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除了家人和朋友,生活中帶給我愛和陪伴最多的是什麼,那一定是家裡的寵物小可愛。但你真的知道它們會帶來什麼嗎?
2017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養寵物的家庭的小孩體內出現兩種與過敏性疾病和肥胖風險相關的微生物水平升高,這篇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子刊微生物組(Microbiom)上。
Exposure to household furry pets influences the gut microbiota of infants at 3–4 months following various birth scenarios. Microbiome, 5(1). doi:10.1186/s40168-017-0254-x
研究團隊收集了參與加拿大健康嬰兒縱向發展研究的嬰兒的糞便樣本,經過二十年的研究發現,與狗一同成長的小孩患哮喘的比例更低。
該理論認為在生命早期接觸塵土和細菌,例如狗的皮毛和爪子,可以產生早期免疫,雖然研究人員還不能確定這種效應是由寵物攜帶的細菌還是通過人撫摸寵物引起的。
研究人員發現在母親孕期或出生後三個月內接觸寵物的嬰兒腸道內與兒童過敏反應和肥胖有關的兩種細菌–瘤胃球菌和顫螺菌含量增加。同時,接觸寵物會間接影響嬰兒的腸道微生物組–即從狗轉移到母親再轉移到未出生嬰兒。換句話說,即使這隻狗在婦女生產前已經被送走了,這種健康的微生物組交換仍能發生。
此外,研究表明,家中寵物的存在減少了新生兒出生時陰道B群鏈球菌感染的可能性,後者會造成新生兒肺炎。
寵物對身體的益處可不只是對於年輕朋友而言,據BMC public health 釋出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養狗可以讓老年人更容易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身體活動量。眾所周知,每日鍛鍊能夠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多種癌症和抑鬱症的風險。該研究進一步證明,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養狗可以讓人們保持身體健康。
研究專案負責人Daniel Mills教授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活動量也在日益下降。通過保持一定的運動量,我們才能保證健康和其他方面生活的質量。雖然提高成年人身體活動量的因素還有待考證,但我們感興趣的點在於,養狗是否能夠以通過增加活動量的方式,改善老年人的健康。”
寵物對我們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在於對於個人身體健康方面的有益影響,此前一項研究顯示,寵物對我們的生活質量不僅具有廣泛意義上的幫助,而且還能夠幫助人們緩解長期的心理疾病,因此,醫生與健康機構需要開始考慮將寵物作為治療心理疾病的手段,相關結果發表在BMC Psychiatry雜誌上。
Ontological security and connectivity provided by pets: a study in the self-management of the everyday lives of people diagnosed with a long-term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BMC Psychiatry, 16(1). doi:10.1186/s12888-016-1111-3
我們大多數人都清楚,寵物能夠使我們變得不再孤單,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動物的存在對於緩解人們的自閉症具有重要的意義。但長期以來都很少有關於寵物對治療心理疾病的專門性研究。
對此,研究者們調查了54名被診斷患有長期的,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症等)的患者,詢問了他們生活中的哪些因素能夠幫助他們緩解症狀。
結果顯示,60%的患者都將寵物作為最佳的緩解因素,20%的患者將其列為第二大重要的因素。
由於該項研究的規模較小,因此在應用之前需要進行充分的重複與擴充。但這一初步的發現回應了以往患者的心聲:寵物對於他們的人生確實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通過與患者的對話,研究者發現寵物能夠幫他們從發病或焦慮的情緒中走出來,類似於一種積極向上的鼓勵作用。也有患者認為每天遛狗的任務”強迫”他有規律地進行戶外活動。
當然,現在確切地認定寵物對人們的心理疾病具有緩解作用還為時尚早,但寵物確實能夠幫助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走出陰影,變得不再孤單。
看到這裡,也不要急著去領養一隻可愛寵物的朋友回來。
寵物圈有句話:汪星人/喵星人舔你,就是吻你,是在表達愛。
但,這也可能是死亡之吻。
寵物也許會帶來諸多健康益處,但是,動物常常會攜帶有害細菌,這些細菌會傳播給人並引起疾病-這些被稱為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是指可以從脊椎動物自然傳播給人類的任何疾病或感染,目前全球有超過200種已知的人畜共患病型別。
每年,近六萬人死於狂犬病,其他人畜共患疾病,如禽流感,埃博拉病毒或裂谷熱,構成了進一步的威脅。這些疾病不僅影響人類健康,還影響動物健康和福利,導致生產力(牛奶或蛋的質量和安全性下降)或死亡,並因此影響農民的生計和國家經濟。
2020年7月6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國際牲畜研究所(ILRI)發表了題為《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人畜共患疾病和如何打破傳播鏈》的報告。
這項報告描述了在已知感染人類的1400種微生物中,有60%來源於動物。60%的已知傳染病的和75%的新發傳染病是人畜共患的。
報告解釋說,新型冠狀病毒只是越來越多、最嚴重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這些疾病包括埃博拉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徵、愛滋病毒、萊姆病、裂谷熱和拉沙熱。
在上個世紀,我們看到了至少六次新型病毒的大爆發。“人畜共患流行病”的代價是高昂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僅新冠肺炎一項就將導致今年全球經濟收縮3%,到2021年將使生產率減少9萬億美元。而據世界銀行估計,在過去20年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之前,“人畜共患疾病”造成的直接損失也超過了1000億美元。
迄今為止,新冠肺炎大流行已奪去190多萬人生命的,但每年約有200萬人死於被忽視的“人畜共患疾病”,其中大多數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如炭疽病、牛結核病和狂犬病爆發的地區往往高度依賴牲畜和接近野生動物。
其實這些年來,包括2003年的SARS、2012年的MERS、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2018年尼帕病毒、2019年的新型冠狀病毒——這些病毒的自然宿主都是野生動物。
早在人類最為古老的文化搖籃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遺留的碑文中,就有對人畜共患病的記載。
如今已是公元后2千年,人畜共患病對人類造成的威脅沒有減少,反而還在不斷加劇。
只有當動物疫情威脅到人類的安危時,我們才會被動關注動物的健康。然後,大多情況下就會採取撲殺的方式消滅掉動物。
實際上,我們地球人每年飼養數百億隻動物。因為我們的醫學手段並不能根除動物疫情,也很難有太大的實質性效果。
狂犬病是離我們日常生活最近的人畜共患病,它是由狂犬病病毒屬導致的一種急性腦炎,其按臨床表現分為“躁狂型”和“麻痺型”,前者的典型臨床表現是極度恐懼、恐水、怕風、嚥肌痙攣、呼吸困難、排尿排便困難及多汗流涎等,後者以肢體軟癱最為多見。
狂犬病潛伏期通常為1-3個月,一週以內發病或者1年以上再發病的情況均極為罕見。狂犬病患者一旦發病後,幾乎100%死亡。狂犬病是人畜共患傳染病,全球範圍內,99%以上的人類狂犬病是由犬導致的。儘管狂犬病具有致死性,但卻是可以有效預防的。
關於狂犬病的事實
據估計,狂犬病每年在150多個國家/地區造成59000人死亡,其中95%的病例發生在非洲和亞洲。由於報告不足且估計不確定,因此該數字可能被低估了。農村貧困人口過多地負擔疾病負擔,大約一半的病例歸因於15歲以下的兒童。
各國正在通過擴大對狂犬病史冊的應對措施來實現到2030年實現零人類死亡的目標。
到2023年實現狂犬病零死亡@WHO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只有更好地控制犬狂犬病,並且從根本上改善獲得治療和護理的機會,我們才能消除狂犬病,尤其是在遭受這種可怕疾病困擾最嚴重的貧窮和邊緣化群體中。”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總幹事莫妮克·埃洛伊特(Monique Eloit)博士強調需要共同努力應對狂犬病:“這是一種我們知道如何戰勝狂犬病的疾病,但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我們必須在人類和動物衛生部門以及受影響的人群中共同努力如果這樣做的話,消滅是可能的,並且在此過程中,我們還將建立更強大的系統來檢測和控制其他疾病。”
高達99%的人類狂犬病病例是由狗咬傷引起的,狂犬病控制被視為是一種“典型”疾病,可在更大範圍內改善人畜共患疾病的控制。但是,在大多數發生狂犬病的國家,對犬疫苗,狂犬病監測和監視系統的投資仍然很少。
科學研究和現場證據表明,覆蓋高風險狗群70%的大規模狗疫苗接種運動可以賦予牛群抵抗狂犬病的免疫力,並且是打斷這種疾病在動物和人類之間的傳染週期的唯一真正方法。結果可以大大減少人類狂犬病的死亡。
人畜共患病來源
直接接觸:與被感染動物的唾液,血液,尿液,粘液,糞便或其他體液接觸。包括撫摸或撫摸動物,咬傷或抓傷。
間接接觸:與動物生活和漫遊的區域或已被細菌汙染的物體或表面接觸。例如水族箱水,寵物棲息地,雞舍,穀倉,植物和土壤,以及寵物食品和水碗。
媒介傳播媒介:被帶有病毒的蚊子或跳蚤等昆蟲咬傷。
食源性:飲食不安全的食物或食物,例如未經巴氏消毒的(原始)牛奶,未煮熟的肉或雞蛋,或被感染動物的糞便汙染的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被汙染的食物可能導致人和動物(包括寵物)患病。
水性:飲用或接觸被感染動物的糞便汙染的水。
如何健康養寵?
特殊人群不適合養寵
5歲以下的兒童、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孕婦以及65歲以上的人更容易被傳染人畜共患病。養寵物之前,請記住以下幾點:
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在選擇和處理寵物時應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與您的獸醫聯絡,以幫助挑選最好的寵物。
孕婦應避免收養新貓或處理流浪貓,尤其是小貓。貓會攜帶導致弓形蟲病的寄生蟲,這種疾病會導致出生缺陷。如果您懷孕了,則無需放棄當前的貓咪,但應避免更換貓砂。
孕婦應避免與寵物齧齒動物接觸,以防止接觸可能導致出生缺陷的淋巴細胞性脈絡膜腦膜炎病毒。如果您懷孕並且有寵物齧齒動物,請避免直接接觸,並請其他人清潔其棲息地。
保持健康清潔習慣
無論是與寵物一起玩耍、餵養還是進行清潔,重要的是洗手,以幫助減少寵物可能攜帶的細菌生病的風險。如果您或家人擔心疾病,請諮詢醫生,並提及您最近接觸過的動物。
務必在以下情況下記得洗手:
餵食寵物或接觸寵物食品後
接觸寵物用品(籠子,水箱,玩具,食物和水碗等)之後
清理寵物排洩物後
離開動物居住區(雞舍,穀倉,攤位等)後,即使您沒有接觸動物
飲食前
脫去髒衣服或鞋子後
協助幼兒在接觸寵物後洗手
無論您是養狗,貓,長尾小鸚鵡還是其他可愛的寵物,記得為您的寵物提供乾淨清潔的飲食和生活環境,且保證定期的寵物體檢,定期接種疫苗和驅蟲以保障寵物和家人們的健康。
教孩子如何與動物互動
寵物可以教會孩子同情心和責任感。但是,在與動物互動時,應監督5歲及以下的兒童,以確保兒童和寵物的安全。在與動物或動物環境中的任何東西(籠子,床,食物或水碗)玩耍後,立即教孩子洗手。接觸動物後,請勿讓兒童親吻寵物或將手或其他物體放在嘴裡。
如果5歲及以下的兒童與農場動物直接接觸,包括在動物園和集市上的動物,成年人應予以監督並格外小心。
Oie.int
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