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欲來風滿樓!人工智慧(AI)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是培育新動能的重要方向。無論是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還是在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等等,AI都為電信運商們提供了巨大的想象力空間。 本文由機器之心經授權轉載自移動Labs,禁止二次轉載。
近年來,國內外電信運營商一直在努力謀劃自身的轉型,併力爭在新的競爭格局中搶佔先機。以創新為重要發展驅動力的中國移動正在規劃未來全面智慧化發展之路,力爭成為AI商業價值實踐者中的先鋒。
AI應迴歸商業價值本質
Gartner預測,2018年AI產生的全球商業價值預計將達到1.2萬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70%。預計2022年AI衍生的商業價值將達到3.9萬億美元。我們應該如何在通訊行業中將AI轉化為規模化的價值, 包括商業價值,社會價值以及技術價值?
馮俊蘭於2013年9月加入中國移動,當時中國移動已經嗅到了AI技術的潛力。這幾年,中國移動自主研發了多項智慧化技術並得到大規模使用,解決了業務流程中真正的痛點,公司也從戰略和研發兩個層面規劃了未來全面智慧化的發展之路,力爭成為AI商業價值實踐者中的先鋒。
在中國移動這樣相對傳統的大型企業中, 將AI儘快轉換為規模化的商業價值,是通訊行業走向全面智慧化之路的關鍵。 那就需要找準業務的痛點,以解決業務問題為導向, 將AI領域最前沿的技術與業務面臨的問題深入結合起來。
這其中有幾個關鍵點需要把握:
第一,業務層面要達到的目標與評測的方式要清晰、 剛性。在這個前提下, 再去細化技術指標。
第二, 一項智慧化技術的落地需要業務、研發、運營和運維等各環節高效聯動起來, 形成一個富有活力的閉環, 這樣的AI應用才是活的, 有生命力的。一個成熟的AI應用不只是研發出來的, 更是在這個閉環中成長出來的。
第三, 提出高要求的技術指標。 這樣一方面迫使將最先進的技術能應用進來, 針對要解決的問題做進一步創新; 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研發人員精益求精, 在核心演算法和相關工程技術上,最佳化再最佳化,積累核心能力。
第四, 研發平臺化。透過平臺,使內部的技術、資料/程式碼等共享變得便捷並安全, 大規模節省研發成本, 縮短研發週期。第五, 做好人才梯隊的培養, 改善研發管理和激勵機制。
如果將AI技術比作發動機, 那麼AI轉化商業價值的效率就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移動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現在通訊行業的有四個關鍵詞:
5G, AI, NFV, SDN。
5G,也就是它是第五代的通訊,既是一個技術名詞,也是一個商業名詞。
NFV是網元的虛擬化。
SDN是軟體定義網路。
中國移動是全球網路規模和使用者規模最大的通訊運營商,也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可能沒有外面很多AI創業公司,或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所具有的靈活管理機制和激勵方式。 但我們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對使用者、對社會、對國家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希望能夠在現有人才體系和人力資源可實現、可支撐的情況下,將AI的應用集中在5個業務領域:
網路、市場、 安全、服務和管理。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網路,包括下一代網路和現網。
我們這幾年已經落地了多項技術來提升網路智慧化,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目前正在由個別的“點”,擴充套件到更系統化地將網路和AI進行結合。在未來網路方面,我們在探索如何將AI的能力原生地結合到5G的框架中,包括感知能力,資料分析能力,預測能力,推斷能力。
其次是市場。
市場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我們正在以平臺的方式將市場智慧化能力沉澱下來,以實現精準化營銷,智慧輔助市場策略指定和市場研究。
第三是安全。
目前已經有大量的AI技術用在資訊保安方向。對於未來網路,5G連線了物理世界和資訊世界,我覺得5G就是下一代的作業系統,為什麼這麼講?第一代作業系統就電腦,它遮蔽了使用者和外設之間的關係。第二代作業系統就是手機作業系統,它幫使用者連線智慧手機的各種硬體,應用以及網路。將來的5G將連線萬事萬物,從功能上、規模上它真的是下一代超級作業系統,所以需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一定要安全!之前關注和解決的更多的是資訊保安,現在已經關係到物理世界的安全。
第四個業務方向是服務,即實現服務的智慧化。
我們的客戶服務機器人已經大規模應用於我們所有的服務渠道,每天服務幾百萬到千萬次,極大提升了使用者的體驗和客戶服務的效率,也幫助我們節省了相當規模的客戶服務成本。這其中,語音識別、語音合成、人機對話、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庫等典型AI技術在我們的客戶服務流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最後是管理。
我們在財務、法律等很多部門應用了一些智慧化的技術,包括互動機器人,文件自動稽核等。
“九天”實力獲得認可
中國移動以解決內部業務需求為初衷,積極佈局AI,並特別注重落地和應用。“在做到內部智慧化升級之後,AI技術要做到普適性就必須平臺化。”
馮俊蘭強調
“技術很複雜,沒有一個人可以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縱橫貫穿整個AI技術,所以我們推出‘九天’平臺,希望透過平臺化的技術降低大家研發的成本。”
“九天”雖然還處於不斷髮展過程中,但已經有了很多落地應用,並與具體場景適配提煉出了很多共效能力,這些能力支撐了公司很多研發和業務部署,節省了其他環節在技術研發和學習、資料積累和挖掘方面的工作。
到目前為止,在上海、江蘇、浙江等多個省公司透過使用九天平臺基礎能力,結合本地的具體業務需求,已經開發出智慧營銷機器人、網維智慧化,故障信源的自動溯源,以及自動質檢等多類的一線AI應用。
不久前,工業和資訊化部公佈了2018年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專案名單,中國移動研究院申報的“九天”人工智慧平臺順利入選創新專案名單,成為唯一一個由通訊運營商提供的核心基礎產品。
“這是對中國移動在AI領域的一大肯定,九天雖然獲得了認可,但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馮俊蘭表示
“在成本嚴格控制的情況下,我們力求利用AI技術儘快給公司帶來商業價值,短期內我們更為關注對於公司成本效益有幫助的現實商業價值,而不僅是那些潛在的商業價值。”
AI業務應用需要收斂再收斂
談到“九天”這個名字來源時,馮俊蘭認為這是一種機緣巧合。“當我們考慮在為這個平臺取名時,它正好就來了。九天給人的感覺是開闊、豁然開朗、大格局的感覺。此外,九天代表最高處,中國移動希望未來“九天”平臺在各個層面可以吸納更多AI能力。”
▼
中國移動作為一家擁有近10億客戶的大型企業,業務線條豐富,可以應用AI技術的環節不計其數,但中國移動沒有遍地開花,而是選擇了在重點方向上重點投入。
對於這樣的選擇,馮俊蘭解釋
中國移動並不缺乏AI的應用場景,其中很多場景與AI結合都會收到成效,具體的價值大小不一,中國移動需要的是那些可以以點帶面、不斷放大的機會。
馮俊蘭一直認為
AI不應該百花齊放,必須在某些重點業務深根下去。她借用三毛在《一棵樹 》歌曲填詞裡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 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 ”在她看來,AI業務如果過於分散,根扎不好,無法在風中飛揚很久。
“九天平臺就是這個樹。”
馮俊蘭指出
“目前的應用主要抓樹的主幹,現在AI的應用主要收斂在網路、市場、服務、安全、管理五個方面。今後我們會階段性進一步收斂,聚焦關鍵的業務痛點, 找到AI使能的技術和業務高效結合的方式和方式:一方面創新性地使用最前沿的AI技術,一方面提升AI轉化為商業價值及社會價值的效率。”
在衍生業務方面,中國移動的專業公司如咪咕公司、網際網路公司、政企分公司等,也在各自的業務線上有了AI技術規模化的應用。
採訪後記
許多同學及朋友對於馮俊蘭的選擇並不理解。畢竟在他們眼中,運營商沒有靈活的機制、沒有高收入、沒有股份激勵,很難吸引並留住一部分高階人才。正是對通訊行業的這份熱愛,讓馮俊蘭在移動一干就是五年。
“通訊行業是非常基礎的行業,是其他行業之本,我能參與通訊行業的升級,並貢獻一己之力也更有意義。”
馮俊蘭表示
每一天上班都非常充實,感覺在做一件對於人類社會有貢獻、有意義的事情。“實際上,通訊行業與其他企業相比非常不一樣,它不僅需要降低自己行業的成本,還需要降低所有行業的成本。所以通訊行業不能落後!”
本文由機器之心經授權轉載自移動Labs,禁止二次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