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sap_gui (ERP諮詢顧問之家)
前段時間收到一個朋友的資訊,說他們目前正在實施ERP系統,已經到了整合測試環節了,但整個測試過程下來並不是太理想,很多介面不通,功能也還在開發或修改中。
其實早些天之前我就收到他發給我的整合測試指令碼,讓我參考給些意見。雖然我不瞭解他們公司的業務,但從這份指令碼來看,其實做得不怎麼樣,完全達不到合格的標準:
1、沒有描述清楚當前測試的業務具體內容、業務場景、特殊點以及涉及到的系統;
2、相關係統操作環節的事務程式碼不明確、操作環節的關鍵點以及期望並沒有描述清楚;
3、相關步驟責任部門、崗位、操作人不明確,尤其要注意上下節點部門之間的資訊對接方式;
4、整個操作過程只列出了ERP系統很核心很標準的操作,但平時操作流程節點裡,會有不少查詢和報表的需要,這裡也沒體現;
他們公司實施了大半年,得到了這樣的結果其實是很有風險的,整合測試不過關,側面反映了這個專案的質量堪憂。整合測試實際上對前面藍圖的實現做的一次徹底的驗證,藍圖是否真的合理、業務上能否跑的通就能夠在整合測試環節體現出來。
所以說,把握好整合測試大關,不讓整個系統的落地實現偏離藍圖和業務的軌道,ERP就成功了一大半。
當然,不要為了測試而測試。曾經我就遇到過一些乙方團隊在做整合測試的會議室上,一開始就開啟ERP系統,對著整合測試指令碼一步一步操作下來,操作非常順滑。對不起,這個叫操作練習,不叫整合測試。
真正合格的整合測試,是需要邊測試邊講解業務流程和場景的,讓每個參與測試的關鍵使用者都非常清楚他們在測什麼東西,要非常明白自己所處的角色和作用,知道自己從哪裡獲取資訊,結束之後可能需要誰對接等。測試環節的上游和下游都要交代清楚,包括資料流向,部門溝通,資料驗證等。
這裡舉個例子,倉庫人員在收到一批貨之後,檢視貨物標籤,就能知道是哪個供應商、什麼貨物、多少量、哪個採購訂單入的。掃描二維碼,PDA能夠看到相關的採購員及訂單資訊,便於核對。輸入點收數量,能夠正確入庫。之後通過系統查詢就能知道有多少量已經入到倉庫裡了。系統發出通知,採購員能夠第一時間知道訂單已經做了入庫。
整合測試過程實際上也是一次統一系統認識,統一業務理解,消除認知誤差的過程。不要為了測試而測試,不要只停留在系統操作層面。各個部門關鍵使用者要清晰他這個環節的上下游都是誰,提供什麼資料,明白自己做這個動作是為了啥,目的是啥,不做會怎麼樣等等。
關於那位朋友的問題,我也只能依據有限的資訊給出自己的建議:
不妨把一些沒來得及做或者沒做好的、相對不重要不緊急的功能對接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先不上,等系統上線穩定1-2個月之後再繼續第二期對接優化。不要為了工期而犧牲質量,使用者有信心,質量有把握,系統穩定才是主要的,適當延期1-2個月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