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一個有效的面試

憂鬱,灑脫發表於2019-05-14

STAR法則

  • 對於企業:需要一個能勝任工作的員工
  • 對於面試者:展現自己能力和找到一份好工作

一、對於招聘官而言

  • 成功的面試
    • 把握正確清晰的用人標準 + 挖掘真實匹配的應聘者資訊
    • 以素質模型去“發問” + 用STAR方式去“追問”
  • 行為面試,也稱行為事件訪談,它是一種效度較高的面試技術。
  • 其重點是在過去確實的情景總採取的措施和行動反面,不是假設性的答覆,也不是哲理性、抽象性或信仰性的行為。一般就是採用STAR方法來深層次挖掘出具體的行為細節來,行為事件法有時也叫STAR訪談法。

如何完成一個有效的面試

  • 所謂STAR法則,即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四項的縮寫。STAR法則是一種常常被面試官使用的工具,用來收集面試者與工作相關的具體資訊和能力。STAR法則比起傳統的面試手法來說,可以更精確地預測面試者未來的工作表現。

如何完成一個有效的面試

  • 首先建立素質模型,即公司的用人標準
  • 其次根據具體招聘崗位招聘要求,從素質模型中選擇適當的素質作為面試階段的主要考察內容,並依照崗位具體要求設計面試題庫,為面試做好準備
  • 最後在面試中需有效提問和追問,獲取所需要的真實資訊

1、問題必須是詢問真實的、經歷過的行為,避免使用現在式和未來式的問法。如“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做什麼?”“下一次,你將會怎麼做?”等,這些現在式和未來式的問法容易導致假設性的答案。當然這個具體要看想要了解求職者哪方面的資訊,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奪,這裡主要講STAR法則。

2、在對求職者進行STAR提問時,避免進入理論化或泛泛的陳述中,發現這樣的情況時,應禮貌地打斷對方,使其回答回到具體的事件中

3、避免問題轉向絕對化和抽象化。面試訪談的核心是瞭解求職者過去實際做過的事情,避免使用“為什麼”。因為“為什麼”經常會誘發一個人陷入描述情境的理論模式,而非談出他實際的行為。另外這樣的問題會引發對方的理論探討,談的更多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事實。因而應更多的使用“如何”“怎樣”或“什麼”。

4、避免問一般性的問題,如“你通常會如何做?”“通常”兩個字會把對方帶入一般性的或理論性的做法,應採用這樣的提問:“當時情況下,你做了什麼?”或“你當時是怎麼做的?”

5、避免使用引導型問題或直接跳向事件結論:“這種情況下,你嘗試去說服他嗎”“關於用人方面你能談談嗎”對那些優秀的管理者而言,當問他成功事例時,往往會脫口而出。

二、對於求職者而言

  • 在寫簡歷和麵試時,我們都需要描述工作經驗或個人經歷。這時就可以用STAR法則來建立個人事件模組,讓HR可以更好地通過你過去的經歷來判斷你的個人能力和工作潛質
  • STAR法則的具體含義
    • Situation:事情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
    • Task:你是如何明確你的任務的;
    • Action:針對這樣的情況分析,你採用了什麼行動方式;
    • Result:結果怎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學習到了什麼。
  • STAR法則就是一種講述自己故事的方式,或者說,是一個清晰、條理的作文模板
  • 合理熟練運用此法則,可以輕鬆的對面試官描述事物的邏輯方式,表現出自己分析闡述問題的清晰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STAR法則的實際運用主要分為兩步:

1、將每個經歷(實習經歷/社團活動/工作專案等)都按照STAR法則要求的四點一一列出

2、挖掘閃光點。從列好的事件模組中,找出能體現自身能力、優勢的閃光點,比如領導能力、溝通能力、適應能力、學習能力等

當然如果在寫簡歷時能把面試的問題就想好,會使自己更加主動和自信,做到簡歷、面試關聯性,邏輯性強,不至於在一個月後去面試,卻把簡歷裡的東西都忘掉了。可以針對你某階段的某一件事,將模組中的A、R兩項以簡潔的語言寫進簡歷。這樣當HR問你簡歷上的問題時,你就可以有備而答

當然,STAR法則只是一個工具,在具體面試的時候,知識、經驗、技能、能力、個性、價值觀等,都要根據崗位的需要來確認求職者是否具備符合的條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