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六屆測試沙龍收穫梳理

五一發表於2020-12-22

趁著下班空閒的一會時間回顧了一下12.19日參加的杭州第六屆測試沙龍的收穫,四個議題,收穫多多,大概整理了一下,明確一下一些內容的方向。

具體的PPT不知道官方允不允許放出來,就先不拋了,後面有回應的再加上分享的PPTimage

1.《雲設計工具前端效能測試建設及實踐》

  • 主講人: 尋跡 酷家樂 質量效能部
  • 收 獲:從0到1建設一項測試領域所需要的流程,以及測試落地時候所需要做的事情。
  • 詳 情:

    1. 要有對測試產品完善的認知,產品解決什麼問題?使用者場景是什麼樣子?新增的測試領域能為使用者帶來什麼體驗?方便制定測試目標。
    2. 對測試產品的技術架構有清晰的認識,方便測試工作中技術方案的制定以及測試工作中所採用的技術手段。
    3. 參考業界同行在這個領域是怎麼做的?移植到自己的產品進行調整優化,完善出屬於自己產品的測試方向。
    4. 針對於制定的測試方向和自己業務的難點進行一一對應,然後進行問題細分,制定不同方向的測試指標。
  • 具體的建設流程如下:

流程

  • 其他: 期間聽眾提問了三個問題,都是和UI自動化相關的內容,大意是遇到一些UI介面上鋸齒要怎麼處理,由此可鑑一部分測試關注點更注重在功能實現的環節上。

2.《手淘AIOps實戰-訊息全鏈路智慧監控》

  • 主講人: 阿里巴巴-董福銘(吾銘)、黃俊(豆豆)
  • 收 獲: 自己在下一階段的規劃裡也有關於日誌監控的內容,相當於幫忙點了一盞明燈,瞻仰一下前沿的同行們對於日誌這塊是怎麼處理的。
  • 細 節:
    1. 日誌協議統一。我們這裡的業務有多種協議,涉及後臺服務,前端應用,智慧裝置,智慧硬體。想去查詢日誌的時候,需要到各個角落裡去收集檢視,如果有統一的日誌協議,的確是可以上送平臺,做集中處理。
    2. 高度不同,領悟不到啊,我多加油!!!

3. 《質量-監控體系建設》

  • 主講人: 王靜文 有贊
  • 收 獲: 對監控的一個整體認識。 image
  • 細 節:
    1. 監控的4個黃金指標 1) 延遲:服務處理某個請求所需要的時間。 2) 流量:使用系統中的某個高層次的指標針對系統負載需求所進行的度量。 3) 錯誤:請求失敗的速率。 4) 飽和度:服務容量有多滿,比如CPU,IO,記憶體等等
    2. 告警資訊規範。上面聊到了下一階段有做日誌監控的想法,所以這個規範對我來說還是比較及時的。 1) 告警標題。精簡併且有指導性,提升處理效率。 示例:服務名稱-上送時間 2) 告警級別。設定合理的告警級別 info?warn?critical? 示例:報警等級, 這裡有一個要明確的點是:要和後臺人員制定好日誌列印規則,不然全部是info是沒有意義的 3) 告警原因。資訊明確,告警規則清楚。 示例:規劃是報警日誌上下20條 4) 告警人提醒:開發,運維,測試。 示例:企業微信傳送專案群 5) 響應規範。誰在響應?什麼問題?影響什麼場景?什麼使用者?處理方式是什麼?

4. 《質量效能改進三板斧》

  • 主講人: 賀達 E籤寶
  • 收 獲:
    1. 對電子簽名業務以及產業鏈的瞭解(借PPT裡的一張圖),一個極其小眾的業務型別,比我現在負責的公交業務型別還小眾。image
    2. 前輩是怎麼用兩年的時間把一個團隊從一窮二白的囧到鳥槍加大炮,一個團隊崛起的歷程,值得借鑑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3. 認識到自己對自動化工作方向的錯誤(最大的收穫)。
  • 細 節:
    1. 自動化方向的錯誤。市面上常見的測試框架 1) pytest/unitest(負責用例執行)+SQL/yaml/Excel(用例儲存)+Allure(報告展示)+鉤子(郵件/釘釘/企業微信通知)+Jenkins/Gitlab(CI)+request(模擬HTTP請求,其他協議另選模組) 2) Httprunner(負責用例執行)+yaml(用例儲存)+其他 3) pytest/unitest(負責用例執行)+rebotfarmwark(負責用例編寫)+其他 4) Testng+httpclient+Allure+SQL/yaml/Excel(用例儲存)+鉤子(郵件/釘釘/企業微信通知)+Jenkins/Gitlab(CI) 5) Testng+restassured(模擬HTTP請求)+ExtentTestNGIReport(報告)+其他

之前我在選擇和練手如上的這些框架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減少使用者的程式碼量,儘量可以在SQL,Excel,Yaml等格式的文件中直接編寫用例,為了實現這個效果,儘可能的做出異常判斷,但是,遠遠沒有JMeter做的完善。

JMeter是可以實現零程式碼實現介面自動化,有自定義需求的時候也可以通過jar包來實現擴充套件,那麼,自己寫自動化指令碼的意義在哪?

在看到如下的對比過程中,突然意識到一個事情:
選型

測試是一個技術崗位,日常工作中不應該去減少程式碼量,甚至應該去增加程式碼量,只有這樣,才能逐漸理解開發所實現的邏輯,也可以擺脫測試只是點點點的崗位,進一步還可以實現codereview的目標,擺脫鄙視鏈末端。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之前的自動化方向一直就是錯的。

那麼自動化的意義在哪?提效,儘可能的提高測試同學來編寫自動化指令碼的質量與速度,提供排查手段,發現錯誤迅速定位,提高排查問題的能力(自己踩的坑還要自己填),附帶珍藏的自動化測試架構圖!
image
image

  • 2. PPT裡的介紹的開源工具連結,一身技術來源於網路(菜是原罪),還是要歸還於網路的。
  • 3. 質量紅線的設計思路以及實施方案。目前在我的團隊裡邊很難推動這個事情,就先看看了,需要的時候及時借鑑。
  • 4. 資料工廠的解決方案,膜拜一下大佬,真的是用了一個很巧的思路並且成本很低來解決資料工廠的難點。 image

竟然是通過flask+swagger的方式來解決,swagger的UI是修改過的,這樣才貼合自身的業務,甚至於swagger的原始資料也應該是做了修改。但是,這麼一種解決方案,極大的降低了測試不用又搞前端,又搞後端的形式,再膜拜一遍,這種方式是真的巧,有空的時候試著實現一下。
image

  • 5. 照著敲了一遍示例程式碼,發現學了Java之後對之前Python的一知半解理解的更透徹了一點。之前對於私有變數(private),特殊變數是沒什麼感受的,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是沒用過,抄了一下程式碼,發現還能這麼玩,受教了,截圖中有個除錯工具,蠻好用的,推薦一下。 附除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