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式和APP的差別是什麼?

hzcya911發表於2020-10-11

從人手一部智慧手機到移動網際網路的大爆發,再到如今移動應用的不斷髮展,傳統行業也徹底翻身。網際網路與線下傳統行業的融合已經不是簡單的“線下進軍線上”的模式,線上早就開始力挺、進駐線下,各類行業對各種O2O運營模式的大舉嘗試,也無不風風火火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在App應用不斷髮展和擴張的時候,微信小程式也出現了。企業開發APP可以開闢全新的營銷推廣手段,而無需安裝解除安裝的微信公眾號/小程式,也同樣可以作為網際網路營銷的入口。


 

問題來了,對於傳統行業的企業,到底該pick App,還是微信小程式呢?面對這一讓眾多企業家和創業者的入門疑惑,喜望建議您先考慮以下10個問題。


 

01開發成本

App的開發成本是微信公眾號/小程式的2倍。

App開發最基本的配置需要“產品經理+iOS前端+Android前端+伺服器端開發+web前端開發+測試工程師”,而微信小程式與之相比,無需分別針對iOS和Android編寫兩套程式碼,所需的開發人員更少,基本配置只需要“產品經理+前端+伺服器端開發+測試工程師”。

微信小程式比原生app開發週期更短。一般來說,微信小程式開發週期為1~2個月,而APP開發週期為3~6個月。


 

02功能

App的功能要比微信公眾號/小程式強大很多,只要你想到的都可以開發出來,相當於可以實現完整的功能。

對於微信公眾號/小程式來說,僅限微信提供的介面功能,例如硬體對接、聊天、直播、各種互動效果,以及其他第三方介面等很多功能都不能滿足。但若只是做展示型、電商型的功能,微信公眾號/小程式就足夠了。


 

03支付方式

微信公眾號/小程式只支援微信支付,App支援微信、支付寶、銀行、第三方支付介面接入。


 

04使用者

從使用者體驗來講:App是一個獨立的軟體,它的使用者體驗是最好的。而小程式只能算是微信App其中的一個小應用,想要微信小程式跟App一樣流暢,從技術上來說是不可能的。App在個性化的功能和互動方式上,在面向作業系統的底層效能優化,對離線資料的支援,都比小程式更強大。

從使用者粘性來講:微信公眾號/小程式是即用即走,不開啟 “公眾號”和“我的小程式”,可能使用者並不會記得,所以小程式對於使用者的粘性不足。而App是使用者下載到自己的手機桌面上,若不特意解除安裝便會一直儲存,粘性比微信公眾號/小程式強很多。


 

05推廣

從首次推廣拓客來講:微信公眾號/小程式推廣比App要快,成本低一些。 從線上病毒式傳播推廣上來講:App的優勢也很明顯,可以分享到任何一個平臺,例如qq、微信、微博、支付寶等進行線上病毒式傳播。


 

06後期運營

App更容易監測到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消費軌跡、分享軌跡,後臺可以通過這些資料採集,展現平臺的一個運營大資料使用者畫像。App還可以通過後臺推送促銷、新的活動等資訊到使用者的手機螢幕上,而這些是小程式所不能的。


 

07下載時間

微信公眾號/小程式不需要下載,直接搜尋關注,即用即走。而App需要下載到手機上,下載時間根據App大小和手機網路情況而定。


 

08品牌

從品牌效應來講:App有自己的商品圖示(icon),使用者將App下載到手機桌面上,平時看到的機率更多,對於品牌的辨識度就更高。而微信是一個社交app,裡面的公眾號或小程式都很雜亂喧囂,使用者存留不足,即用即走,品牌辨識度相比App而言並不高。

從品牌保護來講:App本質上屬於軟體的範疇,也有網際網路傳播的特性,所以既可以申請軟著保護,也可以申請其他類別的智慧財產權。App比微信公眾號/小程式的保護力度更大,門檻更高,防止抄襲的證據更加充分。


 

09傳播獲取渠道

App可以在各大平臺、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的應用商店進行釋出和線上傳播,但微信公眾號/小程式只能在微信裡面傳播使用,渠道較為侷限。


 

10政策風險

微信公眾號/小程式不僅受制於敏感行業,還受制於騰訊公司微信平臺自身的政策(利益衝突、資質不夠等)的影響。App目前的法律法案上沒有明確的立法,只要不涉及行業內的規定(例如網約車安全問題)、黃賭、政治、宗教等因素,不受bat政策的影響。


 

對於市場目前的線上營銷情況,很多企業都糾結於是否要做自己的app或者微信小程式等第三方平臺來增加自己的銷售渠道。的確,它們各有長短,各具優勢,但喜望建議:

如果您的需求、商業模式很清晰,預算(一般App定製開發在20~50萬之間)也夠,功能要求高,可直接做App。

如果您的需求不清晰,完全是試驗一下,預算也不高,那麼可以採用微信公眾號/小程式的方式,作為前期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