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步驟
步驟1: 確認硬碟
確認你的硬碟裝置名。
[root@servera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20G 0 disk
├─sda1 8:1 0 300M 0 part /boot
├─sda2 8:2 0 2G 0 part [SWAP]
└─sda3 8:3 0 17.7G 0 part /
sdb 8:16 0 20G 0 disk
sdc 8:32 0 20G 0 disk
步驟2: 分割槽硬碟(可以不做分割槽)
對每塊硬碟進行分割槽。
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
parted /dev/sdb mkpart primary ext4 0% 100%
parted /dev/sdc mklabel gpt
parted /dev/sdc mkpart primary ext4 0% 100%
步驟3: 格式化分割槽(可以不做格式化)
格式化分割槽為 ext4 檔案系統。
mkfs.ext4 /dev/sdb1
mkfs.ext4 /dev/sdc1
步驟4: 建立 RAID 0 陣列(如果前面沒有格式化的情況下可以直接使用sdb,sdc)
使用 mdadm
建立 RAID 0 陣列。
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0 --raid-devices=2 /dev/sdb1 /dev/sdc1
步驟5: 檢查 RAID 狀態
檢查 RAID 0 陣列的狀態。
cat /proc/mdstat
[root@servera ~]# cat /proc/mdstat
Personalities : [raid0]
md0 : active raid0 sdc[1] sdb[0]
41908224 blocks super 1.2 512k chunks
unused devices: <none>
步驟6: 格式化 RAID 裝置
格式化 RAID 0 裝置。
mkfs.ext4 /dev/md0
步驟7: 建立掛載點並掛載
建立掛載點並掛載 RAID 裝置。
mkdir /mnt/raid0
mount /dev/md0 /mnt/raid0
[root@servera ~]# mount /dev/md0 /mnt/raid0
[root@servera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20G 0 disk
├─sda1 8:1 0 300M 0 part /boot
├─sda2 8:2 0 2G 0 part [SWAP]
└─sda3 8:3 0 17.7G 0 part /
sdb 8:16 0 20G 0 disk
└─md0 9:0 0 40G 0 raid0 /mnt/raid0
sdc 8:32 0 20G 0 disk
└─md0 9:0 0 40G 0 raid0 /mnt/raid0
步驟8: 測試效能
使用工具測試 RAID 0 的讀寫效能。
dd if=/dev/zero of=/mnt/raid0/testfile bs=1M count=1024
1024+0 records in
1024+0 records out
1073741824 bytes (1.1 GB) copied, 0.717677 s, 1.5 GB/s
步驟9: 配置開機自動掛載
編輯 /etc/fstab
檔案,新增自動掛載配置。
vim /etc/fstab
在檔案中新增:
UUID=$(blkid /dev/md0 | grep UUID | awk '{print $2}' | tr -d '"') /mnt/raid0 ext4 defaults 0 0
儲存並關閉檔案。
步驟10: 重啟系統
重啟系統以確保所有更改生效。
systemctl re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