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華為雲的產品經理恆少。
作為佈道師和產品經理,出差各地接觸客戶是常態,經常和華為雲的客戶交流、佈道、技術沙龍,但是線下交流,覆蓋的使用者總還是少數。
我希望可以借線上的平臺,和使用者持續交流華為在研發效能提升上的思索和考慮。
恆少出品,必然妥妥乾貨,必定理論聯絡實踐,因為軟體無銀彈,探索始終在路上。
理論總是美好的,現實卻又是骨感的,很多華為雲DevCloud的客戶特別想知道How to,接下來恆少會陸續分享一些非常小的華為敏捷/DevOps的實踐,點點滴滴。
一、開篇小故事
巴別塔,也叫通天塔;據《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記載: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高塔越來越接近天堂,上帝緊張了,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力,統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巨集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
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並讓人類分散世界各地,最終巴別塔沒有建成。————以上摘自網際網路:)
這個小的宗教故事,揭示如果語言相通,目標一致產生的巨大作用,都可以建成一個通天塔:)。
而軟體開發的過程卻又是一個離不開協作、溝通的過程。一個缺乏良好協作,溝通、理解和目標一致的軟體團隊,是很難高質高效的交付的。
敏捷的眾多實踐中,有一個為了提升團隊協作的經典實踐:站立會議,本篇即介紹一下,融入華為的一些具體實踐和“坑”和“雷”:)
二、站立會議的關鍵詞
每天、例行、簡短(15mins內必須結束)、全體成員、站立。
三、站立會議的目的
增進互相瞭解,互相理解,及早暴露風險,促進溝通和協調,建造“通天塔”。
四、站立會議的過程
- 全員到場
- 輪流發言,記住是輪流,輪流,輪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每個同學的發言簡短,可以參考下面的提綱
- 昨天我負責的工作項的進展
- 今天我計劃開展,或可以完成哪些工作項
- 我遇到的困難、風險,是否需要幫助,需要誰的幫助
- 我收穫的經驗,快速分享
發言時,可同步重新整理工作項的進展(可以通過任一敏捷管理工具,比如華為雲的DevCloud)
會議上識別的新的工作項,Leader應該記錄增加到Backlog中。
五、華為站立會議實踐的經驗(keng)教訓(lei)
- Leader嘰嘰哇哇,成員一片沉默
- 拘謹,覺得不自在,無話可說,不願意先說
- 總有同學打斷別人的發言
- 變成“批鬥”會議,你怎麼又延期了?你怎麼不早說?
- 變成一言堂和Push任務的會議:那誰誰你今天做這個,那誰誰你今天必須把這個交付了
- 變成了彙報會議,議題得提前申報,甚至還要準備PPT
- 變成進度檢查會議,只關注進度有沒有完成
- 變成一個小時的會議,討論技術,討論方案,發散不受控
- 變成了不願意參加的會議,不僅浪費時間,提出的風險和求助也得不到跟蹤和解決,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參加的主動性
……以上摘自華為這些年常見的一些現象,所以華為其實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華為的研發也很很多企業是一樣的,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六、華為站立會議填坑排雷的一些小點滴
1. 站位
不要走101火箭少女的C位,也就是不要如左圖這樣圍著C位,而是推薦圍成圈或圍著Backlog(如有條件可以使用電子白板),這樣可以保證每個成員的發言都是面向整個團隊,而不是面向C位。
2. 發言棒(Talking Stick)
可以用個簡單道具、玩具都可以,接力傳棒,拿到發言棒的同學才能說話,其他同學閉嘴。為了活躍氣氛,避免機械,可以將道具拋起,落到誰那兒誰發言。總體就是創造輕鬆,舒服的氛圍。
3. 跟蹤
團隊成員提出的困難、風險、求助,應得到跟蹤並解決,下次的站立會議持續更新,讓團隊成員感受到效果,也更願意參與這個會議,因為有幫助。
4. 嘗試Pull,而不是Push
對於一些新的工作項,風險,挑戰,鼓勵大家Pull任務,而不是由Leader Push任務。
5. 使用工具系統
當場重新整理進展,記錄新的工作項,而不是後續把卡片再記錄到系統,容易遺忘和遺漏。
6. 紀要模板
對了,華為DevCloud在wiki內嵌了站立會議的紀要模板,可以參考,使用wiki簡單記錄站立的紀要和要點,也是我們常用的。
如下:
最後,為什麼要站立開會呢?因為站在累,所以時間久了,就開不下去了,哈哈哈……
願大家能夠更好的開好站立會議,提升團隊成員的協同,建造自己的巴別塔:)
本系列未完待續,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