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下海,學生遭殃:不可阻擋的AI工業化已讓學界創新能力下降
機器之心報導
參與:杜偉、張倩、澤南
近年來,受到薪資、待遇、硬體條件等方面的吸引,越來越多的 AI 學者選擇投身業界,加入各個科技巨頭或創業公司。但羅切斯特大學的一份研究表明,這一趨勢已經對大學的創新產生了負面影響,即越多的 AI 教授投身業界,學生畢業後建立的 AI 公司越少,創業初期得到的融資也越少。
人力資本對於 AI 驅動的創新至關重要。2004 至 2018 年期間,AI 研發所需人力資本的缺乏造成北美大學 AI 教授嚴重的人才外流現象,他們紛紛投身業界。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表明,從集約邊際的角度來看,這些 AI 教授的流失也減少了畢業生創業時獲得的早期資金。從教授到學生的知識中斷使得人力資本再分配對創新造成了負面影響。
在 2018 年,美國大學中就有近 20% 的學者辭去教職,投身 AI 業界。過去 15 年中,北美大學共有 153 名人工智慧領域的教授加入業界,另有 68 人進入工業界,同時保留學校的職位。而近幾年「離職潮」最重的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而且,不斷升溫的「下海」浪潮看起來還將持續下去。
越來越多的 AI 教授投身業界
這份研究調查了幾所大學 2004 至 2018 年間 AI 教授的流失情況,結果表明,自 2009 年以來,北美大學 AI 教授離開學界投身業界呈指數級增長。
其中,大科技公司僱用了大量精通某項技術的專業學者。舉例而言,獲得 2018 年圖靈獎的三位資深學者中,兩位早已投身業界,其中 Geoffrey Hinton 在谷歌,Yann LeCun 在 Facebook。而最後一位,MILA 負責人、蒙特爾利爾大學教授 Yoshua Bengio,也在微軟 2017 年宣佈收購 Maluuba 時成為了微軟的一名顧問。
圖 1. 2004 至 2018 年間投身業界的終身和預備終身 AI 教授的數量,以及每年投身業界的 AI 教授相對於所有教授的被引率。
如上圖 1 所示,2004 年沒有 AI 教授離開學界,而 2018 年投身業界的 AI 教授卻高達 39 位。此外,2010 年一所大學中投身業界的教授被引率平均僅有 4%,而 2018 年這一比例上升到了 20%左右。
下圖 3 顯示了 2004 至 2018 年間 AI 教授流失數量排名前 15 位的北美大學,其中流失 AI 教授數量排名前三的大學分別是卡耐基梅隆大學(CMU)、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卡耐基梅隆大學流失了 17 位終身教授,無非終身教授流失;華盛頓大學流失了 7 位終身教授和 4 位助理教授。而在加拿大的大學樣本中,多倫多大學流失了最多的 AI 教授,包括 6 位終身教授和 3 位助理教授。
圖 3. 流失終身或預備終身 AI 教授數量排名前 15 的北美大學。
那麼,這些從學界走出的教授都去了哪裡?
下圖 4 顯示了 2004 至 2018 年間僱傭 AI 教授數量排名位靠前的公司,其中谷歌、亞馬遜和微軟從北美大學挖走的 AI 教授最多。期間,谷歌及其子公司 DeepMind 共僱用了北美大學的 23 位終身和預備終身 AI 教授;亞馬遜和微軟分別僱用了 17 位和 13 位 AI 教授。除了科技公司之外,摩根士丹利、美國運通和摩根大通等金融行業的大公司也在挖 AI 教授。還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投身業界的 221 位投身業界的教授中,大約 45%的人去了上市公司。
圖 4. 2004 至 2018 年間 19 家上市公司挖走的 AI 教授數量。
教授下海影響學生創業
羅切斯特大學的這份研究表明,AI 教授投身業界對學生畢業後的發展有消極影響。但這一結論是怎麼得出的呢?
作者並沒有直接分析這些教授離職後學生接受教育的質量,而是關注他們的離職是否會導致學生創業數量的減少。研究表明,當這些頂級教授被稍低層級學校的教授替代後,學生創業的可能性變得更低。此外,在終身 AI 教授離職 4 至 6 年後,畢業生成為 AI 創業者的可能性更低,他們創辦 AI 公司獲得的早期資金也更少。
在 AI 領域創業需要高質量的教育背景
與非 AI 領域不同,AI 領域的創業需要更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下圖 5 顯示了畢業生在獲得最高學位後創辦 AI 公司最多的北美大學排名,其中排在前兩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史丹佛大學分別有 77 位和 72 位畢業生創辦了 AI 公司。卡耐基梅隆大學在培養 AI 創業者方面排名第三,培養出了 39 位 AI 創業者。滑鐵盧大學是擁有最多 AI 創業者校友的加拿大大學,有 21 位畢業生創辦了 AI 公司。
圖 5. 2004 至 2008 年間畢業生獲得最高學位後創辦 AI 公司最多的北美大學排名。
分析表明,高質量的大學教育對 AI 創業者而言非常重要。AI 教授在提供相關教育過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接下來,研究人員繼續探討 AI 教授的流失對創業的影響。
AI 教授離職 4-6 年後對學生影響最大
研究人員發現,AI 教授的流失會對他們所在大學的畢業生在 AI 領域創業造成負面影響。
其中,受 AI 教授流失影響最大的是那些 4 至 6 年後畢業的學生,這意味著他們很少有機會與那些離職的教授溝通交流。在任何一所大學,離職教授數量的顯著增加使得 AI 創業者的數量減少 13%。
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電腦科學副教授 Ariel Procaccia 對 AI 人才紛紛投身業界表示擔憂:「如果業界不斷地挖走頂尖學者,那麼由誰來培養 AI 領域的下一代創新者呢?」
但是,關於創業經濟的下滑是否反過來又損害 AI 的發展,專家們的意見不一。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經濟學教授 Joshua Graff Zivin 表示:「學生畢業後沒有選擇創業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從事 AI 相關的工作。他們可能以另一些方式為 AI 行業添磚加瓦。」
但很多專家認為大學應該增加相關經費,確保下一代受到適當的教育。MIT 斯隆商學院的教授 Scott Stern 稱:「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是最令人興奮和發展速度最多的兩個科學領域。我們需要確保向這兩個領域投入足夠的資源。」
業界:我們沒有挖學界牆角
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一出,立即引來了人們的議論,不過科技公司可不會同意業界掠奪學界的觀點。谷歌就表示自己是學術研究的最大支持者。
「自 2005 年以來,我們已經為學術研究投入了超過 2.5 億美元。谷歌每年都會接收超過 30 位訪問學者、數十名博士生和數以千計的實習生,」谷歌發言人 Jason Freidenfelds 稱。他表示很多曾在谷歌工作過的教授也會回到大學任職。
的確,最著名的例子當屬史丹佛大學教授、著名人工智慧學者李飛飛了。2016 年 11 月,史丹佛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李飛飛和前 Snapchat 研究主管李佳加盟谷歌的新聞曾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擔任谷歌雲 AI 首席科學家的同時,李飛飛繼續保留著史丹佛大學副教授、史丹佛 AI 實驗室負責人的職位。
2018 年 9 月,隨著學術休假期的結束,李飛飛從谷歌離職,回到史丹佛大學繼續全職任教。接替她的人則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Andrew Moore,後者辭去了在大學的職位,全職投身業界。
今年 5 月,李飛飛組的工作還獲得了機器人領域頂級會議 ICRA 2019 的最佳論文。她的學生、並列第一作者
朱玉可
也即將到 UT Austin 任教。
無論如何,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從一個角度告訴我們:AI 領域的教授不斷進入業界,對於學生的發展正在產生影響。在人們不斷呼籲學界與業界加強合作的同時,如何讓兩方都能獲得更多益處?短時間內我們還難以找到答案。
參考連結:
https://www.toutiao.com/a6734468575148376589/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6223/viewspace-265654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當GPT-4學會看圖文,一場生產力革命已勢不可擋GPT
- 世界已經無法阻擋Python入侵Python
- 北斗劍陣, 爬蟲IP破封不可阻擋爬蟲
- 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阻擋我學習
- AI大模型已經出現不可預測的能力AI大模型
- 中國廠商生態融合驅動 信創產業發展勢不可擋產業
- 褚健教授:為工業界打造一個工業版安卓系統安卓
- 讓“美”勢不可擋,DataPipeline助力全球知名化妝品企業數字化營銷再提速API
- 日本政府:2018年日本科學技術白皮書 日本創新能力迅速下降
- 第一批AI專業學生已經入學,可AI還是那麼缺人嗎?AI
- CVPR 2019提前看:工業界與學術界的深度融合專題
- 如何讓AI具有通用能力?新研究:讓它睡覺AI
- 融合創新,降低門檻,百度飛槳推動AI工業大生產AI
- 以創業抵換學分不可取——課堂教學仍是大學教育的核心創業
- 通義靈碼走進武漢大學:讓 AI 編碼助手啟用大學生的創造力AI
- Roku:流媒體取代傳統付費有線電視的趨勢不可阻擋
- 未來已來,人工智慧測試勢不可擋:介紹9款AI測試工具人工智慧AI
- 半導體成新資本窪地,國產化浪潮勢不可擋
- AI審稿,學術界的趨勢?AI
- 工科學生懂藝術,魔鬼神仙擋不住
- 大學生選擇創業專案的建議及創業靈感創業
- 創新能力超越AI Scientist,上海AI Lab「AI 科研團隊」VirSci來了AI
- 融合創新,工業網際網路生態持續壯大
- 它讓傻子都能學會做遊戲,卻被業界嗤之以鼻遊戲
- 基於php的大學生創業網站設計PHP創業網站
- 學生,B站的邊界與天花板
- Amazon Bedrock全新升級,新增業界領先的AI防護、新智慧體功能和模型定製能力AI智慧體模型
- 召喚100多位學者打分,史丹佛新研究:「AI科學家」創新確實強AI
- 2020 年 Go 語言盤點:新冠大流行阻擋不了 Go 演進的步伐Go
- 耶魯大學教授從構建生產資料庫中學到的 42 件事 - maheshba資料庫
- 《安全大咖》第五期 | 訪廣東工業大學劉文印教授
- 第八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介紹創業
-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迭代的推手
- 邦盛科技王雷:AI風控的「能力邊界」AI
- 百家爭鳴|國內外NLP領域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牛人和團隊
- 中科院創業者:民族工業“不可承受之輕”這樣破創業
- 數字化的創新讓企業供應鏈實現有益轉型
- 大二上:《大學生創業基礎》期末作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