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扭碎,強力消磁還能恢復!資料中心年年升級,廢棄“雲垃圾”讓谷歌頭大

大資料文摘發表於2020-04-06

機器扭碎,強力消磁還能恢復!資料中心年年升級,廢棄“雲垃圾”讓谷歌頭大

大資料文摘出品

作者:蔡婕、林安安、曹培信

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它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

條例一出,這4種顏色的桶,就徹底改變了上海人民的生活。

機器扭碎,強力消磁還能恢復!資料中心年年升級,廢棄“雲垃圾”讓谷歌頭大

但是一種新型的垃圾——“雲垃圾”,可能大家都沒有聽說過。

其實“雲垃圾”也是近幾年剛剛出現的名詞,是指提供雲端計算服務的資料中心由於裝置升級而淘汰的各種老舊IT基礎設施。

可能這一類垃圾普通家庭不會產生,離人們的生活也很遠,但是可不要小瞧了這部分垃圾,這可是一個價值30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

但是回收這種垃圾並非易事,由於涉及許多存有使用者個人資料的硬碟,處理不當極有可能造成資料洩露許多巨頭科技公司正為此犯愁,甚至還催生了專門回收這種“雲垃圾”的第三方公司。

全球廢金屬市場正將目光轉向雲端計算裝置回收

眾所周知,我們現在處於一個資料爆發的時代,全球對於資料儲存和雲端計算的需求不斷增長,大型資料中心的數量也隨之激增。花旗集團的研究表明,自2015年以來,雲基礎設施投資大幅增長,預計今明兩年資料中心相關裝置的市場額度,平均年增長率約為16%。

機器扭碎,強力消磁還能恢復!資料中心年年升級,廢棄“雲垃圾”讓谷歌頭大

然而,這些資料中心既是海量資料集中處理的場所,又是一個巨型的垃圾場

為什麼這麼說呢?企業網一篇報導就列過這樣一組資料,一箇中型資料中心一般擁有3000個左右的機架,一個機架可以放置10臺伺服器。

這樣一箇中型資料中心可以擺放30000臺左右的裝置,建築面積可達2000平米,這些裝置執行壽命一般五年。現在資料中心技術發展速度很快,很多裝置不到五年就早早被淘汰掉了,淘汰下來的裝置成了廢棄物,變成了電子垃圾。

這意味著最早一批裝置已經超出使用期限,變成了數量巨大的電子垃圾。而這種技術高速迭代的現狀正創造一個新的市場——雲回收。據估計,這個市場約有3000億美元。

美國大型回收商Sims Metal Management Ltd.(Sims)和Electronic recycling International Inc.(ERI)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資料中心的一些裝置(如處理器、風扇等)能單獨拆出來,在電子市場上轉售。它們還含有鋁、銅和鋼鐵等金屬,而隨著中國等大型經濟體更多地依賴消費(而不是出口)推動經濟增長,這些金屬則變得更有價值。

Sims和ERI分別參與美國處理少量雲端計算材料回收試點,並預測未來幾年的回收量將大幅上漲。貿易壁壘不斷上升和大宗商品價格疲軟衝擊了企業利潤,雲回收也許就是這些回收商新的利潤增長點。

機器扭碎,強力消磁還能恢復!資料中心年年升級,廢棄“雲垃圾”讓谷歌頭大

在Sims位於伊利諾伊州西芝加哥的一個工廠裡,工作人員正在檢測和翻新膝上型電腦。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可不只是拆了賣那麼簡單

2018年,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三家公司的年度資本支出總額超過60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0%。這三家公司都執行超大規模的雲端計算網路和資料中心,並且都在不斷升級和擴大。

被“雲垃圾”難倒的科技巨頭們

本著對敏感資料安全性的擔憂,亞馬遜、微軟和谷歌這些科技公司巨頭都對廢棄裝置的處理都持謹慎態度。

有些公司要求回收商在現場拆解伺服器,並拍攝記錄全過程;還有一些公司在廢棄伺服器運往廢品場的途中,僱傭安保人員持槍保護。再加上業界在“再利用材料”的界定上有不同的意見,有些科技公司甚至要求將所有裝置徹底粉碎和熔化,即便其中包含可再次利用的零部件。

谷歌將其資料中心比作一座座充斥著伺服器、驅動器、路由器和其他元件的“小城市”,谷歌迫切希望能儘快回收和轉售一些零部件,以免將其送進垃圾場,但可能被公眾認為這會洩露使用者資料,谷歌和亞馬遜都拒絕對更新基礎設施的計劃發表評論。

機器扭碎,強力消磁還能恢復!資料中心年年升級,廢棄“雲垃圾”讓谷歌頭大

Sims工廠裡,工人正在檢查電子裝置。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微軟也對雲基礎設施元件的回收、翻新和轉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試圖使得整個過程更具可持續性、更安全。

澳大利亞上市公司Sims的執行長Alistair Field認為,資料中心回收交易業務將在12至18個月內出現,並在未來的幾年內逐步完善。

他估計,從2025年開始,每年約有200萬噸的廢棄裝置被拆解並回收。而對於專業的第三方回收公司需要做到哪些方面而言,Field說:“試點的關鍵在於如何管理整個過程,比如如何確保回收過程的每一步資料都是安全的?客戶希望參與進哪些流程裡?”

SSD硬碟就算被物理銷燬,資料仍然可以被找到

如果企業決定採用物理銷燬磁碟,那麼SSD硬碟的銷燬則會造成更多麻煩。

Blancco企業和雲消除解決方案副總裁Fredrik Forslund指出:“即使 SSD硬碟被銷燬,資料仍有可能被找到。”

雖然像Microsoft Azure和谷歌雲這樣的超大規模雲端計算供應商使用碎紙機處理驅動器(谷歌使用機器人自動化銷燬),但這在傳統的企業資料中心中很少見,費用也相當昂貴。

機器扭碎,強力消磁還能恢復!資料中心年年升級,廢棄“雲垃圾”讓谷歌頭大

機器人在Google資料中心銷燬硬碟,谷歌資料中心副總裁卡瓦在Google Cloud Next 2018的演示中展示,圖片來源:谷歌

而且這麼做還需要進行全程的審計跟蹤,也就是說需要拍攝每個驅動器的序列號以及粉碎過程。另外,有一些擔心安全性的企業試圖使用具有強磁性的消磁器來擦除資料,而並不是物理損壞硬碟驅動器,但當今的硬碟外殼將會阻擋磁性,SSD硬碟的資料並不會受到消磁器的影響。

雖然僱傭第三方服務可以透過跟蹤審計提供有效的物理破壞,但這會增加傳輸過程中保護驅動器的成本。“使用者需要服務提供商安全地將硬碟驅動器運送到他們的設施,”Forslund說,“許多安全小組不會允許這樣的運輸。如果允許也有嚴格的要求,如由武裝護送車輛進行運輸,這需要很多錢,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量使用過的硬碟驅動器成本高昂的原因。”

刪除秘鑰也並非萬無一失

越來越多的企業也試圖透過簡單地刪除金鑰來消除硬碟的密碼,因為這種方案既快速又簡單。根據研究,64%的企業採取這一做法,這一比例在醫療和製藥等受監管行業甚至更高。

然而Forslund警告說:“這不是一個萬無一失的措施。使用者需要一直對儲存裝置的資料進行加密,因為如果它隨時開啟,可能會出現資料洩漏。使用者需要有一個更完善的系統來管理加密金鑰。”

如果採取這種方式,驗證和稽核秘鑰已被刪除非常重要,即使硬碟驅動器的資料已被刪除,並且管理工具將其標記為不可開啟。但是隻有在70%到80%的情況下,舊硬碟驅動器可以被刪除到一個可稽核的水平,這意味著部分資料仍然可以透過正確的工具從中恢復。

既是巨大市場,也是巨大挑戰,“雲垃圾”回收仍需慎重

2017年,聯合國大學(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和國際固體廢物協會(International Solid Waste Association)聯合釋出的一份報告表示,2016年,全球只有20%的電子垃圾得到了正確回收。

報告指出,儘管當前雲端計算技術可以提高裝置的使用效率,比如一臺裝置就可以提供比以往更多的服務,但云計算需求不斷增加意味著人們需要更多的資料中心,由此也產生更多的電子垃圾。

位於印第安納州和馬薩諸塞州的ERI回收工廠,目前採取的是人工清理電子垃圾,ERI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John Shegerian認為電子垃圾的數量會持續增加,他希望未來能將機器人運用到電子垃圾回收領域,同時ERI也正積極尋求新的合作伙伴。

機器扭碎,強力消磁還能恢復!資料中心年年升級,廢棄“雲垃圾”讓谷歌頭大

每天,ERI的霍麗斯頓工廠都要粉碎約33噸陰極射線管電視機、6噸平板電視、7噸電腦,圖片來源:造就

但是巨大的利潤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則是資料是否會洩露的問題,以往的電子垃圾回收更多是個人的裝置,既然決定賣掉,那麼個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現在一家儲存著大量使用者資料的公司如果考慮將這些裝置賣掉,則不得不考慮資料洩露的風險。

稍有不慎,就會違反歐洲新資料法GDPR或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CCPA。

而我國對於電子垃圾曾出臺過《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法律法規,但是更多針對的是電子垃圾汙染環境的問題,而並沒有涉及到裡面包含的資料。

隨著國內科技巨頭的資料中心更新換代的日益頻繁,在隨之產生的“雲垃圾”被回收的同時,如何確保資料受到完整保護,仍需要企業和政府慎重考慮。

相關報導: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2039/viewspace-265344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