    server := rest.MustNewServer(c.RestConf)
    defer server.Stop()

    handler.RegisterHandlers(server, ctx)

    fmt.Printf("Starting server at %s:%d...\n", c.Host, c.Port)
    server.Start()
}
  1. 解析配置檔案
  2. 將配置檔案傳入,初始化 serviceContext
  3. 初始化 rest server
  4. context 注入 server 中:

    1. 註冊路由
    2. context 中的啟動的 endpoint 同時注入到 router 當中
  5. 啟動 server

接下來我們來一步步講解其設計原理!Let's Go!

web框架

從日常開發經驗來說,一個好的 web 框架大致需要滿足以下特性:

  1. 路由匹配/多路由支援
  2. 支援自定義中介軟體
  3. 框架和業務開發完全解耦,方便開發者快速開發
  4. 引數校驗/匹配
  5. 監控/日誌/指標等服務自查功能
  6. 服務自保護(熔斷/限流)

go-zero rest設計

https://github.com/zeromicro/go-zero/tree/master/rest

概覽

  1. 藉助 context (不同於 gin 的 context),將資源初始化好 → 儲存在 serviveCtx 中,在 handler 中共享(至於資源池化,交給資源自己處理,serviveCtx 只是入口和共享點)
  2. 獨立 router 宣告檔案,同時加入 router group 的概念,方便開發者整理程式碼結構
  3. 內建若干中介軟體:監控/熔斷/鑑權等
  4. 利用 goctl codegen + option 設計模式,方便開發者自己控制部分中介軟體的接入

上圖描述了 rest 處理請求的模式和大部分處理路徑。

  1. 框架內建的中介軟體已經幫開發者解決了大部分服務自處理的邏輯
  2. 同時 go-zero 在 business logic 處也給予開發者開箱即用的元件(dq、fx 等)
  3. 從開發模式上幫助開發者只需要關注自己的 business logic 以及所需資源準備

下面我們來細說一下整個 rest 是如何啟動的?

啟動流程

上圖描述了整體 server 啟動經過的模組和大致流程。準備按照如下流程分析 rest 實現:

  1. 基於 http.server 封裝以及改造:把 engine(web框架核心) 和 option 隔離開
  2. 多路由匹配採取 radix-tree 構造
  3. 中介軟體採用洋蔥模型 → []Middleware
  4. http parse 解析以及匹配校驗 → httpx.Parse()
  5. 在請求過程會收集指標 (createMetrics()) 以及監控埋點 (prometheus)

server engine封裝

點開大圖觀看

engine 貫穿整個 server 生命週期中:

  1. router 會攜帶開發者定義的 path/handler,會在最後的 router.handle() 執行
  2. 註冊的自定義中介軟體 + 框架中介軟體,在 router handler logic 前執行

在這裡:go-zero 處理的粒度在 route 上,封裝和處理都在 route 一層層執行

路由匹配

那麼當 request 到來,首先是如何到路由這一層的?

首先在開發最原始的 http server ,都有這麼一段程式碼:

type helloHandler struct{}

func (h *helloHandler) ServeHTTP(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w.Write([]byte("Hello, world!"))
}

func main() {
    http.Handle("/", &helloHandler{})
    http.ListenAndServe(":12345", nil)
}

http.ListenAndServe() 內部會執行到:server.ListenAndServe()

我們看看在 rest 裡面是怎麼運用的:

而傳入的 handler 其實就是:router.NewRouter() 生成的 router。這個 router 承載了整個 server 的處理函式集合。

同時 http.Server 結構在初始化時,是把 handler 注入到裡面的:

type Server struct {
    ...
    Handler Handler
}

func start(..., handler http.Handler, run func(srv *http.Server) error) (err error) {
    server := &http.Server{
        Addr:    fmt.Sprintf("%s:%d", host, port),
        Handler: handler,
    }
    ...
    return run(server)
}

在 http.Server 接收 req 後,最終執行的也是:handler.ServeHTTP(rw, req)

所以內建的 router 也需要實現 ServeHTTP 。至於 router 自己是怎麼實現 ServeHTTP :無外乎就是尋找匹配路由,然後執行路由對應的 handle logic。

解析引數

解析引數是 http 框架需要提供的基本能力。在 goctl code gen 生成的程式碼中,handler 層已經整合了 req argument parse 函式:

// generate by goctl
func QueryAllTaskHandler(ctx *svc.ServiceContext) http.HandlerFunc {
    return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 custom request in .api file
        var req types.QueryAllTaskRequest
        // parse http request
        if err := httpx.Parse(r, &req); err != nil {
            httpx.Error(w, err)
            return
        }

        l := logic.NewEventLogic(r.Context(), ctx)
        resp, err := l.QueryAllTask(req)
        baseresponse.FormatResponseWithRequest(resp, err, w, r)
    }
}

進入到 httpx.Parse() ,主要解析以下幾塊:

https://github.com/zeromicro/go-zero/blob/master/rest/httpx/requests.go#L32:6
  1. 解析path
  2. 解析form表單
  3. 解析http header
  4. 解析json

Parse() 中的 引數校驗 的功能見:

https://go-zero.dev/cn/api-grammar.html 中的 tag修飾符

Tips

學習原始碼推薦 fork 出來邊看邊寫註釋和心得,可以加深理解,以後用到這塊功能的時候也可以回頭翻閱。

專案地址

https://github.com/zeromicro/go-zero

歡迎使用 go-zerostar 支援我們!

微信交流群

關注『微服務實踐』公眾號並點選 交流群 獲取社群群二維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