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新世代

Deky發表於2020-06-17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第九世代主機們的身影隱沒於迷霧之中。而在上週PS5的釋出會過後,這樣的迷霧終於散去了不少。

歡迎來到新世代
與索尼PS5對應的XBOX Series X,其實在宣傳上就“大方”多了

漫長的等待過程中,圍繞在新一代家用機外觀如何、效能如何、價格幾何、首發陣容等諸多問題的訊息,來自坊間的謠傳和欲言又止式的官宣交替出現。今天這裡有一個說有鼻子有眼的匿名爆料,聲稱微軟將發行高低配置搭配的雙版本Xbox Series X主機;明天那裡又蹦出一個“索尼新一代主機其實名字還沒定”這種讓人無言以對的官宣。

在經過了多年的競爭之後,家用機這個傳承了已經近半個世紀的古老行業,已經倒下了無數競爭者,現在仍在站在場上的三位選手,便是俗稱的“御三家”:任天堂、索尼、微軟。

歡迎來到新世代

與當年“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賽場規則完全不一樣,如今,我們很難看到如當年世嘉和任天堂為家用機市場在歐美市場正面“血拼”的場景。與當年“你有我也要有”的對抗思路不同,如今這三家廠商都在尋求“非對稱對抗”優勢,其中最直觀的就是在如今這場家用機換代的對決中極度安靜的任天堂。

歡迎來到新世代
任天堂提供的遊戲也是其他兩家無法替代的存在

任天堂已經主動錯開了家用機更新換代視窗期,就在索尼和微軟忙著為家用機硬體籌備的時候,任天堂依然不緊不慢地準備著自己的遊戲發售計劃。

任天堂自Game Cube開始,走的都是用部分配置效能換取獨一無二功能性優勢的路線。其產品定位早已與索軟兩家大相徑庭,存有便攜模式的Switch也是這種理念的延續。只要任天堂還能持續提供自己引以為傲的第一方遊戲體系,自然也無需擔心同行的新產品對自家主力產品進行碾壓。

歡迎來到新世代
Switch lite也是這種思路的延續

這種決策理由源自任天堂在N64之後的市場判斷:硬體配置提升帶來的市場反饋“效率”正在下滑。

伴隨著任天堂不再採取在硬體層面正面對抗的決策,現在場上就剩下了索尼和微軟這倆仍然維持原有家用機換代理念的“選手”。

一場1 v 1的決鬥,開始了。

最後的決鬥

雖然沒有任天堂那樣不走尋常路,索尼和微軟之間對於新世代的定義和理解,也有著不小的區別。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試圖搗鼓出點對方沒有的東西,從而展現出自家服務與眾不同的一面。

歡迎來到新世代
“地表最強主機”(曾經)XBOX X

微軟在硬體方面還是一如既往的機能至上,沒有什麼不能用強大機解決的問題。從第八世代後半程的XBOX X推出之後,微軟“地表最強家用機”的口號就變得耳熟起來。

在新世代的硬體Xbox Series X中,財大氣粗有著“鈔能力”的微軟也提供了類似傾向的指標,無論是光線追蹤技術、幀數、解析度還是算力,都是頂尖的存在。

但要想讓家用機變得成功,只有硬體是沒有用的。

微軟的XBOX部門在菲爾·斯賓塞的領導下,開始將XBOX變成了一個服務功能,一個橫跨傳統家用機和個人計算機市場的,更加開放和自由的服務。

歡迎來到新世代
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了這種訂閱制的好處

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相當多的新遊戲剛剛發售就進入了XBOX的付費服務中,玩家們只要付出了一定的費用即可免費遊玩這其中所有的遊戲。同時微軟也收購了相當多的大小工作室,為這樣的服務提供著也許不算太驚豔但絕對量大管飽的軟體“彈藥”。

為了踐行自己“開放”的口號,微軟幾乎放棄了家用機獨佔專案,連曾經力挽狂瀾拯救XBOX初代的“光環”歷代作品都在不斷地登陸PC。

而索尼則更加傳統,依然將“獨佔”遊戲作為自家服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旗下的第一方工作室則會為遊戲的品質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在一個相對成熟的商業遊戲市場裡,高品質的電子遊戲依然可以為自家的體系帶來更多的口碑和收益。

歡迎來到新世代
趕在PS5釋出前整合資源的“Playstation Studio”概念,除了管理上的調整,自然還有為新世代準備的意味

做的越好,吸引來的人越多,收益就越高,這個邏輯很簡單,也很直接。

但在日益複雜的全球遊戲市場下,這樣單純的邏輯要想實踐起來,成本是愈發的高昂了。縱然是專注於遊戲開發上的任天堂,也不得不面對新IP數量的持續下滑的問題。

歡迎來到新世代
連戰三代家用機的GTA 5,2008年立項,PS3末期發售,也將在立項12年、發售七年後繼續登陸PS5

頂級的專案要求越來越高,但遊戲開發的生產方式並沒有獲得質的飛躍,最終讓遊戲開發變成了越攤越大的大餅,從早年幾個人十幾個人開發的靈感實現,變成了全球工作室連核心帶外包成百上千人苦“肝”幾年的大型工程。

育碧便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優化遊戲開發環節,最後走上了“機械工業化”的道路,靠著模組化生產,這讓這家公司的產品幾乎每年都能有好幾部——毛病就是玩法上有點雷同。

歡迎來到新世代
像《我的暑假》這樣的遊戲,應該是沒有機會再看到了。在PS5釋出會上,我們也很少看到傳統日系遊戲的痕跡

隨之而帶來的問題就更多了,正如Take-Two總裁所說的那樣,娛樂產業是一個有波動的週期性產業,而不是一個可以無限膨脹的產業,資源總歸是有上限的。頂級大專案的形成意味著專案數量的下滑、未經驗證的玩法難以擁有施展的空間以及哪怕在經典IP中也要做取捨的現實。

從這個角度來說,家用機領域整體遊戲開發創新和實現速度的下降,讓各家都在遊戲開發上有著穩定屬於自己的絕活,但誰也沒有精力去探索對方擅長的領域。

穩定和繁榮,成為了一對反義詞。

歡迎來到新世代
《惡魔之魂》的重製版,也是PS5遊戲陣容釋出會上重要亮點之一

在PS5釋出會上,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這點,兩個源自第七世代的復刻(增強)遊戲成為了這場釋出會不得不關注的重點。

歡迎來到新世代
不斷切換時空場景的演示以展現高速固態硬碟的效能更像是一種“炫技”

在大作和獨立交替播片的一個小時裡,《瑞奇和叮噹》的新作演示更像是索尼第九世代在硬體方面“非對稱優勢”的一個技術驗證模板,至少告訴大家普遍並不被看好的SSD功能究竟能給遊戲體驗帶來什麼,又能給拓寬遊戲邊界帶來怎樣的改變,但這些內容給後面作品帶來的借鑑意義仍然是要打問號的。

歡迎來到新世代
《生化危機8》也算是第三方中相當亮眼的存在了

斯賓塞自己也說過,任何先進技術都只是手段,也包括XBOX新世代主機的強大算力,對於玩家來說,最終還是要落到實際遊戲體驗上。

或許你會對PS5第一次釋出會完全沒有聖莫妮卡和頑皮狗的“痕跡”感到不滿,但再看看微軟截止到目前為止公佈的軟體陣容...

歡迎來到新世代
PS4首發宣傳遊戲之一,現在還有誰記得...

其實,遊戲作品對於硬體的利用率在世代的開始總是最低的,相較於上一個世代在硬體上的提升,第九世代目前紙面上的提升其實還是很大的,但像任天堂那樣在NS問世第一年就能掏出兩個宗師級作品的完美開局,也不是誰都能複製的。

歡迎來到新世代
《地平線2》毫無疑問是PS5釋出會上最有型的第一方了

所以在釋出會外,索尼和微軟兩家都在全力推進向下相容——即新世代家用機可以執行老主機的遊戲,保證玩家選擇上的平穩過渡,一方面上避免讓首發玩家陷入“無足夠遊戲可玩”的窘境,另一方面也是儘可能地在吸納老硬體的使用者紅利。

時代的變與不變

在PS5第一次面向玩家的釋出會上,我們看到了實體儲存介質的終點。

長期以來,家用機的更新換代都意味著實體儲存介質的進化,但就和畫面提升效率一樣,在最近的世代,大幅度的進化不再出現了。

歡迎來到新世代
一口氣推出兩個款式,也是讓人非常意外

而數字版的出現異軍突起,不但親手終結了隔壁PC實體版本來就沒多大的市場,也正在深刻地改變家用機市場,在PS5,機器不再強制繫結光碟機。家用機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產物,我們可以看到來自產業鏈上游衝擊帶來的影響,實體遊戲儲存介質的地位正在逐漸被網路傳輸取代。

這不僅僅是從實體到虛擬那麼簡單,背後整個分銷渠道都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與之相關的二手市場也可能將進一步變小。或許,當年微軟禁止二手實體遊戲交易市場的“野望”要靠發達的數字版來實現了。

變化的還有外部環境。

同樣是因為數字分銷的出現,在經過整個第八世代的積累,靠著低門檻吸納大量開發新鮮血液的PC平臺影響力開始展現。諸多第三方巨頭從最初對PC平臺不願多提的態度,現在紛紛下場為了PC使用者打破頭。

歡迎來到新世代
《女神異聞錄4 黃金版》登陸Steam

育碧、貝塞斯達紛紛自立門戶,就連動視暴雪都把看家的《使命召喚》搬上了原屬暴雪自家的戰網平臺,與此同時,有相當多曾經被認為不太可能登陸PC的家用機獨佔遊戲,正在通過種種渠道迴流到PC,以此來吸納更多人氣。

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這一切也在改變和延展著家用機市場的影響範圍。

Epic和Steam之間的鏖戰,在未來也未免不會成為索尼和微軟兩家對抗的投射。從行動上來看,微軟陣營遊戲紛紛登陸Steam,而Epic其實也上架了相當多的原索尼陣容遊戲並進行搶先限時獨佔。

對於PC這個領域,兩大巨頭都有著自己的想法。

歡迎來到新世代
第一方的《地平線:零之曙光》也上架了Steam,最近非常令人驚訝的行為之一

雖然“鐵幕”還未拉下,雙方之間還有很多交叉,但雙方站隊的態度在未來是否會變得更加明確也無法預料。

而再往更外圍看去,移動遊戲正在全球範圍掀起驚濤駭浪,迅速通過使用者下沉佔據了更多的輕度玩家領域,而看的更遠的谷歌搞起了完全擺脫使用者端硬體要求的雲遊戲。新世代家用機的地位也在經受著新的市場格局、新生代受眾的檢驗。

有變化的部分,自然也有不變的部分。

對於家用機玩家來說,亙古不變的話題就是價格,這也是事到如今,這盤大棋中唯一一塊沒有出現的拼圖。

歡迎來到新世代
全世界玩家都很關心

價格將直接影響每一款家用機在玩家心目中的定位,而在這件敏感又重要的事上,到目前為止,決鬥的雙方一個字都沒有提。

雙方都在等一個時機。

價格在專業遊戲硬體的歷史上,創造過相當多的奇蹟,雖然歷史並沒有嚴格按照誰更便宜就一定會贏的規律去書寫,但毫無疑問,更加便宜的那一方將獲得更多的市場主動權——這與一分錢一分貨的硬體配置相對,二者恰好形成一個玩家最關心的矛盾,那便是家用機的價效比。

可以預見的是,微軟和索尼在年底前還將繼續博弈下去,尤其是在價格上。不過總的來看,雙方手裡的牌也不算太多了,無論是索尼繼續延續第八世代的勝利,還是微軟反戈一擊,這都是未知數,畢竟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下一個“三紅”事件。

而對於玩家來說,最重要的是,新世代真的要來了。

作者:Deky
來源:灰機Game
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9vIbpI_CaNUoAoXaupXMl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