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安動態速報第一期

阿里安全官網發表於2020-02-03

文章來源:阿里安全官網


1、阿里安全錢磊:重新定義企業安全 詳解安全AI三大體系


以往靠鑑黃圖拿工資的人工鑑黃師,他們的工作可能要“涼涼”了。近日,阿里AI鑑黃語音反垃圾服務上線公測,能識別語音中存在的涉黃、廣告等違規資訊。這意味著,除識別色情圖片、色情影片和色情文字外,涉黃語音也能透過AI鑑別了。


以往,傳統的人工鑑黃師透過一雙肉眼鑑別色情圖片和影片。聽起來像是“福利”,但實際上並不輕鬆。如今,伴隨著網際網路上社交媒體、直播、短影片的發展,每天光上傳的圖片超過10億張,發文數量超過5億條,不少色情、暴力等內容充斥其中。人工鑑黃師一天一人稽核1萬張圖片的工作量,遠遠滿足不了這一需求。


2015年10月,阿里巴巴“綠網”上線,用人工智慧識別網路上包括色情、暴力在內的違規資訊,阿里AI鑑黃師應運而生。透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和大資料樣本等技術,阿里巴巴的AI鑑黃師訓練識別千萬張正常圖片與色情圖片,最終生成一個智慧鑑黃模型。




2、告別被動打假 知產主動捍衛正品賦能品牌創新 阿里發2019打假年報


1月3日,阿里巴巴在全國公安大V峰會上公開發布《2019阿里巴巴智慧財產權保護年度報告》(簡稱2019阿里打假年報)。2019年,阿里向全社會開放以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和阿里聯手圍剿假貨源頭的區縣執法機關從2018年的227個增至439個,一年新增93%,協助抓獲的製售假犯罪嫌疑人從2018年的1953人增至4125人,一年上漲111%。


懲戒以嚴,賠償以高,手段更多。2019底,中辦、國辦出臺的《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是對近年間社會各界聯合發出“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呼聲和不懈努力的回應。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釋出的《中國電子商務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報告(2019)》,第一次將“技術賦能+多元共治”的假貨治理阿里模式作為中國經驗、中國樣本在全社會推廣。


“更多消費者願意來買,更多品牌權利人和商家願意來賣,2019消費者和權利人對平臺信賴感空前提升,進而促進經濟發展。”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披露,2019年阿里平臺,96%疑似侵權連結一上線即被封殺,消費者舉報刪除的疑似侵權連結量再降57%,截至2019年9月底的一年內,平臺新增活躍使用者9000萬;96%的知產投訴在24小時內即被處理,阿里知產保護平臺的品牌權利人入駐量再增20%;每萬筆交易疑似侵權商品量僅1.03筆,5年內下降67%。




3、阿里巴巴:讓治理創造新價值 百萬商家用新增長見證“治理之力”


一張不足5平方米的桌子上,一年的“產值”高達億元,這是浙江諸暨“珍珠哥”詹鑫達透過淘寶直播創下的銷售奇蹟。


在開蚌直播這一行成為先行者,詹鑫達的成功有賴於火爆的人氣,也得益於政府、行業和電商平臺對營商環境的協同治理創新。


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典範,誕生於詹鑫達家鄉的“楓橋經驗”,在數字經濟時代同樣歷久彌新。


1月7日,在第四屆網路新“楓橋經驗”高峰研討會上,“讓治理創造新價值”成為大會的主題。


在數字經濟時代,以技術和共治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治理模式和經驗,不僅在解決商業問題上發揮作用,創造新的商業機遇,在參與社會治理和解決各類社會問題上,也提供了借鑑和更多想象空間,為社會創造更多新價值。




4、阿里釋出打假顛覆式專案“無疆” 用公益撬動萬千消費者舉報線下假貨店鋪


從線上假貨被空前擠壓,到線下窩點溯源圍剿,再到如今的全民公益舉報線下假冒店鋪,數字經濟時代,打假實現又一次顛覆式革命。


1月7日,第四屆網路新“楓橋經驗”高峰研討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在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司法部門等代表的見證下,正式對外推出“打假無疆”平臺,用技術重構中國線上線下一體化打假格局。該平臺透過“技術創新+模式創造+公益驅動”的模式,讓所有消費者真正參與到打假中來。


“數字經濟時代,平臺治理需要情懷和想象力,這背後需要網際網路技術來支撐”。阿里巴巴智慧財產權保護總監李溪涵現場介紹,“打假無疆”用數字技術及社會共治模式,去挖掘線下假冒門店、假冒商品及製售假窩點等侵權線索。消費者線上下發現疑似侵權線索時,可透過支付寶或淘寶“3小時公益”,選擇“打假無疆”平臺並上傳圖片、位置等相關資訊。


消費者發起舉報後,阿里將運用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等技術,對這些涉假資訊進行比對、處理,並推送給品牌權利人進行鑑別、核驗。消費者的每一次有效舉報資訊,未來都將賦能於高德地圖、阿里本地生活、天貓小店等商業場景,形成線下消費安全的正向引導。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李溪涵透露,消費者每一次“隨手拍”的舉手之勞,不僅保障了自己的權益,也為社會作出一份寶貴的貢獻。提供有效舉報資訊的消費者,將在平臺獲得相應公益時激勵。





文章來源:阿里安全官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