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Java基礎的程式設計師,是如何看待Python這位少女的?

千鋒Python唐小強發表於2019-10-23

隨著人工智慧的火熱,Python作為這塊領域中的佼佼者,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作為一門強型別的動態指令碼語言,Python與JavaScript非常相似,無論是語法思維上還是可用的基礎工具(內建API)上,對於寫慣了JavaScript的我們來說, Python非常的友好,友好在哪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由於我們都是有JavaScript基礎了,所以學習Python的方式得做一些小改變,不需要去看文件學習API,那樣其實蠻累的,畢竟脫離了生產的學習API,就猶如聽著昏昏欲睡,毫無感情的色彩的四六級聽力,嚼著一段段生搬硬套硬湊生詞的閱讀理解,你很難真正的聽懂、讀懂它。(有幸在車站跟外國人交流過,他們說的話聽起來真的 很優美,很靈動,這跟一直是第一聲的四六級完全不同,好吧,扯遠了)

學Python,我的理解 —— 就像學JQuery,學會一個$(id class tag),理解它比原生JS對於DOM操作的簡化就夠了,其他的五花八門的API,你在生產環境下用上一遍,自然而然就會了。

這裡我們也是一樣,不學習它的API,我們用Python來解決問題,解著解著,你自然也就會了,而且可以讓你的頭髮少掉那麼幾根。= =

有Java基礎的程式設計師,是如何看待Python這位少女的?

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 —— 抽獎。

用JavaScript寫抽獎你肯定信手拈來,呼啦啦看著那個大轉盤咕嚕咕嚕就是一頓猛操作。這裡我們只取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搖出幸運者的邏輯。我們可以把它抽象成下面這樣:

1、抽獎箱裡的號碼為員工號碼,我們看成一個陣列,假設這時候的員工號碼為1~100號。

2、抽獎到的那位不能再繼續參與抽獎。

3、假設我們要抽取若干位幸運者(比如5位幸運者)

這時候我們想:先建一個陣列來裝幸運者,接著隨機一個從1-100號的數字,並且判定一下這個隨機出來的數字是否在幸運者陣列中,如果沒有就加進去,有就重新隨機。

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們熟悉的JavaScript,基本上你可以發現有條不紊的按照我們的思路進行著。

const randomNums_0 = (a, b, n) => {
	
	//	建一個陣列
	let res = [];
	//	生成 a~b 的隨機號碼
	const createRandom = (a, b) => Math.floor(Math.random() * (b - a) + a);
	while(n) {
		let val = createRandom(a, b);
		if(res.indexOf(val) === -1) {	//	如果這個隨機的號碼在幸運者的佇列中不存在
			res.push(val);	//	則將這個號碼新增進去
			n --;		//	這裡的n是幸運者的人數,當佇列中多了一個幸運者,n就減一
		}				//	否則重新生成隨機數
	}
	return res;
}
console.log(randomNums_0(1, 100, 5));

這時做過了一遍之後,再返回來看看Python版。(這裡的Python是Python3.7,對於Python2的語法異同(語法不相容其實不少,最常見的比如Python2的print ***與Python3的 print(***)。這裡就不說了,只說Python3。)

# 簡單抽獎 —— 生成n個輸入範圍在a ~ b內的不同隨機整數。
# 難度 ★★
# 函式接收3個數字,分別為a, b, n。
def _20191020():
 # the first solution
 def randomNums_0 (a, b, n):
 res = []
 while n:
 num = math.floor(random.random() * (b - a) + a)
 if num not in res:
 res.append(num)
 n -= 1
 return res
 
 print(randomNums_0(1, 100, 5))

基本的套路其實一模一樣,只不過稍微語法不同:

1、 JavaScript的函式定義是通過function,或者通過箭頭表示式。而Python則是通過def。def其實就是定義的意思,define嘛。

// JavaScript
function fn () { ... }
const fn = argus => { ... }
# Python
def fn ():

python的函式沒有大括號包裹,而是通過":"來做判定。

2、 我們的判斷陣列是否包含某個成員,我們的初步思路就是判斷它的索引是不是大於-1,這裡Python做得更好,它直接就是:

if num not in res:

你在其他語言上很難(除了SQL)看到如此語義化的程式碼,簡直就是一句赤裸裸的英文句子,這也是我向往的終極程式碼程式設計方式 —— 程式碼就是很直白的英文句子(當然也可以中文)。

3、 類似於陣列的push在python中是append,n - - 在python中沒有,python只能是n -= 1等這些小改動,對於我們來說其實都不能說是負擔。

4、 JavaScript最大的特點就是你幾乎開箱即用,很多功能都內建了,而Python其實也是,只不過沒有全部放在名稱空間裡(你可以理解成全域性作用域),比如數學的math,隨機數的random,正則的re。它們都是需要import進來的。比如下面這樣:

import math
import numpy
import re
import random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5、 你有沒發現這些import跟JavaScript非常相似,甚至關鍵詞都一樣的,是的,這裡你幾乎可以用JavaScript的模組化思想來類比,你可以很容易理解並掌握它。

好了,雖說僅僅只是簡單的一個問題解決過程,但你可以掌握不少這方面的語法與思想了吧。

這時候對於這一個問題的解決思路我抱著一絲疑惑,按照這樣的方式,是不是存在著新出的隨機號碼可能已經存在於幸運者佇列中了,假如這時候我要抽取的是50位呢?是不是無形中衝突的概率大大的增加?假如是抽99位(當然這時候就變成抽1位了),那是不是新出的隨機數一直迎面撞到陣列裡?然後就一直隨機一直撞,想一下都累。有木有新的方式來解決呢?這是肯定的。

這時候我們做的就是先生成一個全部參與者號碼組成的陣列,先隨機抽取出一位,這時候陣列就將這一位移除,接著繼續抽取下一位,值得指定人數的幸運者選出即停止。

看看下面的程式碼:

// the second solution —— 利用陣列機制
const randomNums = (a, b, n) => {
	let arrList = Array.from({length: b - a}, (item, index) => index + a),
		res = [];
	while(n --) {
		let i = Math.floor(Math.random() * arrList.length);
		res.push(arrList[i]);
		arrList.splice(i, 1);
	}
	return res;
}
return randomNums(1, 100, 5);

在看一下Python的程式碼:

# the second solution
def randomNums(a, b, n):
 all = list(range(a, b))
 res = []
 while n:
 index = math.floor(random.random() * len(all))
 res.append(all[index])
 del all[index]
 n -= 1
 return res
return randomNums(1, 100, 5)

解決思路的話其實沒啥差別。只不過這裡你可以發現:

1、 我們陣列的刪除某些成員用的是splice,其實還不是那麼的直觀,看看Python

del all[index]

直接就是一句delete,刪除,看著就有種莫名的爽。

2、 Python生成list也非常簡單,比之JavaScript更為簡潔。

// JavaScript
let arrList = Array.from({length: b - a}, (item, index) => index + a)
# Python
arrList = list(range(a, b))

接下來我們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 —— Fizz Buzz。

來看一下問題的描述:

# Fizz Buzz
# 難度 ★★
# 給定一個 數字 作為輸入值, 列印出從 1 到給定數字的所有整數。 
# 但是,當整數可以被 2 整除時,列印出“Fizz”; 當它可以被3整除時,列印出“Buzz”; 
# 為了方便,可以將結果先合併成一個陣列一起輸出

這個採用JavaScript解決的話,我們幾乎可以不假思索的寫出:

const fizzBuzz = num => {
	let arr = Array.from({length: num}, (item, index) => index + 1); // 先生成一個從1至輸入值的陣列
	
	return arr.map(item => item % 2 === 0 ? 'Fizz' : item % 3 === 0 ? 'Buzz' : item); // 做一次map對映
}
console.log(fizzBuzz(20));

假如採用的是python呢?看看哈:

def _20191021():
 
 def mapRes (item):
 return 'Fizz' if item % 2 == 0 else 'Buzz' if item % 3 == 0 else item
 def fizzBuzz(n):
 all = list(range(1, n + 1))
 return list(map(mapRes, all))
 return fizzBuzz(20)

看起來好像也很相似,也有map,也是將一個函式作為引數傳進map,是不是很cool?

1、 Python也有map,而且用法幾乎和我們JavaScript一模一樣,只不過它沒有JavaScript這樣的非常典型的鏈式呼叫。而且Python中的map對應的回撥函式中,也沒有index的值。另外就是map直接存在於名稱空間,無需引入任何的包。

// JavaScript
let arr = [1,2,3,4]
arr.map(item => item ** 2);
# Python
arr = [1,2,3,4]
def fn (item):
	return item ** 2
map(fn, arr)

2、 看到上面的兩段程式碼,你是不是也發現了Python的註釋?Python裡的註釋跟很多的配置檔案(比如nginx)一樣用“#”作為註釋的關鍵詞,當然它還有" “、”’ '"這樣的註釋,可以自個去看看吧。

3、 看到上面的JavaScript程式碼好像用到了三元運算子,而Python中怎麼不寫呢?其實不是不想寫,是Python中的三元是這樣的,反正看起來不像三元運算。

res = a if fn else b # 就是說 res 如果滿足fn 那就是a,否則就是b

當然了,你完全可以(儘管你可能在程式碼評審時被各種爆錘)

res = a if fn1 else b if fn2 else c if fn3 else d if fn4 else e ....

4、 Python再怎樣,畢竟也是一門強型別的語言,對於型別檢查也是非常注重的哈,你沒辦法將一個數字型的與一個字串型的資料強行合併。

比如我們在JavaScript中很常見的:

	let a = 1,
		b = 'dorsey';
	console.log(a + b)

請相信我,你這在Python中是會報錯的。

所以假如你有這樣的需要,那麼你可以這樣:

	a = 1
	b = 'dorsey'
	print(str(a) + b)

其實就是做一步在強型別語言中非常常見的型別強制轉換。不過最好還是在定義時更規範更有前瞻性的去選擇型別。

學習JavaScript時,你是不是也會時不時的去瀏覽器將各大型別的內建物件(比如Object,Array,String…)列印一下,看看它們的原型,看看是否增加了什麼新東西?

而Python呢,其實相較於JavaScript那些方法或物件,要更加複雜,內建的模組池也更加的龐大。你可以看看:

有Java基礎的程式設計師,是如何看待Python這位少女的?

光一個最外層的檔案目錄就有這麼多了,還得說可能有目錄套目錄等等,比如你看到__XXX__這樣的變數,基本就是一個內部的物件了。

當然了,正如開頭所說,這樣一個個API去試是很累的方式,但不代表我們不可以全部瀏覽一遍,對吧?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23331/viewspace-266116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